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86篇 |
免费 | 80篇 |
国内免费 | 3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7篇 |
儿科学 | 8篇 |
妇产科学 | 4篇 |
基础医学 | 51篇 |
口腔科学 | 5篇 |
临床医学 | 237篇 |
内科学 | 86篇 |
皮肤病学 | 11篇 |
神经病学 | 25篇 |
特种医学 | 51篇 |
外科学 | 87篇 |
综合类 | 404篇 |
预防医学 | 243篇 |
眼科学 | 19篇 |
药学 | 187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148篇 |
肿瘤学 | 2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7篇 |
2023年 | 37篇 |
2022年 | 30篇 |
2021年 | 66篇 |
2020年 | 47篇 |
2019年 | 45篇 |
2018年 | 35篇 |
2017年 | 24篇 |
2016年 | 27篇 |
2015年 | 41篇 |
2014年 | 75篇 |
2013年 | 58篇 |
2012年 | 77篇 |
2011年 | 86篇 |
2010年 | 75篇 |
2009年 | 74篇 |
2008年 | 71篇 |
2007年 | 61篇 |
2006年 | 68篇 |
2005年 | 84篇 |
2004年 | 53篇 |
2003年 | 59篇 |
2002年 | 39篇 |
2001年 | 34篇 |
2000年 | 57篇 |
1999年 | 39篇 |
1998年 | 47篇 |
1997年 | 32篇 |
1996年 | 30篇 |
1995年 | 23篇 |
1994年 | 23篇 |
1993年 | 20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1962年 | 1篇 |
1961年 | 2篇 |
1960年 | 2篇 |
195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2.
目的:了解张家口市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I)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对465例ALRI患儿的痰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共培养出病原菌253株,总阳性率为54.41%。其中革兰阴性菌159株,占62.85%,以肺炎克雷伯、大肠埃希菌为主,较敏感的抗生素为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丁胺卡那、亚胺培南;革兰阳性菌82株,占32.41%,以葡萄球菌属为主,青霉素耐药株占85.33%,万古霉素、环丙沙星、丁胺卡那较敏感。结论:小儿免疫系统不成熟,病原菌和耐药复杂,医生一定要依据细菌种类并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有效的抗生素,及时有效地控制感染。 相似文献
63.
认知是人脑的高级机能,研究发现,认知功能障碍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房颤动、心力衰竭有密切关系,该文介绍以上疾病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探讨高海拔地区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HAAECCP)极重度呼吸衰竭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的救治.方法 62例(男37例,女25例,平均年龄59.5岁)HAAECCP极重度呼吸衰竭(PaO2<30 mmHg)并发MOF患者,采用了抗感染、通畅气道、利尿、强心、吸入29~35%氧、呼吸兴奋剂、糖皮质激素、降低血粘度等方法救治.结果 2个、3个、4个、5个及5个以上器官衰竭(OF)者分别为43例、10例、5例和4例,救治成功率分别为100.0%、90.0%、60.0%和0.0%.总救治成功率88.7%,病死率11.3%.结论 HAAECCP极重度呼吸衰竭并发MOF患者救治24 h后,若PaO2能提高到40 mmHg以上,则基本可救治成功,若仍低于30 mmHg,则应尽早行机械通气.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探讨本院使用以左氧氟沙星为主的三联疗法和以铋剂为主的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十二指肠溃疡的成本-效果.方法 将102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分为A、B两组,A组54例采用左氧氟沙星为主的新三联疗法,B组48例用铋剂为主的四联疗法,应用药物经济学中成本-效果分析法进行评价.结果 A、B方案治疗愈合率分别为94.4%、83.3%;一疗程所需药品费用分别为132.30元、164.85元;成本-效果比(C/E)分别为1.40、1.98.结论 以左氧氟沙星为主的新三联疗法治疗十二直肠溃疡明显优于以铋剂为主的四联疗法,且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66.
医院不合理用药的主要表现乱用或滥用:想当然地选用药物或不对症用药,或虽有用药适应证却不用药物治疗,或使用毒副作用过大的药物,使病人承受较大的和不必要的治疗风险,从而可能发生原本可避免的药物不良反应或药源性疾病。 相似文献
67.
目的 通过对HBsAg阳性孕产妇及其新生儿的HBV检测结果分析,探讨HBV宫内感染的高危因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 从陕西省人民医院产前检查中筛选254例HBsAg阳性孕产妇及其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检测两者HBV标志物,并同时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孕产妇血清HBV-DNA。结果 254例HBsAg阳性孕产妇,其新生儿脐血HBsAg和HBeAg阳性率分别为5.12%和13.78%; HBeAg阳性组孕产妇的新生儿脐血HBV感染阳性率53.33%,远高于HBeAg阴性组的3.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新生儿脐血HBsAg和HBeAg阳性率随孕产妇HBV-DNA含量的增加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W秩和检验,P<0.001); HBeAg阳性孕产妇的HBV-DNA检测阳性率100.00%,远高于HBeAg阴性孕产妇的阳性率19.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P<0.001)。结论 孕产妇HBeAg和HBV-DNA阳性是新生儿HBV宫内感染的高危因素; 对于没有实时定量检测条件的基层医院和妇幼保健院,HBeAg筛查就尤为重要; 对育龄妇女孕前进行HBV的干预和治疗,使HBV-DNA和HBeAg转阴后妊娠,是降低HBV宫内感染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68.
69.
对住院皮肤性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近几十年的医学心理学以及许多相关的研究证明,患者的心理因素影响着其疾病的产生、发展及治疗效果,本文以实例说明了心理状态和护理与皮肤病患者治愈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0.
妇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干预对照研究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目的通过妇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干预对照研究,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干预模式,推动我国合理用药工作的开展.方法选取2000年经腹子宫肌瘤或子宫肌瘤 附件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找出临床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存在的主要问题,参照国内外有关文献,制订妇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用药指南;依据该指南,在2001年进行前瞻性干预研究,2002年随访干预后情况.结果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率由干预前的0%上升到干预中的89.73%和干预后的30.56%(P<0.01);基本合理率由干预前的0%增加为干预中的10.27%和干预后的38.88%(P<0.01);干预前妇科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存在的主要问题,如抗菌药物品种选择不当、给药时机不当和用药疗程过长等干预后均有显著改善.结论本研究所采用的合理用药干预措施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对促进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医院降低单病种费用提供了一种有效且可行的模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