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8篇
内科学   29篇
特种医学   20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目的:探讨和研究三升袋在注水小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和护理配合。方法选取2016年1-6月在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因小肠疾病需行小肠镜检查的患者,将志愿接受注水小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三升袋组和注射器组各4例,两组均为男性,比较两组患者完成注水经口单气囊小肠镜检查所需注水量和时间,以及对不同注水方法小肠镜检查的耐受程度。结果三升袋组用时(1.63±0.12)h,少于注射器组(1.96±0.08)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升袋组用水量(800±35.36)mL,少于注射器组用水量(855±11.1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升袋组患者耐受性好于注射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三升袋注水小肠镜检查法,节省操作时间,节约检查时所需的注水量,同时可以减轻患者腹痛程度,提高患者肠镜检查的依存性,值得在消化内镜临床护理工作中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2.
目前临床上消化道穿孔和瘘的内镜下治疗措施主要包括内镜下夹闭术、支架置入术、内镜下缝合术和组织密封剂封堵等,而内镜下夹闭术主要包括普通的TTSC内镜夹闭合术以及更先进的OTSC吻合夹闭合术。与传统的TTSC内镜夹相比较,OTSC吻合夹的翼展较大,能够咬合更多的组织,夹闭力度也更强,且通过使用配套的双臂钳或内镜锚,能将穿孔或瘘的周边组织全部拉入透明帽内,可以有效闭合直径在30 mm以下的穿孔,甚至能够闭合消化道全层。OTSC吻合夹闭合术作为外科手术的一种替代方式,在临床治疗消化道缺损方面将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3.
曾丽斌  )  张鸣青  )  马桂芳  ) 《全科护理》2009,7(25):2274-2275
[目的]总结成人结肠镜治疗小儿大肠息肉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成人电子结肠镜诊治大肠息肉1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单发息肉一次镜下治疗成功,多发息肉均择期镜下二次治疗,均手术顺利,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和密切的手术配合有利于成人结肠镜治疗小儿大肠息肉手术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4.
吕新芝  张鸣青  马桂芳 《家庭护士》2009,7(19):1718-1719
[目的]总结内镜下治疗结肠巨大脂肪瘤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结肠巨大脂肪瘤病人行内镜下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在内镜下运用次全切除术成功切除了10例无蒂、基底部直径>3.0cm的肠道脂肪瘤,术后无出血和穿孔等并发症,术后内镜检查随访至少2年无复发;5例带蒂脂肪瘤(蒂直径为3.0cm),采用息肉切除术切除2例,采用分次多步切除术3例,术后无出血和穿孔,内镜随访至少2年无复发.[结论]加强内镜下治疗结肠巨大脂肪瘤的护理可提高预后.  相似文献   
25.
〔摘 要〕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穿孔早期诊断中使用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 2018 年 10 月至 2019 年 10 月在 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收治的 40 例通过手术或内镜确诊为上消化道穿孔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对全部患者分别行 X 线 检查和超声检查,对两种不同检查方式的诊断准确率进行比较。结果:超声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 92.50 %(37/40),明显 高于 X 线检查 70.00 %(28/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对上消化道穿孔患者采取超声检查的早期诊 断准确度较高。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临床见习联合离体猪肠和活体猪肠道作为进行肠道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培训的可行性.方法 方案为期6个月的培训学习,共操作30例肠道ESD,平均每周1.25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临床见习阶段,第二阶段为体外操作学习,2人共完成15例;第三阶段为猪体内直肠ESD手术.此培训均在解放军第175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完成.此次共有2个医师进行学习操作,用靛胭脂联合生理盐水注射制造黏膜隆起灶,再按照标准ESD手术流程进行操作,术后将标本平整展开在泡沫板上,用大头针固定边缘,计量创面大小同时对实验要求、ESD创面大小、操作时间和速度进行记录.同时利用微格教学法,对培训学员的每次操作进行视频录像.数据分析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结果 为期6个月的培训学习,共操作30例肠道ESD,前后15例操作速度明显提高.结论 临床见习联合离体猪肠和活体猪肠道模型对进行肠道ESD培训具有较高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7.
KAI1基因与肿瘤转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玉强  张鸣青等 《癌症》2001,20(12):1436-1438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内镜窄带成像在早期发现Barrett仕食管(BE)中的特殊肠上皮化生(SIM)细胞等癌前病变中的作用.方法 2008年6月~12月间,共25例经胃镜检查确诊为内镜BE患者,分别采用普通模式、NBI模式进行观察,并用NBI模式进行BE黏膜腺管开口分型,于改变最明显处取活检行病理检查.结果 在对鳞一柱状上皮交界的病变轮廓、黏膜腺管开口形态及毛细血管结构形态的观察中,NBI显著优于普通内镜;NBI模式下通过Endo分型,其Ⅳ型、V型腺管开口检出SIM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2%、86%及94%.结论 NBI可清晰观察BE黏膜病变轮廓、腺管开口形态及毛细血管结构形态;操作转换简单易行,对BE食管进行靶向活检具有良好指导意义及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29.
<正>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08-01~2008-12应用超细胃镜后在食管狭窄支架治疗患者41例;男24例,女17例;年龄4~86岁。其中贲门癌及食管癌晚期无法手术治疗17例,贲门术后及食管术后狭窄14例,食管碱烧伤4例,贲门失弛缓症3例,消化道狭窄放置支架后再狭窄1例,食管气管瘘1例,食管癌并穿孔1例。大部分患者有吞咽困难、呛咳现象,部分患者完全不能进食,均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采用日本  相似文献   
30.
目的介绍内镜下无水乙醇硬化治疗胃恒径动脉破裂出血(Dieulafoy)病的治疗方法及护理体会.方法对我科2000年6月~2004年12月17例Dieulafoy病患者进行内镜下无水乙醇注射治疗术.做好术前准备,加强术中病情观察和术后护理,重视出院指导,并将心理护理贯穿整个治疗过程.结果17例患者均治疗成功,随访6个月内未发现再出血.结论内镜下注射无水乙醇治疗Dieulafoy病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费用低、效果好、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护理上应做好各项护理和出院指导,心理护理可明显减轻患者恐惧焦虑情绪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