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11 毫秒
31.
铝碳酸镁和莫沙必利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铝碳酸镁与莫沙必利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及胃内胆汁的影响。方法6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经电子胃镜证实,并随机分为3组。M组服用莫沙必利5mg,3次/天;T组服用铝碳酸镁1.0g,3次/天;M T组同时服用莫沙必利和铝碳酸镁。治疗4周后观察腹痛、腹胀、呕吐胆汁等症状变化,所有患者复查胃镜。结果治疗后M、T、M T3组患者症状均明显减轻(P<0.01),有效率分别为90%、100%和100%。内镜下胆汁反流减少,消失率分别为85%、90%和95%。结论铝碳酸镁和莫沙必利合用能有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  相似文献   
32.
目的评估六味能消胶囊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效果、安全性以及耐受性。方法采用随机、开放、阳性药物对照方法进行研究。将符合罗马Ⅱ标准的100例IBS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为期4周:1周基线期,2周试验组六味能消(3次/d,2粒欲,餐后服用)或对照组莫沙必利(3次/d,5mg欲,餐前15~30min服用)治疗期及治疗结束1周随访期。对患者全部IBS症状进行总体评估,对患者每个IBS参数的改善程度以及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两组症状总积分治疗后14天与治疗前自身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均〈0.01)。治疗期2周和随访期1周,试验组与对照组问症状总积分;试验组及对照组治疗后14天与随访后28天症状总积分自身前后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生活质量评价在日常活动方面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他各项指标试验组亦较对照组下降,但差异均无显著性。安全性分析结果示,两组间不良事件、不良反应等指标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六味能消胶囊能有效治疗IBS各症状,效果稳定,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33.
目的 对侵入性诊断幽门螺杆菌 (Hp)感染中快速尿素酶 (RUT)法和改良Warthin -Starry银染 (改良W -S)法进行比较评价。方法 对 86例有上消化道症状的患者进行上两种方法检测Hp ,并行血清抗Hp -IgG检查 ,其中两项阳性者认为有Hp感染。 结果 RUT和改良W -S法的敏感性分别为 97.40 %和 95 .83 % ,特异性分别为 88.88%和 92 .86% ,假阳性率分别为 11.12 %和 7.14 % ,阳性预测值分别为 98.68%和 98.5 7% ,阴性预测值分别为 80 .0 0 %和 81.2 5 % ,准确性分别为 96.5 1%和 95 .3 5 %。结论 RUT法具有快速、简便的特点 ,但不直观 ;改良W -S法检测Hp直观易辩 ,但方法较繁琐。两种方法应相结合选用。  相似文献   
34.
单孔胃镜处理上消化道异物38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单孔胃镜在处理上消化道异物中的作用。方法根据异物的形状和特点、所处上消化道位置及与邻近器官的关系、患者情况等综合考量,选取适当的器械和方法,经单孔胃镜对异物进行取出处理。结果 387例患者经急诊胃镜检查发现412件异物,顺利取出异物403件,9例未能取出异物转胸外科手术,胃镜取出异物成功率97.67%,并发症主要为食管黏膜损伤、渗血等,未发现胃镜取异物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经单孔胃镜选取适当的器械和方法取异物,方法简便快捷,安全有效,病人痛苦小,经济负担轻,并发症少,成功率高,为处理上消化道异物的首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5.
急性胰腺炎病情复杂,有轻、重度之分。前者占胰腺炎的70%,~80%,引起的脏器功能障碍轻微,5~7天多能较平稳恢复;后者占20%~30%,可引起重要脏器功能衰竭和局部并发症,病程较长,病死率高达27%~45%,是危重病医学面临的挑战,需要多方面的干预,包括营养支持。有关营养支持的研究结果不一,近年肠内营养支持发展较快。现就此进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6.
彭乃宝 《右江医学》2000,28(3):161-162
动态观察 2 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早期蛇毒静脉溶栓期间血浆纤溶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用药前及用药后 2 4小时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 (t PA)活性、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PAI)活性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认为急性脑梗塞早期蛇毒静脉溶栓无确切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7.
肝硬化患者血清IGF-1及其IGFBP-3测定与肝功能状况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 -I)及其结合蛋白(IGFBP -3 )值的改变及与肝功能状况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放射法测定3 5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及3 0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清IGF -I、IGFBP-3水平,比较两者在正常人与肝硬化患者及肝硬化不同ChildPugh级别者中的变化。结果 肝硬化组IGF -I、IGFBP-3值与肝功能状况有明显的相关性,测值随着肝脏功能的减退而进行性降低,当IGF -I <3 0mg/L、IGFBP -3 <6mg/L时,则临床预后不良。二者与ChildPugh分级都有显著的相关性(r =0 .62 5 ,0 .5 2 3 ,P均<0 .0 1)。结论 血清IGF -I、IGFBP -3可作为肝功能评估的重要检测指标,结合ChildPugh分级能正确反映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状况及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