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98篇
  免费   1305篇
  国内免费   838篇
耳鼻咽喉   195篇
儿科学   182篇
妇产科学   213篇
基础医学   1090篇
口腔科学   458篇
临床医学   3911篇
内科学   1939篇
皮肤病学   379篇
神经病学   598篇
特种医学   1286篇
外国民族医学   30篇
外科学   2217篇
综合类   7410篇
预防医学   2984篇
眼科学   259篇
药学   3258篇
  36篇
中国医学   2385篇
肿瘤学   911篇
  2024年   144篇
  2023年   491篇
  2022年   616篇
  2021年   515篇
  2020年   578篇
  2019年   568篇
  2018年   554篇
  2017年   366篇
  2016年   527篇
  2015年   556篇
  2014年   1390篇
  2013年   1185篇
  2012年   1360篇
  2011年   1537篇
  2010年   1512篇
  2009年   1449篇
  2008年   1404篇
  2007年   1485篇
  2006年   1339篇
  2005年   1367篇
  2004年   1340篇
  2003年   1086篇
  2002年   971篇
  2001年   873篇
  2000年   886篇
  1999年   772篇
  1998年   629篇
  1997年   652篇
  1996年   541篇
  1995年   508篇
  1994年   493篇
  1993年   330篇
  1992年   311篇
  1991年   306篇
  1990年   221篇
  1989年   184篇
  1988年   102篇
  1987年   124篇
  1986年   87篇
  1985年   82篇
  1984年   72篇
  1983年   57篇
  1982年   38篇
  1981年   37篇
  1980年   31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8篇
  1965年   7篇
  1959年   7篇
  1958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目的通过优化的CT引导下穿刺活检技术联合17G同轴套管活检枪与传统的18G切割活检针旋转切割抽吸肺部亚厘米结节(sub-centimeter pulmonary nodules, sPN)方法及结果进行对比,探讨前者的应用技巧及两者在sPN穿刺中的阳性率、准确率、手术耗时及出血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方法试验组:78例在CT引导下应用17G同轴套管活检枪联合优化的穿刺活检技术取得病理标本并获得病理结果。对照组:54例应用18G穿刺活检切割针及旋转切割负压抽吸穿刺活检技术并获得病理结果。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试验组中41例良性, 34例恶性,3例阴性。对照组16例为良性,22例恶性,无取得明确病理结果者16例。试验组平均完成时间(18.03±8.08) min较对照组(22.31±7.55)min缩短,试验组阳性率(96.15%)高于与对照组(70.37%),试验组出血发生率(26.92%)低于与对照组(35.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1,0.000,0.045)。结论应用优化的CT引导下穿刺活检技术联合同轴套管活检枪不但可以提高活检的阳性率及准确率,活检时间明显缩短,出血并发症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972.
目的探讨强化药物方案辅助血液循环驱动干预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术后DVT防治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共13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65例),分别在血液循环驱动干预的同时给予低分子肝素单用和与利伐沙班联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DVT发生率,治疗前后患侧与健侧肢体周径差、PT、D-二聚体、血液流变学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DVT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患侧与健侧肢体周径差、D-二聚体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药物方案辅助血液循环驱动干预用于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可有效预防术后DVT发生,改善凝血功能,降低血液黏稠度,且未导致不良反应加重。  相似文献   
973.
黄亚光  王金凤  杜利鹏  张微  梅志刚 《中草药》2019,50(13):3127-3133
目的探讨葛根素通过腺苷一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 TOR)-Unc-51样激酶1(Ulk1)通路抑制自噬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及葛根素低、高剂量(50、100 mg/kg)组。各组大鼠连续给药7 d,末次给药30min后,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缺血1.5 h再灌注24 h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TTC染色观察脑梗死体积,电镜观察自噬小体的形成,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海马组织中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p62、AMPK、p-AMPK、m TOR、p-mTOR、Ulk1、p S757-Ulk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显著增加,脑梗死体积明显增大,自噬小体增多,LC3-II/LC3-I显著增加,p6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AMPK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m TOR和p S757-Ulk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比较,葛根素各组大鼠的神经功能损伤明显改善,脑梗死体积减小,自噬小体减少,LC3-II/LC3-I显著降低,p6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AMPK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m TOR和p S757-Ulk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结论葛根素可能通过调控AMPK-m TOR-Ulk1信号通路抑制自噬的过度发生,从而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974.
