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41.
42.
谭芳  张莎莎  彭彦  易琼 《中国药师》2009,12(12):1777-1779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坎酸钙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0.01mol·L^-1醋酸铵溶液(醋酸调pH为5)-甲醇(95:5)为流动相,流速0.5ml·min^-1,检测波长220nm。结果:阿坎酸钙在1.5~10.0m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平均回收率为99.3%,RSD=1.0%(n=9),最低检测限为14ng。结论:方法准确,重复性好,可有效的控制阿坎酸钙原料药的质量。  相似文献   
43.
郑和森  彭彦  李朝霞 《山东医药》2003,43(33):37-38
创伤、感染、肿瘤、缺血性坏死均可造成长骨节段性骨缺损。寻找理想的骨修复材料和方法,是骨科致力解决的问题。根据骨形成原理、方式,我们设计了重组合异种骨(RBX)与带血循环骨膜联合移植修复节段性骨缺损的新方法,并于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试用于34例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4.
目的 建立UPLC测定中成药和保健食品中16种非法添加的抗过敏类药物。方法 采用Waters BEH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7 μm),以甲醇-20 mmol·L-1磷酸二氢钠(用磷酸调节pH值至3.0)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20 nm。结果 16种抗过敏类药物在2.5~40 μg·mL-1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2>0.999),平均回收率为90.77%~113.35%,RSD为0.06%~1.21%;定量限为0.18~3.92 μg·mL-1,检出限为0.09~0.78 μg·mL-1结论 该方法简便、灵敏度高,可有效地判断中成药及保健品中是否非法掺入16种抗过敏类药物。  相似文献   
45.
1998年6月~2004年8月,我们在58例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手术中采用改良食管胃分层吻合法,术后并发症较少。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6.
高丽琼  彭彦 《中国药师》2022,(10):1861-1864
摘要:目的:测定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中钾、镁与杂质钠含量。方法:建立电子稀释技术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EDR-ICP-MS)同时测定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中钾、镁和钠的含量。对所建立的方法进行专属性、精密度、回收率和线性等方法学验证。采用新建立的ICP-MS法与法定标准的滴定法和重量法分别对来源于6个厂家的29批次样品进行测定和统计分析。结果:钾、镁和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44~70μg·ml-1(r=1.000 0)、16~26μg·ml-1(r=1.000 0)和0.5~5.0μg·ml-1(r=1.000 0);回收率分别为101.0%,101.4%,101.0%,RSD分别为1.3%,1.2%,0.7%(n=9)。29批次样品的测定结果经统计分析,两种测定方法测定的镁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钾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ICP-MS法专属性更强。钠离子含量为0.04~0.81 mg·ml-1,不同企业差异间含量差异较大。结论:所建立的ICP-MS法操作简单,专属性强,准确可靠、分析快速,具有多元素同时测定的特点,适合于批量样品的分析,可用于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的质量评价和控制。  相似文献   
47.
目的利用电子自旋共振(electron spin resonance,ESR)波谱仪检测肝纤维化过程中血清、血浆以及肝脏中分别产生的自由基信号,寻找检测自由基的样品前处理最佳方案。方法采用传统的四氯化碳法造模,造模1周后通过不同的处理方法,利用ESR检测小鼠肝脏、血清和血浆的自由基信号。结果通过利用ESR技术,在小鼠肝脏、血清及血浆中均检测到了自由基信号,并且在处死小鼠后加入电子捕获剂(DMPO)所测得的自由基信号更加明显。结论通过以上对比发现,样品加DMPO的生理盐水组测出的自由基信号相较于其他处理方法而言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48.
目的:评价国产与进口盐酸美金刚片在中国健康人体的生物等效性。方法:20名健康男性受试者随机交叉单剂量口服受试制剂或参比制剂盐酸美金刚片各10mg。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血浆中美金刚浓度;用DAS3.0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并对两种药物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分别为(18.1±3.8)和(20.3±4.2)ng·mL-1;tmax分别为(12.7±15.1)和(8.8±3.0)h;t1/2分别为(60.8±15.5)和(61.4±19.2)h;AUC0-t分别为(1 748.6±338.9)和(1 720.2±317.3)ng·h·mL-1。AUC0-t、AUC0-∞、Cmax的90%置信区间分别为89.8%~105.6%、89.7%~106.1%、84.8%~93.9%。受试制剂相对生物利用度F0-t为(95.5±2.9)%。结论: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在预防高危的深静脉置管的恶性肿瘤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VTE)中的效果。方法选择Caprini模型VTE风险度评分≥5分的31例深静脉置管的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深静脉置管后进行预防性低分子肝素治疗,分析治疗后血栓发生的情况和各项观察指标(年龄、性别、病种等)与血栓发生的关系。结果 (1)预防性低分子肝素治疗后的血栓发生率为9.7%(3/31);(2)31例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不同水平的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3例发生血栓的患者均来源于17例(54.8%)有2项或2项以上高危因素(VTE风险度评分、D-二聚体异常、激素治疗)的患者,余14例(45.2%)有0~1项高危因素,但无一例发生血栓,两组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4)低分子肝素预防用药后D-二聚体及血小板计数异常的患者由5例下降至1例。结论低分子肝素预防用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深静脉置管后高危患者发生VTE,但需进一步开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