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5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背景:常用的血管解剖学研究方法如逐层解剖、血管染色、造影摄片可以确定血管的位置、大至供血范围等,但难以显示皮肤微血管立体构筑。 目的:建立三维的皮肤微血管构筑模型,以评估和设计穿支皮瓣。 方法:选取2具新鲜成人尸体标本,以羧甲基纤维素明胶氧化铅灌注标识血管,CT扫描获取标本灌注前后及剥离皮肤序列图像数据,利用Mimics13.1软件进行皮肤微血管三维重建和穿支皮瓣设计。 结果与结论:实验成功重建了骨骼、血管、皮肤三维数字模型,并选择性设计了旋股外侧动脉皮瓣和旋肱后动脉的主要穿支皮瓣。构建的皮肤微血管模型不仅可显示皮穿支的长度管径、立体位置、走行方向、分布范围、毗邻关系,还可追踪其来源血管,与来源血管、骨骼、皮肤等搭配显示。说明皮肤微血管构筑可揭示穿支皮瓣的范围和扩张方向,有利于穿支皮瓣的设计发掘、血供评估。  相似文献   
102.
颌面部血管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人体颌面部血管进行巨微解剖及血管铸型,为临床皮瓣设计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①3例正常成人头颈部标本,经颈总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由浅入深逐层解剖,观测并记录颌面部血管的起始处外径、走行、分支、分布、吻合及伴行情况;②3例正常成人新鲜头颈部标本,加压注入红色过氯乙烯填充剂,经腐蚀后观察颌面部血管的来源、走行、分支、分布、吻合及伴行情况。结果颌面部的血供主要来源于面动脉、眼动脉、上颌动脉和颞浅动脉的分支。面动脉的分支主要供血面颊部、唇部、鼻部和颏区;眼动脉的分支主要供血眼球、眼球外肌、泪腺、鼻背和眼睑;上颌动脉的分支主要供血牙及牙龈、颊部、下颌关节、鼻腔、腭、咀嚼肌;颞浅动脉的分支主要供血腮腺、眼轮匝肌、上下睑外侧皮肤、颞部的软组织及面神经颧支、上颊支和颞支。结论颌面部动脉血管系统的解剖学资料,可为临床颌面部整形美容术提供了应用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3.
椎管外臂丛的血供分布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臂丛的动脉来源、分布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1)取3具成人新鲜尸体标本,采用明胶一氧化铅微血管放射显影法观察臂丛动脉的区带状分布;(2)取10具防腐固定并经颈总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尸体标本,于手术显微镜下解剖并观察臂丛的动脉来源和分布。结果 臂丛血供来源于锁骨下动脉-腋动脉轴发出的分支,各分支间互相吻合。根据其分布特点。可将臂丛营养血管分为三个带状血管区。Ⅰ区指自椎间孔处臂丛神经根延伸至上、中、下干及其前后股区域,该区以椎动脉及颈深动脉供血为主。Ⅱ区包括股与束的大部分区域.此区供血以肩胛背动脉分支及锁骨下动脉直接营养支为主。肩胛背动脉分支较粗大,供血区域较宽;锁骨下动脉直接营养支相对较细,数量较多,平均2.7支(1-5支)。Ⅲ区包括束的小部分区域及终末支,此区以腋动脉直接营养支供血为主,营养支数量平均为3.4支(1-6支)。结论 椎管外臂丛动脉可分为三个带状血管区。每一动脉分支在进入臂丛后分为升支和降支与神经伴行,升、降支之间的吻合方式以不改变口径的真性吻合为主。三个分区之间的血供可以互相代偿,为血管化臂丛神经移植提供了解剖学基础。  相似文献   
104.
部分脾栓塞术的解剖与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脾动脉分支在部分脾栓塞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总结32例部分脾栓塞术临床病例资料,观察16例脾动脉铸型标本,探讨脾动脉分支在部分脾栓塞术中的临床意义。结果:①栓塞程度为45%~70%,有3例出现急性胰腺炎。②脾内不小于1mm内径动脉支数为22(18~31)支,来自上、下脾叶动脉的分支支数大致相等。脾上、下叶之间存在无血管区。胰尾动脉1~2支,大多数发自脾动脉下叶支,起始内径为(1.14±0.10)mm,与其他动脉的吻合支细、少。结论:超选择性插管可将脾栓塞程度控制在50%左右。超选择性插管和选用2mm×2mm×2mm明胶颗粒,可避免误栓胰尾动脉。  相似文献   
105.
应用放射造影术进行血管3D可视化研究初探   总被引:25,自引:9,他引:25  
目的:探索一种新的、更精细且简便易行的血管3D可视化研究技术。方法:利用改良的明胶.氧化铅血管标识技术更精细的标识动脉血管,CT扫描后应用3D.Doctor(演示版)软件经计算机处理以获得三维数码图像。结果:利用3D.Doctor获得了非常清晰的血管三维重建图像,诸如大脑前动脉的分支,耳前、耳后动脉,耳动脉的三级分支等小血管均清晰可辨。结论:应用氧化铅标识血管后,可非常方便地对血管进行定位,分割与配准等3D可视化研究。较之其它的三维重建方法而言,此法简便易行、快捷,可在几分钟内轻松地完成局部血管的三维重建。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对显示胰头血供的3种研究方法进行比较,为胰头癌的治疗提供解剖学参考依据。 方法 新鲜的成人整尸标本,分别行红色乳胶灌注;聚乙烯醇—氧化铋灌注并行X线显影和CT扫描,所得CT数据以Dicom格式输入Minics15.0用于胰头血供的三维重建。游离脾胰联合标本行过氯乙烯灌注,用于管道铸型。 结果 3种方法都能清晰显示胰头内外血供及其分支,但各有其特点:乳胶灌注能清晰显示胰头外部的血供情况;过氯乙烯铸型标本可显示胰头内部的血供;聚乙烯醇—氧化铋放射显影能清晰显示胰头内外血供的分布、吻合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