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43篇
  免费   1299篇
  国内免费   835篇
耳鼻咽喉   195篇
儿科学   176篇
妇产科学   213篇
基础医学   1082篇
口腔科学   456篇
临床医学   3876篇
内科学   1915篇
皮肤病学   377篇
神经病学   597篇
特种医学   1273篇
外国民族医学   30篇
外科学   2189篇
综合类   7361篇
预防医学   2958篇
眼科学   257篇
药学   3221篇
  35篇
中国医学   2361篇
肿瘤学   905篇
  2024年   137篇
  2023年   491篇
  2022年   482篇
  2021年   412篇
  2020年   558篇
  2019年   568篇
  2018年   554篇
  2017年   366篇
  2016年   527篇
  2015年   556篇
  2014年   1390篇
  2013年   1185篇
  2012年   1360篇
  2011年   1537篇
  2010年   1512篇
  2009年   1449篇
  2008年   1404篇
  2007年   1485篇
  2006年   1339篇
  2005年   1367篇
  2004年   1340篇
  2003年   1086篇
  2002年   971篇
  2001年   873篇
  2000年   886篇
  1999年   772篇
  1998年   629篇
  1997年   652篇
  1996年   541篇
  1995年   508篇
  1994年   493篇
  1993年   330篇
  1992年   311篇
  1991年   306篇
  1990年   221篇
  1989年   184篇
  1988年   102篇
  1987年   124篇
  1986年   87篇
  1985年   82篇
  1984年   72篇
  1983年   57篇
  1982年   38篇
  1981年   37篇
  1980年   31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8篇
  1965年   7篇
  1959年   7篇
  1958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目的评价胸腔积液腺苷脱氨酶(ADA)、乳酸脱氢酶(LDH)在恶性胸水及结核性胸水中的价值。方法对88例患者(恶性49例,结核性39例),每例均检测患者胸水ADA、LDH。结果恶性胸水组LDH水平显著高与结核组(P<0.01),而其ADA显著低于结核组(P<0.01)。胸水ADA和LDH联合检测,对恶性胸水判别正确率为97.8%。结论 LDH、ADA可作为良恶性胸水鉴别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92.
自噬是细胞内的长寿命蛋白和大分子蛋白成分利用溶酶体进行降解的过程,是真核细胞所特有的分解代谢途径,在能量代谢循环、促进细胞存活中都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随着生命科学领域相互交叉学科的迅速发展,自噬在免疫、炎症、肿瘤等方面的地位也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而自噬与炎症感染、机体免疫及自身免疫反应之间的联系也逐渐成为了研究的焦点。研究发现,通过自噬诱导适度的机体免疫对稳定生物体的正常机能状态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理意义。本文对自噬与免疫相关性自噬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内镜下窄带成像结合卢戈氏液染色对食管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014年1月~2018年5月在我院内镜中心作常规白光胃镜检查发现可疑食管病变者的5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NBI以及卢戈氏液染色检查,并对病灶进行活检,统计单用NBl、卢戈氏液染色及NBI联合卢戈氏液染色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癌前病变包括轻、中、重度不典型增生)检出率,比较三组的检查结果。结果 NBl组、卢戈氏液染色组和NBI联合卢戈氏液染色组使用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癌前病变包括轻、中、重度不典型增生)检出率分别为20.7%(12/58)、24.1%(14/58)、32.8%(19/58);NBI联合卢戈氏液染色组与NBl组、卢戈氏液染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NBl组与卢戈氏液染色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三组炎症检出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NBI联合卢戈氏液染色组漏诊率明显低于NBl组、卢戈氏液染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内镜下窄带成像结合卢戈氏液染色对食管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较高,能够指导内镜下早期食管癌切除范围,且操作简便,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94.
目的:观察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可溶性ST2(sST2)和半乳糖凝集素-3(Gal-3)水平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缺血性心脏病导致慢性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患者179例(HF组),其中NYHA心功能Ⅱ级60例、Ⅲ级67例、Ⅳ级52例。另入选同期入院治疗的冠心病心功能Ⅰ级患者49例(非HF组)为对照。比较两组及HF组不同心功能分级之间血清sST2和Gal-3水平,分析血清sST2和Gal-3水平对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心力衰竭的评估价值。结果:与非HF组比较,HF组血清sST2[(103.07±45.87)ng/ml比(152.33±48.84)ng/ml]和Gal-3[(84.56±40.54)ng/ml比(119.58±46.86)ng/ml]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01)。与心功能Ⅱ级组比较,Ⅲ级和Ⅳ级组Gal-3水平[(103.74±36.75)ng/ml比(123.56±51.48)ng/ml、(132.72±49.64)ng/ml]均显著升高(P<0.05或<0.01);sST2水平在不同心功能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136)。经ROC分析,sST2及Gal-3诊断缺血性心脏病患者HF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9(P=0.001)和0.722(P=0.001)。结论:缺血性心脏病患者血清Gal-3水平随心功能恶化而显著升高,sST2和Gal-3具备评价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心力衰竭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95.
996.
