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观察高渗盐水治疗急性胰腺炎(A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8例AP患者随机分为A组(19例)和B组(19例),两组均给予经典治疗(包括禁食、抗菌、抑制胰液分泌、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及补充必需的营养等对症综合治疗).A组在经典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渗盐水(5%NaCl),剂量按3ml·kg-1·d-1静脉滴注,连续应用7d.观察全部病例临床症状(腹痛、呕吐)消失、血清淀粉酶降至正常情况及平均住院天数.结果 36h内腹痛及呕吐消失、血清淀粉酶降至正常患者A组明显优于B组(P<0.05);48h内呕吐及腹痛消失、血清淀粉酶降至正常患者A组明显优于B组(P<0.05);平均留院天数A组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 加用高渗盐水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优于单纯经典治疗,提示高渗盐水作为药物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65岁。因皮肤变黑半年余,腹痛、腹泻1个月余入院。患者半年多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上肢皮肤变黑,继之双下肢、面、掌趾、颈、背、胸及头皮亦变黑。初发病时伴皮肤搔痒,指、趾甲日渐萎缩,未见明显脱毛。曾按皮肤病在院外治疗,病情无好转。近1个月余出现腹痛、解黄色稀便,3~4次/d。体重渐下降5~6kg。家族中否认有类似病史。体检:体温37.2℃,脉搏42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3/8kPa(1kPa=7.5mmHg);神清,自动体位,检查合作,全身皮肤色素沉着,以四肢、颜面尤甚,指、趾甲萎缩,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观察3种不同方法检测幽门螺杆菌(Hp)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80例消化道科就诊的患者分别采用改良W-S银染法、快速尿素酶试验(RUT)、14 C-尿素呼气试验(14 C-UBT)检测Hp感染,比较其检测Hp感染的效果。结果改良W-S法的检出率为71.32%,显著高于RUT法和14 C-UBT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UT法和14 C-UBT法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改良W-S法的灵敏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6.04%、100.00%和97.06%,均显著高于RUT法和14 C-UBT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RUT法和14 C-UBT法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W-S法检测Hp感染具有很高的灵敏性、特异性以及准确性,而且操作方法简便,成本低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彭乃宝 《新医学》2007,38(2):139-139
2005年2月-2006年5月我院收治24例有机磷杀虫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盐酸戊乙奎醚治疗组和阿托品对照组。治疗组12例,其中男3例、女9例,年龄17—72(中位数33)岁,中毒至就诊时间30分钟-24小时,口服杀虫药量10—150mL。对照组12例,男4例、女8例,年龄18—69(中位数34)岁,中毒至就诊时间20分钟~26小时,口服杀虫药量15—200mL。依据有机磷杀虫药中毒的诊断标准,治疗组轻度7例、中度4例、重度1例,对照组轻度8例、中度3例、重度1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特利加压素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合并Ⅱ型肝肾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50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合并Ⅱ型肝肾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采用护肝、抗感染、利尿和营养支持等内科综合性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取特利加压素进行临床治疗。结果 1观察组经过治疗后,体质量和腹围下降20%以上,尿量也上升至1 000 ml以上,其体质量、尿量以及腹围方面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总有效例数为23例,占比92.0%。对照组总有效例数为16例,占比64.0%。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总有效例数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肝硬化顽固性腹水合并Ⅱ型肝肾综合征患者,采用特利加压素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体质量和腹围,使尿量上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OMOM胶囊内镜系统的性能及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总结41例胶囊内镜检查的临床资料。结果在疑有消化道疾病的41例检查中,共检出病变49例次,包括小肠炎8例(均为非特异性局限性炎),胃炎31例,胃及小肠息肉3例,小肠静脉瘤1例,小肠出血1例,钩虫症2例,鞭虫症2例,蛔虫症1例。未见异常4例。总阳性检出率为90.24%,小肠阳性检出率为43.90%。胶囊未能通过回盲瓣2例。胶囊检查时间平均为314min(108~550min),排出时间平均为1539.25min(186~2596min)。结论国产OMOM胶囊内镜对于胃及小肠疾病的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对于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患者、腹痛患者可考虑做此检查。随着国产OMOM胶囊内镜的普及,对小肠疾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将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对食管胃黏膜下病变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将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同期收治的43例经超声内镜确诊为食管胃黏膜下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组(n=20)和内镜黏膜下切除术(EMR)组(n=23)进行手术,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结果 ESD组与EMR组在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和肿瘤大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SD组术后发生出血1例(2.0%);EMR组术后发生并发症3例(6.25%),其中出血2例,穿孔1例。两组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SD组无切缘阳性者,EMR组术后切缘阳性者有2例(4.17%)(P<0.05)。ESD组患者均无复发,EMR组术后仅1例复发(2.08%)(P<0.01)。结论 ESD创伤性小;安全性高;切除病灶  相似文献   
18.
蓝闯  彭乃宝 《右江医学》2001,29(3):187-188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发生规律及其特点。方法 :对 5 6例患者采用 2 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 ,观察ST段变化情况。结果 :共记录到缺血性ST段改变 2 79次 ,其中无症状者 2 5 8次 ( 92 .47% ) ;心肌缺血持续时间及缺血时心率两者的均值在有症状和无症状者中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发生率较高 ,动态心电图监测对早期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肝硬化患者的幽门螺杆菌 (HP)感染及相关因素的状况 ,对 116例确诊肝硬化并行胃镜检查、HP快速尿素酶试验的住院患者的HP感染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①HP感染率随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加剧、肝功能恶化而上升。②HP感染与肝硬化患者的年龄无关。③HP感染与肝功能恶化、血氨增高、消化性溃疡发生有关。④根除HP可延缓肝硬化的病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观察应用康复新液、雷贝拉唑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整群选取2013年5月-2014年7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9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雷贝拉唑进行治疗,给予实验组患者康复新液、雷贝拉唑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症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胃镜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康复新液、雷贝拉唑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效果确切,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