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1篇
儿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37篇
神经病学   38篇
特种医学   7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本文报告6例巨枕大池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重点讨论了其CT-MR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问题。 本组6例中,男4例,女2例,年龄32~65岁间,平均年龄42岁。均以头痛症状行CT或MR检查被发现的。其中4例有头部外伤史,2例未发现任何头痛诱因。CT扫描4例,2例MR检查。在CT-MR图像上均显示枕大池扩大,4例对称性向两侧伸延(图1),2例偏向左  相似文献   
152.
仿真影像学:一种充满生机的三维后处理影像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8 95年 11月 8日 ,德国物理学家伦琴 (WilhelmConardRoentgen)发现了X线 ,从而奠定了X线诊断学的基础。X线的成像原理是利用X线的穿透性、荧光作用、摄影作用、以及人体组织的密度与厚度的差异 ,获取人体器官的直接影像。随着现代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 ,并向影像学领域的渗透和应用 ,2 0世纪 70年代初期 ,相继出现了CT、MRI、ECT等断层影像技术 ,以及DSA、CR、DR等数字摄影技术。这些影像技术均实现了人体器官的数字化图像处理 ,使医学图像信息的采集、储存、传输、处理、显示等发生了前…  相似文献   
153.
苏某,女,42岁,因诊断为马尾肿瘤而入院。次日行脊髓碘油造影,于腰4~5间隙穿刺,脑脊液清亮,流出通畅,随后注入Myodil 3ml,透视下椎管和颅腔内均未见碘油,局部软组织亦无碘油漏出影象。旋又自腰5骶1间穿刺,再次注入Myodn 3ml,透视下仍无碘油可见。核对造影剂无误,始考虑碘油进入血循环流失所致。当天病人发热39℃,伴有咳嗽和  相似文献   
154.
颅内结核瘤是体内原发灶经血行播散而来,原发灶通常位于肺部,在胸片上可能显示.当前,CT扫描已经广泛应用于颅内结核瘤的诊断,MRI应用于颅内感染包括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文献上有过报道.本文回顾分析了8例颅内结核瘤的MRI影象学.  相似文献   
155.
听神经瘤占颅内肿瘤5~10%,占桥小脑角肿瘤80%以上,是后颅窝常见的肿瘤,X 线检查方法包括颅骨平片、断层摄影、内耳脑池造影、气脑和脑室造影、椎动脉造影、以及CT 脑扫描等,近年来对听神经瘤的早期诊断有了较大的发展,现温习有关文献,着重介绍听神经瘤的X 线诊断如下。  相似文献   
156.
格林—巴利综合征的脊髓腔造影文献中尚未见过报导,一般认为急性蛛网膜感染时水溶性对比剂造影应当避免,而气体或碘油造影又不能满意地显示出神经根。本文报导了7例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水溶性脊髓腔造影观察。  相似文献   
157.
本文报道66例经CT扫描与手术证实的慢性硬脑膜下血肿(CSH),共79个。 资料 男65,女1。年龄为5.5月~83岁,其中19~59岁青壮年组48例、60~83岁老年组13例,5.5月~8岁小儿组5例。起病缓慢者57例,急起9例。头部有外伤史者55例,其中轻伤45例,重伤10  相似文献   
158.
肝包虫病的CT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肝包虫病是由棘球绦虫的蚴虫所致肝寄生性囊肿,为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地方病。我国主要流行于新疆、甘肃、青海、西藏、陕西、宁夏、和内蒙等畜牧业发达地区。本文报告6例均系内地人,其中1例曾去新疆牧区工作十年之久。此6例均经CT诊断,其中5例手术病理证实。  相似文献   
159.
颅骨表皮样和皮样囊肿是一种罕见的原发于颅骨板障的先天性肿瘤,文献上报道的病例尚不多,现报告三例如下供参考。 病历摘要 例1,女,26岁,主诉右眼眶硬块已14年,碰伤后局部肿痛加剧(?)院就治。右眼眶外上(?)触及一硬块,不活动,表面凹凸不平。颅骨照片右眼眶上外侧颧骨垂直部见  相似文献   
160.
作者对128例严重头部外伤病人的CT扫描进行了回顾性研究。所有病人在入院时、伤后第3~5天、14天、90天和1年进行了系列CT扫描,扫描层厚1 cm,自脑顶向下连续扫描8个层面,并在首次CT扫描上确定出血灶的层数。病人的预后在伤后3月和1年按Jenett和Bond提出的标准进行判断,即病人恢复或轻残为预后良好;重残、植物性生存或死亡为预后不良。作者应用CTS和CT-GCS(格拉斯哥)计分法对预后进行预测。CTS的计算公式为CTS=-0.62×X_1 1.32,CT上未发现出血灶X_1=0,出血灶见于1~2个扫描层面为1,3~4个层面为,5~6个层面为3,7~8个层面为4,而得出的CTS计分小于0者为预后不良。如例1:为右侧大脑半球出血灶,见于6个扫描层面,故X_1=3,求得C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