目的观察茄根醇提物对Ⅱ度冻伤SD大鼠表观皮损修复及病理形态、血液流变学的干预作用。方法将15只SPF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生理盐水组、茄根醇提物组、尿素维E乳膏组,每组各5只,液氮法造模,每天2次1mL/100g规格擦涂给药,观察表观皮肤损伤修复、镜下病理形态、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茄根醇提物组、尿素维E乳膏组造模第6天表观指标较生理盐水组显著好转[(-2.20±0.84)、(-2.80±1.30)比(-0.60±0.55),P0.05],茄根醇提物组与尿素维E乳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形态示造模第18天茄根醇提物组、尿素维E乳膏组镜下炎细胞较少、已有肉芽组织形成。造模第18天尿素维E乳膏组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1.42±0.08)mPa.S比(1.34±0.06)mPa.S,P0.05]、纤维蛋白原[(3.14±0.17)g/L比(2.94±0.12)g/L,P0.05]高于生理盐水组。茄根醇提物组较生理盐水组稍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茄根醇提物组全血黏度切变率[1.00/s、5.00/s、30.00/s、200.00/s:(30.64±7.79)mPa.S比(53.27±16.83)mPa.S、(13.10±2.80)mPa.S比(19.76±4.85)mPa.S、(7.30±1.29)mPa.S比(9.51±1.55)mPa.S、(5.36±0.81)mPa.S比(6.31±0.64)mPa.S,P0.05]、血浆黏度[(1.34±0.02)mPa.S比(1.42±0.08)mPa.S,P0.05]、红细胞聚集指数[(5.64±0.68)比(8.30±1.94),P0.05]、纤维蛋白原[(2.95±0.05)g/L比(3.14±0.17)g/L,P0.05]均显著低于尿素维E乳膏组。结论茄根醇提物能促进Ⅱ度冻伤SD模型大鼠皮肤修复,促进愈合,作用机制可能与抗炎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97.
据统计,中国80%的胃癌患者在初诊时已处于进展期,而接受了手术、辅助治疗后复发转移率仍高达40%,中医药辅助治疗有助于降低胃癌复发、转移风险[1]。郭勇教授是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工作30余载,首创中医治疗肿瘤“四阶段、一盲区、二弱点”概念。郭老师认为肿瘤发生、发展、演变至归宿是一个不同质的过程,提出中医治疗肿瘤“四阶段论”,即根据不同治疗目的将疗程分为围手术期、辅助治疗期、随访观察期、姑息治疗期[2]。胃癌的辅助治疗期即患者在采取有效局部治疗后,接受辅助放射治疗(放疗)、化学治疗(化疗)的阶段。本文就郭老师辨治辅助期胃癌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98.
目的观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加用α-硫辛酸后对神经症状及氧化应激反应的作用。方法选取DPN患者45例,分为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A)组17例及单药甲钴胺(B)组28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症状评分(NSS)、神经缺陷评分(NDS)及氧化应激指标水平。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A组NSS得分下降[(4.88±0.94)vs(4.06±0.91)分,P0.05],过氧化氢酶(CAT)上升[(33.50±3.60)vs(37.07±6.47)U/L,P0.05],丙二醛(MDA)下降[(3.16±0.51)vs(2.77±0.27)mmol/L,P0.05],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上升[(82.93±9.55)vs(88.78±13.16)ng/L,P0.05],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下降[(115.00±23.20)vs(102.25±13.20)ng/L,P0.05]。B组仅CAT上升[(34.16±6.47)vs(37.12±5.99)U/L,P0.05],SOD、MDA、GSH和GSSG水平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单药甲钴胺相比,加用α-硫辛酸可更显著改善DPN患者氧化应激水平,从而更好地改善症状。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评价二肽基肽酶-4 (DPP-4)抑制剂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T2DM的疗效. 方法 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在原二甲双胍治疗的基础上加用DPP-4抑制剂或安慰剂,并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2周检测相关指标的变化. 结果 试验中,DPP-4抑制剂组有2例、安慰剂组有1例出现低血糖.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DPP-4抑制剂组血糖、HbA1 c均下降[FPG:(9.25±1.69)vs(6.79±0.88) mmol/L;HbA1 c:(8.79±1.71)%vs(6.76±2.09)%,P<0.05],安慰剂组各指标变化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DPP-4抑制剂组血糖、HbA1c较安慰剂组降低[FPG:(6.79±0.88)vs(8.61±1.12) mmol/L;2 hPG:(8.68±0.91)vs(9.98±1.35) mmol/L;HbA1c:(6.76±2.09)%vs(8.33±1.45)%,P<0.05].无论组内还是组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体重、血脂及肝肾功能的变化差异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DPP-4抑制剂与二甲双胍联用可有效降低患者血糖及HbA1c水平,未发现体重增加,且不影响患者肝肾功能.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讨口服降糖药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对T2DM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32例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使用DPP-4抑制剂进行12周的治疗观察,测定治疗前后BMI、SBP、DBP、TC、TG、FPG、2 hPG、Scr、谷丙转氨酶(AST)、HbA1 c、FC-P及2 hC-P水平.同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C-P)]及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C-P)].结果 12周后FPG[(7.94±0.52)mmol/L]、2 hPG[(12.29±1.07) mmol/L]、HbA1c[(8.44±0.50)%]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FC-P水平[(6.52±0.13) pmol/L]、2 hC-P水平[(7.83±0.17) pmol/L]及HOMA-β均增加(P<0.01).研究期间均无严重低血糖事件发生. 结论 DPP-4抑制剂可降低T2DM患者FPG、2 hPG、HbA1c水平,同时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