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0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7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26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 毫秒
41.
眼底自发荧光作为一项新近发展的非侵入性检查技术,能反映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功能.观察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不同时期眼底自发荧光的分布情况及其强度变化,有助于早期诊断和预测疾病预后.文中就该项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诊断黄斑变性中的应用作一综述,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2.
彭清 《家庭用药》2010,(6):14-14
老年性黄斑病变是50岁以上老年人致盲的主要眼病。它常常是双眼先后或同时发病,因后发病的一只眼在未发病时视力常常保持良好。故患病眼在早期经常被忽视。  相似文献   
43.
Bevacizumab(Avastin)抑制兔眼角膜新生血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Bevacizumab(Avastin) 球结膜下注射对兔眼角膜新生血管(corneal neovascularization,CNV)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新西兰大白兔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3只)、模型组(B组,9只)和Bevacizumab(Avastin)治疗组(C组,36只),C组又再次分为4组:1 d小剂量治疗组(C1组,9只),1 d大剂量治疗组(C2组,9只),14 d小剂量治疗组(C3组,9只),14 d大剂量治疗组(C4组,9只)。B组和C组采用角膜缝线法制备CNV模型,C组分别在相应时间点眼球结膜下注射Bevacizumab(25 mg/ml),小剂量组0.1 ml,大剂量组0.2 ml。术后每天观察兔眼角膜CNV生长情况并计算其面积,且于建模后7、14、28 d分别拍照记录,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角膜组织中VEGF的表达情况,ELISA法检测房水内VEGF含量。结果:CNV生长情况:7、14、28 d C1和C2组均较B组明显减轻(P<0.01),28 d时C3、C4组较B组明显减轻(P<0.01);28 d时C1组较C3组明显减轻(P<0.01),C2组较C4组明显减轻(P<0.01)。角膜组织中VEGF表达和房水中VEGF含量:B组随时间推移逐渐增高,且与CNV面积大小呈正相关(P<0.01);7、14、28 d 时,C1、C2组均低于B组(P<0.01);28 d时C3、C4组均低于B组(P<0.01);28 d时C1组低于C3组(P<0.01),C2组低于C4组(P<0.01)。C1和C2组之间以及C3和C4组之间在CNV面积、角膜和房水中VEGF水平方面均无显著差异。结论:球结膜下注射Bevacizumab可抑制CNV生长,且早期用药比晚期用药疗效更加显著,Bevacizumab的作用可能与其下调角膜组织VEGF的表达及房水中的VEGF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44.
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黄斑水肿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妇产科门诊在实施早期人工流产术时,为了减少术中不良反应,应用地西泮配合碳酸利多卡因扩张子宫,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5.
目的 通过点眼和结膜下注射贝伐单抗两种不同的给药途径,抑制兔角膜碱烧伤后的新生血管,探讨该药的这两种给药方式的疗效.方法 普通白色家兔50只,取2只为正常对照组,其余48只右眼碱烧伤后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6只:A组为碱烧伤对照组,B组为点眼组,用贝伐单抗(5mg/ml)点眼,3次/d,C组为结膜下注射组,用贝伐单抗(2.5mg/0.1ml)结膜下注射.在不同的时间点(第1、4、7、14d)测量角膜新生血管的生长情况及免疫组化检测角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growth factor,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 B、C组的CNV相对于A组得到明显抑制,CNV的长度和面积及vEGF蛋白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B组和C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异.结论 两种用药方法对于抑制角膜新生血管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6.
郑正春  彭清  郭丙炎 《中国药业》2009,18(10):57-57
目的研究注射用过氧化碳酰胺的制备工艺。方法分别采用真空干燥法(方法一)和冻干法(方法二)制备注射用过氧化碳酰胺,对制得的产品以加速试验进行质量考察。结果方法一生产的产品含量不太稳定,下降较快;而方法二生产的产品含量稳定,质量可靠。结论方法二生产工艺过程比较简单,成本较低,操作简便易行,适合于大规模生产。  相似文献   
47.
郭丙炎  黄宇  彭清  邱蓓 《中国药业》2009,18(14):43-44
目的考察药用氯化丁基橡胶塞对不同pH注射剂不溶性微粒的影响。方法以光阻法测定样品的不溶性微粒。结果pH大于10的注射剂与药用氯化丁基橡胶塞接触后,每1mL样品中≥10μm和≥25μm的不溶性微粒均有显著性增加(P〈0.05);与覆膜药用氯化丁基橡胶塞接触后,pH大于10的注射剂中不溶性微粒无显著增加(P〉0.05)。结论为避免氯化丁基橡胶塞对不溶性微粒的影响,应使用覆膜药用氯化丁基橡胶塞。  相似文献   
48.
老年性黄斑变性 (AMD)是西方发达国家 6 5岁以上老人中心视力损害和致盲的主要原因[1 ] ,在我国发病率逐年上升。视网膜下脉络膜新生血管 (CNV)是 AMD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激光是其主要治疗手段 ,但激光对于严重视力损害的保护是以中心视力下降为代价的[2 ,3] 。局限性视网膜黄斑转位术(L MT)无需切开视网膜 ,手术方式简单 ,并发症少 ,手术后视功能恢复的可能性较大。我们在兔眼上建立局限性视网膜转位与视网膜脱离模型 ,对手术后的视网膜组织学变化进行对比观察 ,以为临床开展局限性视网膜转位术奠定基础。1 材料和方法成年健康灰兔 …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索用改良的二步法酶法制备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悬液,经改良的内路法,不经玻璃体切割的情况下进行视网膜下间隙的移植 方法 用酶Ⅰ(含220kU/L透明质酸酶和0.1%的胰蛋白酶)松解视网膜神经上皮细胞与RPE细胞之间的联接,再用酶Ⅱ(含0.25%胰蛋酶)从Bruch膜上离散RPE细胞,制成细胞悬液 用特制的注射针头,通过人为造成的局限性视网膜脱离区将其移植入受体视网膜下间隙 结果 术后2周供体RPE细胞层呈单层排列于受体视网膜下间隙,并存活,未见明显炎症反应 电镜观察,术後7周供体RPE细胞位于受体Bruch膜上并与受体感光细胞外节盘模型成镶嵌关系结论改良的内路法可以将供体RPE细胞成功移植在受体眼视网膜下间隙,并至少存活7周,改良的内路法渴望为视网膜移植的实验室研究提供一条可供借鉴的途径。  相似文献   
50.
目的 研究Tenon’s囊下植入地塞米松缓释颗粒控制糖尿病性白内障术后前房炎症反应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双眼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37例(74眼),一眼仅于白内障术毕Tenon’s囊下植入地塞米松缓释颗粒,术后不再使用激素性眼液,作为实验组;另一眼不植入地塞米松缓释颗粒,术后常规滴典必舒眼液,作为对照组。分别观察术后1、3、7、15天的前房炎症反应、睫状充血、眼压、角膜上皮、伤口愈合状况及血糖水平等指标。结果 术后1、15天时,两组的前房炎症反应无显著性差异;术后3、7天,实验组较对照组前房炎症反应轻(P<0.05);术后1、3、7、15天,两组睫状充血评分无显著差异;两组术后各天眼压无显著性差异;地塞米松缓释颗粒对血糖、角膜上皮及伤口愈合状况无明显影响。结论 对合并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术毕Tenon’s囊下植入地塞米松缓释颗粒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控制术后前房炎症反应的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