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8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31篇
中国医学   10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在全国卫生系统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的背景下,云南省中医医院为了深入扎实地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务求取得活动实效,推出了“患者说了算”服务模式.文章简要介绍了“患者说了算”服务模式,并阐述了推行该服务模式对促进医院自身内部建设、促进公立医院改革、提升医疗行业职业道德及构建“以病人为中心”和谐医患关系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2.
彭江云教授,是云南省名中医,硕士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中医专科风湿病协作组专家委员会专家、骨痹分组组长。师从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云南省名中医、  相似文献   
73.
74.
目的 观察薏芎除湿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阳性药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将438例分为2组,试验组328例予以薏芎除湿胶囊口服;对照组110例予以风湿圣药胶囊口服,疗程8周.观察两组临床主要症状、体征及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疗效及关节压痛数、双手平均握力、晨僵时间等改善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薏芎除湿胶囊可以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疗效确切,优于对照药物风湿圣药胶囊.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讨蠲痹颗粒醇提物(JBKL)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转导通路中抑制T细胞活化的效应机制,揭示扶阳学派应用扶阳理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现代免疫学机制。方法 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JBKL对伴刀豆球蛋白(Con A)、脂多糖(LPS)诱导T、B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及细胞毒性的影响;建立体外抗CD3单克隆抗体(Anti-CD3 mAb)诱导的T细胞活化模型,MTT检测JBKL对T细胞体外活化增殖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7A(IL-17A)、IL-10和IL-6在细胞上清中的含量;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体外纯化CD4+ T细胞中ERK和p38蛋白的磷酸化水平。结果 JBKL在浓度30 μg/mL时显著抑制Con A、Anti-CD3 mAb和LPS诱导的T细胞和B细胞增殖功能;JBKL在浓度(3~30) μg/mL时对正常脾淋巴细胞无明显的细胞毒性作用,明显下调IFN-γ、IL-17A和促炎因子IL-6的含量,而促进IL-10的分泌;JBKL在浓度100 μg/mL时抑制MAPK信号通路,可降低纯化CD4+ T细胞磷酸化ERK和p38蛋白的表达。结论 JBKL阻碍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减少MAPK信号通路磷酸化ERK和p38蛋白表达,可能是其治疗RA的重要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6.
诞生于本世纪初的叙事医学近10年在我国逐渐受到重视,但其“在地化发展”及临床运用推广仍道阻且长。从叙事医学的现实困境出发,以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儒家思想与叙事医学所包含的“共情”“反思”“医患共同决策”这3方面内涵之间的共性,再结合中国古代医家范例以及云南省中医医院风湿病中心实施路径,认为儒家思想对叙事医学的临床实践具有深刻的指导价值,叙事医学在我国的发展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77.
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4028例RA住院病例,对其证候总体分布,不同病程、年龄段的中医证候构成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RA患者中医证候总体分布情况为:风寒湿痹证(52.6%),风湿热痹证(16.0%),寒热错杂证(14.9%),肝肾亏虚证(9.1%),气血亏虚证(4.7%),痰瘀痹阻证(2.2%),肾虚寒凝证(0.4%),气阴两虚证(0.1%);(2)RA患者不同年龄段中医证候分布均以风寒湿痹为主要证候,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虚证呈升高趋势;(3)RA患者不同病程中医证候分布为:活动期患者以风寒湿痹证、风湿热痹证、寒热错杂证居多,病程日久易出现肝肾亏虚证、气血亏虚证、痰瘀痹阻证、肾虚寒凝证、气阴两虚证。结论风寒湿痹证为云南地区RA住院患者最常见证候,在云南地区针对该证候开展中医药防治RA的理论与临床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8.
79.
本文以附子中毒用附子解救的治疗方法为起点,探讨中医"证"和"药"的内部联系,从而加深对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解,对未来中医发展前景的展望。  相似文献   
80.
大偻,相当于西医“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好发于中青年男性,以中轴关节受累为主,亦可累及外周关节的难治性脊柱关节病[1]。本病以肌腱、韧带附着点炎症为特征病理改变,病情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关节强直,造成残疾、生活自理能力丧失,给患者本人、家庭、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中医对大偻认识已经有2000余年,随着中医理论体系的发展及诊疗实践经验的积累,大偻中医诊疗体系构建不断完善,而医家们在此基础上也形成了独到的个人辨治经验。彭江云教授结合“阳虚邪凑”“三因致痹”“肾虚督亏”学说,主张“肝肾不足、督亏邪踞”为大偻基本病机,临证以“强督驱邪”为核心,从“温、通、补”立法,灵活运用温肾助阳、散寒通络法,祛风散寒、除湿通络法,益肾强督、清热除湿法,清上温下、引火归元法,益气养血、舒筋和络法,补益肝肾、强筋健骨法,益肾活血、祛瘀通络法,疏肝解郁、清热和胃法八法论治大偻,现将彭江云教授治疗经验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