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0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8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26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彭清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26):1872-1872
视网膜退行性变性疾病是一种视力渐进性减退最终丧失而致盲的眼底疾病。当今世界上治疗视网膜退行性变性疾病的方法主要有:视网膜移植(包括视网膜细胞移植、片层移植、全层移植等),人工视网膜植入,基因治疗和药物治疗等,其中用视网膜移植的方法来治疗视网膜退行性变性疾病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在近10余年中开展的最普及和深入,  相似文献   
2.
维生素C、维生素E对视网膜光损伤防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维生素C及E对光损伤视网膜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光损伤方法使小鼠视网膜发生光化学损伤,然后药物(维生素C及E)防护,最后光镜观察用药组与对照组的光损伤情况。结果 用药物组视网膜光化学损伤轻,表现为椎、杆细胞层水肿,少许碎解,外核层损害不明显;光损伤表现为椎杆细胞层水肿、碎解、空泡变,外核层排列紊乱,核层变薄。结论 维生素C及E对小鼠视网膜感光细胞层和外核层有明显的拯救作用。  相似文献   
3.
眼科临床见习带教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眼科是临床一门重要学科,是大学生掌握和见习的学科。要想带好眼科临床见习,必须使学生认识到眼科学习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要注重技能训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际操作的能力。作为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素质和带教水平。采用多种形工匠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4.
痔,俗称痔疮,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一般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3种。笔者对62例非手术痔疮病人进行辨证施护,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62例,男38例,女24例;年龄20~62岁;病程7d~10年;内痔30例,外痔10例,混合痔22例;中医辨证:风热肠燥型28例,湿热下迫型26例,气血亏虚型8例。2 一般护理2.1 病室环境 病室应保持安静、整齐、清洁,空气清新,湿度适宜,定时通风换气,定时消毒,以减少细菌繁殖,防止感染。2.2 饮食护理 痔的发生与饮食不当密切相关。《疮疡经验全书》…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医学科学的进步,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群众医疗观念的改变,使医院管理难度更大,对管理要求更高。医院管理主要包括医疗质量管理、后勤保障管理、经济成本管理和医德医风建设等。管理要制定明确的标准,责任分解到人,不断督查整改提高。只有不断地加强管理,才能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促进医院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是西方国家50岁以上老年人最主要的致盲原因,根据其临床表现和病理改变可分为两种类型:萎缩型和渗出型。萎缩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目前仍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而针对渗出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已有各种治疗方案涌现于临床,各自有不同的特点和局限性,其中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出现是治疗渗出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一场革命,大大降低了由其导致的视力损伤的发生率。本文即对渗出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方法及其影响因素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损害与血清瘦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根据国际通用的简易智力状况检查表,对200例高血压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分。根据评分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认知功能障碍组(病例组)44例和认知功能正常组(对照组)156例。按统一方法测量所有患者的血压、身高、体重等,收集空腹静脉血,测定血脂、血糖、胰岛素和瘦素等。用胰岛素抵抗指数(IRI)作为胰岛素敏感性评价指标。结果:2组患者的文化程度、饮酒史、脑血管病史、年龄、舒张压、胰岛素、IRI及瘦素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年龄、文化程度、脑血管病史、IRI及瘦素与认知功能呈正相关(OR值分别为1.097、7.141、4.012、1.108、2.303,均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损害除与文化程度、年龄及脑血管病史相关外,还与瘦素及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瘦素、胰岛素抵抗是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障碍重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应用三维超声血管斑块定量分析技术(vascular plaque quantification, VPQ)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可行性并观察他汀类药物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治疗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 采用三维超声检查患者的双侧颈动脉, 对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采用VPQ测量颈动脉斑块的灰阶中位数(gray scale median, GSM)及其他血管参数。根据斑块的GSM, 分为低GSM组(GSM < 40)和高GSM组(GSM≥40),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斑块特征, 分析斑块的稳定性。根据患者是否服用他汀类药物, 将患者分为他汀组和非他汀组, 比较两组患者在3个月和2年时颈动脉斑块GSM及其他血管参数的变化。结果: 共入组120例患者, 其中男性79例, 女性41例, 平均年龄(65.39±9.11)岁。低GSM组31例, 高GSM组89例。低GSM组管腔的狭窄程度更重(面积狭窄率41.32%±21.37% vs. 29.79%±17.16%, P < 0.05)。低GSM组的标准化管壁指数(normalized wall index, NWI)显著大于高GSM组(0.61±0.14 vs.0.52±0.12, P < 0.01), 观察了77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变化, 其中男51例, 女26例, 年龄(64.96±9.58)岁, 根据是否服用他汀类药物分为他汀组(n=56)和非他汀组(n=21)。与基线相比, 3个月随访时两组患者的颈动脉斑块体积、面积、管腔狭窄度、GSM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 2年随访时, 他汀组的GSM增加[中位数10.00(2.00, 28.00)], 而非他汀组的GSM减低[中位数-7.00 (-11.00, 5.50)],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他汀组的颈动脉斑块体积无明显增加, 而非他汀组的斑块体积略增加, 但两组的变化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他汀组斑块体积增加[中位数0.00 (-30.00, 40.00) mm3, 非他汀组为30.00 (10.00, 70.00) mm3, P>0.05]。结论: 三维超声(three dimensional ultrasound, 3DUS)的VPQ可测量颈动脉斑块的GSM, 低GSM(GSM < 40)组患者的血管狭窄程度更重, 标准化管壁指数更高。VPQ观察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服用中强度他汀类药物治疗2年后斑块的灰阶中位数增加, 提示3DUS的VPQ技术可用来观察他汀类药物治疗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为了明确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对提升职工满意度的作用,通过分析B医院在全省第三方满意度调查结果,客观总结人力资源管理举措,探讨职工满意度提升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为进一步提高职工满意度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全省2019年1月—2021年12月第三方满意度调查结果的数据。医院全体在岗职工通过微信扫码参与全省第三方满意度问卷调查,主要调查指标有工作现状、工作环境、医院管理、科室协作、薪资与工资匹配性、发展前景等项目,各指标项目满分为100分,职工满意度总体分是取各项目得分总和的平均分。对职工满意度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 2019与2020年比较,职工满意度没有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020年与2021年比较,在医院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后,职工在工作现状、工作环境、医院管理、科室协作、薪资与工资匹配性、发展前景等满意度均高于2020年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院通过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公平合理分配职工薪酬绩效,改善职工职业环境,激发人力资源潜力,实现医院目标管理考核与职工职业生涯目标一致,职工满意度有很大的提高,这也为医院持续健康发...  相似文献   
10.
脑血流自动调节系指在全身血压波动的情况下脑血流量保持相对恒定的能力.脑血流自动调节相关研究迄今已有近百年历史,从动物模型到无创性在体实时脑血流动力学监测,检测技术的进步特别是经颅多普勒超声的广泛应用和数学建模方法的引入,为脑血流自动调节研究带来了革新.本文旨在总结脑血流自动调节机制及检测技术的发展史,以为临床开展相关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