目的分析1株从菌血症患者血液中分离到的O139群霍乱弧菌产毒株的耐药性及基因组特征。方法使用肉汤稀释法和全自动药敏分析仪测定菌株的抗生素敏感性, 使用二代基因测序和纳米孔测序获得菌株的完整基因组序列, 使用BLAST在线比对与CARD、Resfinder、ISfinder、VFDB等数据库进行比对分析, 明确菌株携带的耐药基因、插入序列和毒力基因等, 使用MEGA 5.1软件构建基于核心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的遗传系统发生树。结果霍乱弧菌SH400为O139群产霍乱毒素的菌株, 携带了多个毒力相关基因和4个毒力岛。该菌株对链霉素、四环素、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耐药并携带了相应的耐药基因。该菌株携带了大小为172 914 bp并且含有10种耐药基因的IncA/C型质粒。结合基因组进化关系发现, 菌株间携带耐药基因和耐药质粒的情况呈现出一定聚集性。菌株SH400的传统ST型为ST69, cgMLST型为与cgST-252高度相似的新型别。结论该株O139群霍乱弧菌携带ctxAB毒力基因、多种耐药基因和IncA/C型质粒, 且存在多重耐药岛。  相似文献   
975.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MWA)治疗胆肠吻合术(BEA)后肝脏恶性肿瘤术前肠道准备及应用抗生素对降低术后并发症及其严重程度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接受超声引导下MWA的BEA后肝脏恶性肿瘤患者,其中17例MWA前接受(A组)、14例(B组)未接受肠道准备及应用抗生素,对比观察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结果 2组患者基线特征及原发肿瘤类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1例均顺利完成MWA。MWA后A组住院时间、发热率、发热持续时间、菌血症发生率及肝脓肿发生率均低于B组(P均<0.05)。结论 MWA治疗BEA后肝脏恶性肿瘤患者术前肠道准备及合理应用抗生素可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976.
977.
笔者在临床上运用针刺治疗不寐症208例,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78.
目的探讨改良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0月~2014年12月治疗的7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其中男性48例,女性27例,年龄21~42岁;平均(32.15±7.22)岁。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给予改良大骨瓣减压术,n=37)和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瓣开颅术,n=38),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观察组治疗良好率为29.7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死亡、植物生存、重中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GOS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GOS为(12.16±2.4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3±1.8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1.6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7.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有较好的治疗疗效,能改善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79.
为了明确农艺性状对青贮玉米产量所产生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客观评价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实际贡献.本研究选用16个青贮玉米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利用DPS统计软件,对生物产量与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青贮玉米生物产量与茎粗(r=0.66621**)、株数(r=0.5789**)和株高(r=0.5534**)呈极显著正相关.茎秆重(P=4.54283)对产量贡献最大,茎粗(P=4.0889)对产量的贡献次之,同时通过出苗-吐丝天数所起的间接效应均为正值.通过增加茎粗和茎秆重量,适当延长生育期,适度增加株高,有助于青贮玉米整体产量水平的提高.在青贮玉米高产育种中应对茎粗、株数、株高、茎秆重和生育期进行重点选择.  相似文献   
980.
目的:通过3.0T MRI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性斑块的成分及其分布的特点.方法:对37例经超声诊断颈动脉中重度狭窄患者进行3.0T MRI检查,分析斑块高分辨MR图像,根据斑块表面纤维帽的完整性判定斑块不稳定情况,定量测量管腔、管壁、斑块成分的面积比例、纵向长度,并计算总管腔面积、血管负荷指数、偏心指数.结果:3.0T MRI共发现15例不稳定性斑块(不稳定性斑块组).不稳定性斑块组和稳定性斑块组在血管纵向分布上大面积脂质核心长度分别为7mm、0mm;血管负荷指数中位数分别为0.69、0.58;斑块内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82.1%和4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性斑块组偏心分布更明显,狭窄范围更长.平均管腔面积为23.87 mm2、30.16mm2,偏心指数分别为3.65、2.79,差异均有统学意义(P<0.05).结论:不稳定性斑块在纵向及血管横断面分布上具有明显的特点,3.0T MRI可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性斑块的成分及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