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通心络胶囊治疗偏头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探讨治疗偏头痛的有效治疗方案。方法采用对照研究,治疗组35例,对照纽35例。治疗组口服通心络胶囊治疗,每次3粒,每日3次;对照纽用盐酸氟桂嗪治疗,每晚口服10mg。两组维持治疗2月。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4%、77.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头痛强度、发作次数、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头痛强度、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发作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发作次数比较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偏头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2.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磷酸特地唑胺原料药中甲醇、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和二氧六环 4 种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方法。方 法 采用顶空毛细管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 DB-624 毛细管柱,检测器为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FID),柱温采用程序升温 ( 初始 温度 50℃,保持 5min,以 15℃ /min 的速度升温至 220℃,再保持 5min),进样口温度为 200℃,检测器温度为 250℃,载气使用 高纯氮气,流速为 3.0mL/min,分流比设置为 5:1,顶空瓶温度设置为 100℃,平衡时间设定为 30min,顶空进样体积为 1.0mL。 结果 甲醇、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和二氧六环 4 种有机溶剂峰之间的分离度符合要求,线性关系良好 (r ≥ 0.9990),定量限分别 为 0.5716、0.8190、0.3625 和 0.6133μg/mL,检测限分别为 0.1715、0.2457、0.1087 和 0.1840μg/mL;精密度试验的 RSD < 2.0%, 稳定性、重复性试验中只检出甲醇,RSD < 2.0%;平均回收率在 97.12%~104.83% 范围内,RSD 分别为 0.92%、1.64%、0.70% 和 1.72%,3 批磷酸特地唑胺原料药检测结果均符合限度要求。结论 该方法快速、灵敏、准确,适用于磷酸特地唑胺原料药中 残留溶剂的检测。  相似文献   
23.
目的:观察沿乳晕切口皮瓣法分离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300例女性乳腺良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沿乳晕切口皮瓣法分离行乳腺肿块切除手术和放射状切口行乳腺肿块切除术。观察患者术后复发、切口感染、乳头塌陷、乳头坏死、皮肤拉伤或烫伤等客观指标以及总体外观满意与否、瘢痕可接受与否、乳头乳晕感觉异常有无等主观指标。结果在客观疗效方面,两组皮肤拉伤或烫伤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8,P<0.05)。在主观疗效方面,两组乳头乳晕感觉异常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 P>0.05),在总体外观满意与否、瘢痕可接受与否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9.02、6.10,P均<0.05)。结论沿乳晕切口皮瓣法分离治疗乳腺良性肿瘤虽可导致一定的皮肤拉伤烫伤,但在总体外观满意与否、瘢痕可接受与否方面优于传统术式,可以有效减轻术后瘢痕,改善术后乳房外观。  相似文献   
24.
我院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ANP)的治疗在历经了“外科经典手术”、“简化手术”后 ,近5年来已逐渐采用以非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1995年1月~1999年8月采用此法共治疗ANP患者60例 ,其中近期中转手术12例 ,远期手术8例 ,60例均获治愈。现报道如下。1.一般情况 :男36例 ,女24例 ;年龄15~78岁 ,平均52.3岁。诊断与分级按全国统一的标准[1],并由CT增强扫描确诊。其中属Ⅰ级者16例 ,Ⅱ级者44例。合并黄疸50例 ,血胆红素40~60μmol/L,其中胆总管结石10例。于入院前后或治疗过程…  相似文献   
25.
自1952年 Carfer 等将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术(percutaneous transhe Pafic.cholangiographg 简称 PTC)倡用于临床以来,对判断阻塞性黄疸病人的梗阻部位、程度、梗阻原因,都有很大帮助。国内自1978年以来,一些医院相继开展,报导文章日益增多,但多是在 X 线电视监视或在 B 型超声导引下做 PTC 的。我院自1982年10月以来在普通 X 线下分别采用后经路及侧经路法对13例黄疸病人施行了 PTC,结果比较满意,现报导如下.检查方法一、术前准缶1.检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肝功能及黄疸指数,有条件时应查凝血酶元时间。  相似文献   
26.
原发性肝癌伴胆管癌栓导致阻塞性黄疸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继发胆管癌栓引起阻塞性黄疸(阻黄)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手术方式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11例阻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的临床症状不典型,入院后按常规均行化验及B超,CT、ERCP,MRCP,PTC等检查,并分别行肝原发癌灶切除,胆管癌栓清除,T管引流,肝动脉插管埋泵等手术治疗,术前诊断符合率为45.5%。术后对症化疗,患者预后与术式有关,行切除肝内原发肿瘤 胆道癌栓清除术者预后较好,行单纯癌栓清除术者预后较差。结论:原发性肝癌继发胆管癌栓引起阻黄术前不易诊断,应选择多种检查手段。包括术中B超,纤维胆道镜等检查,力求确诊,尽可能切除原发性肝内癌灶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7.
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一种以导管扩张和浆细胞浸润为特征的乳房疾患,该病发病率低.我们于1981年7月至1987年8月间,仅发现3例,其中1例为男性患者,更属少见,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8.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桥本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一般多采用甲状腺制剂补偿性治疗,然而由于该病临床表现有不同类型,极易误诊为结节性甲状腺肿、甲亢或甲状腺癌而行手术。我院自1984年1月至1993年12月共收治该病20例,现就其诊治情况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29.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前"减黄"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术前"减黄"对提高壶腹周围癌患者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手术成功率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作用.方法对行手术治疗的136例壶腹周围癌及其中41例行PD手术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5例术前"减黄"患者"减黄"前后血清总胆红素分别为442.5±21.1mmol/L和161.2±15.8mmol/L(P<0.05);"减黄"组PD成功率为38.18%,明显高于直接手术组的21.78%(P<0.05);"减黄"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74±85ml和28.6%,而直接手术组则分别为1240±110ml和70%,两组间差异显著(P均<0.05);"减黄"并发症组与直接手术组间PD手术切除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术前"减黄"能有效提高壶腹周围癌患者PD手术成功率,并能显著减少术中出血和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30.
舒必利静滴治疗30例紧张性木僵戴斌强,涂桂英,袁一粟,张静霞1临床资料1.1观察对象1986年~1993年在贵州省安宁医院和遵义市精神病防治院的木僵患者,按CCMD─2诊断或拟诊为精神分裂症紧张型,均排除器质性木僵、昏迷及各系统严重内科疾病。本文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