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1篇
儿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37篇
神经病学   38篇
特种医学   7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1.
112.
儿童脑性瘫痪的CT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儿童脑性瘫痪的CT形态学改变。CT分类反映了脑性瘫痪脑损害的病理改变,CT对脑性瘫痪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13.
寄生胎罕见,本文报告经CT扫描及手术证实一例,并复习国内1975年以来文献报告的10例供参考。 患者男性,23岁,已婚。发现右上腹部肿块3个月于1992年11月10日入院。3月前发现右上腹肿块。近一月来肿块较前增大,遂来院就诊。患者偶感上腹不适,轻度腹胀。既往体健。体查:右上腹可扪及巨大肿块,囊性感,表面光滑,无结节及波动感,有轻压痛,肝脾未扪及。  相似文献   
114.
颅骨表皮样或皮样囊肿甚为罕见,本文报告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颅骨表皮样囊肿1例和皮样囊肿2例。 例1:女,26岁。右眼眶硬块已14年,碰伤后局部肿痛加剧。右眼眶外上方触及一硬块无活动,表面凹凸不平。颅骨照片显示右眼眶外上壁额骨垂直部3×2cm卵圆形透亮区,边缘清楚,有硬化环,X线诊断为额骨囊肿。手术发现右侧眼眶上壁2×2.5cm肿块,内含豆渣样物,病理切片检查为额骨皮样囊肿。  相似文献   
115.
支气管内脂肪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肿瘤,常阻塞主支气管并导致不可复性肺实质损害。临床可误诊为支气管腺瘤或恶性病变。术前很少作出诊断,1983年国外有人用CT扫描报告了第一例。我们报道一例支气管内脂肪瘤伴脂肪过多症,术前CT扫描显示了支气管内脂肪瘤,病人无症状。  相似文献   
116.
本文分析了58例急性脑外伤的CT表现,38例CT显示异常,占65.5%,其中脑实质损伤27例,包括脑水肿、出血和混合性脑损伤;常见部位为额叶和/或颞叶脑底面。其他异常有脑室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外或硬膜下血肿,以及脑室萎陷或扩张等。CT扫描阳性组合并颅骨骨折者84.2%,阴性组为25%。本文着重讨论了急性轻型脑外伤的CT表现和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7.
书评     
由蔡宗尧、彭仁罗、于新华等10余位教授和主任编著、徐家兴教授主审的《磁共振成像读片指南》一书问世已2月余 ,读后感到受益匪浅。本书共分三章十八节 ,包括磁共振成像诊断基础、正常磁共振图谱、病例示范三章 ,以及先天畸形、颅脑损伤、脑血管病、颅内感染、脑变性病、颅内肿瘤、脊髓与脊柱病变、体部病变十八节。全书106万字 ,病案400余例 ,图片2000余幅。本书对正常表现 ,虽然所选例数不多 ,但却重点突出 ,基层和初学者应掌握之内容似无甚遗漏 ,故在书写临床诊断报告感有疑惑时便于他们查阅(比查阅厚本图谱方便)。作者们…  相似文献   
118.
目的:本文目的是对后颅窝囊肿的CT-MR影像学的诊断作用进行评价。材料与方法:12例后颅窝囊肿的CT和MR影像表现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其与临床表现和类型的相关性。结果:本组病例包含Dandy-Walker囊肿(5例)、蛛网膜囊肿(3例)和巨枕大池(4例),CT和MR都可提供无创性检测手段。结论:CT和MR二者对后颅窝囊肿的诊断均有效,但在显示病变的性状、大小和轮廓方面,MR比CT稍胜一筹  相似文献   
119.
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表现和CT脑扫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20.
1900年Sachs等报道了第一例腰骶痛病人,手术时发现椎板明显增厚,行椎板切开减压术后症状消失,迄今已有80年的历史,目前对腰椎管狭窄症已经有了较多的了解,普遍认为本病在临床上并非少见.腰椎管狭窄的现代概念:腰椎管、神经根管或椎间孔狭窄所致马尾和神经根的压迫综合征,可因骨性椎管或硬脊膜囊狭窄引起,但不包括单独髓核突出,感染或新生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