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本文报道了北京市城区人乳中六六六、滴滴涕(DDT)蓄积水平的动态研究。指出自1983年我国政府决定禁用和停用六六六、滴滴涕以来,人体内六六六水平、P,P′-DDT水平呈逐年下降趋势,而占总DDT含量80%的P,P′-DDE水平起伏不定,作者认为造成这一状态可能与本市使用三氯杀螨醇农药及近年来孕产妇脂性食品比例迅速上升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42.
哮喘是儿科常见的慢性病,其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吸入疗法是目前儿童哮喘首选治疗方法。随着吸入药物制剂、剂型和装置的不断改进,给哮喘患儿的病情缓解和控制带来希望,但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吸入疗法防治儿童哮喘存在着若干问题,希望能  相似文献   
43.
井穴刺络放血疗法是中医传统的针灸疗法,对于多种疾病的疗效在临床得到充分证实,近年来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多项研究表明井穴刺络放血疗法对脑部疾病如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脑卒中后遗症等;肢体经络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关节扭挫伤等;神经系统疾病如带状疱疹、帕金森病等,均有显著治疗作用。研究证明井穴刺络放血能清泻经络表里之热,对神经细胞可产生保护作用,改善脑血流和缺氧状态,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症渗出物和致痛物质的吸收,促进损伤组织修复,发挥镇痛效应。本文综合阐述井穴刺络放血疗法的临床研究进展,意在探索井穴刺络放血疗法更为广泛的适应症,从而促进其在临床更为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免疫营养治疗对胃肠癌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及其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胃肠癌术后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组患者40例,试验组患者行早期肠内免疫营养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全肠外营养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包括血清总蛋白(TP)、血清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F)等营养状态,体液免疫指标(IgM、IgA、IgG)和细胞免疫指标(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等免疫功能及对胃肠功能的影响。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胃肠道并发症预后情况。结果术后行早期免疫肠内营养治疗后,试验组的TP、PA、ALB、TF水平,IgM、IgA、IgG水平,CD3+T细胞、CD4+T细胞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CD8+T细胞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进食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胃肠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癌术后患者早期行肠内免疫营养治疗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改善营养状况、免疫功能,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降低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5.
目的 研究dMAR对EGFP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 用Kpn -I酶切pGFP/MAR,回收含MAR下游850bp的片段dMAR,与Kpn I酶切回收的pEGFP-C1 载体连接,Hind Ⅲ酶切鉴定方向,构建正向、反向连接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dMAR′和pEGFP/dMAR。将该表达载体转染COS7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EGFP的表达并采用流式细胞术进行荧光定量。结果 pEGFP- C1,pEGFP/dMAR′和pEGFP/dMAR转染后48 h EGFP的表达量分别为45.1%、40.5%和11.3%。结论 pEGFP/dMAR显著抑制了EGFP的表达,pEGFP/dMAR′的增强表达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46.
患者,男,37岁,主因间断性心前区疼痛伴大汗半年,加重2个月于2008年5月28日入我院,其心前区疼痛常于晨起或夜间睡眠时发作,伴大汗,最多时每天可发作4次,每次持续10分钟左右,服硝酸甘油后可缓解。既往糖尿病病史1年。住院后患者症状无改善。查体:血压120/80mmHg(1mmHg=0.133kPa),心率77次/min,心界不大,未闻杂音;双肺呼吸音清,无哕音,腹平软,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丙氨酸转氨酶(ALT)174U/L,  相似文献   
47.
目的构建含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基因的杆状病毒表达载体,并对其表达产物的生物学活性进行测定。方法用HindⅢ对pcDNA3.1/VEGF进行酶切,回收575 bp的VEGF片段;pFast a载体用HindⅢ酶切回收,与VEGF片段连接。NcoI酶切鉴定方向,得到正向连接重组载体pFast/VEGF;将其转化DH10BAC感受态细胞,经卡那霉素、四环霉素、庆大霉素及蓝白斑筛选得到重组杆状病毒载体pBacmid-Fa-VEGF,PCR扩增鉴定得到单一VEGF条带。将该病毒载体转染sf9细胞,用噬斑筛选及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VEGF表达,并通过MTT法检测VEGF促内皮细胞生长活性。结果病毒液在稀释到10-7时出现噬斑,Western blot检测出现单一条带,MTT检测促内皮细胞生长率为19.44%。结论成功构建了含VEGF基因的杆状病毒表达载体,且表达产物具有显著的促内皮细胞生长作用。  相似文献   
48.
目的比较不同fimA基因型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刺激下口腔上皮细胞白细胞介素-8(IL-8)的表达水平,初步探讨P.gingivalis致病性与其fimA基因型的关系。方法P.gingivalis ATCC 33277(Ⅰ型fimA)、W83、47A-1(Ⅳ型fimA)和KB细胞ATCC CCL-17共同孵育24 h,以未受刺激的KB细胞作为对照组,分别在1、3、6、24 h收集细胞和培养上清液。RT-PCR检测KB细胞IL-8 mRNA的动态表达,酶联免疫反应检测培养上清液中IL-8的动态变化。结果2种fimA基因型菌株刺激1 h,KB细胞IL-8 mRNA的表达上调至峰值,高于对照组,3~24 h IL-8 mRNA的表达水平接近对照组;P.gingivalis感染细胞后3~24 h,上清液中的IL-8水平低于对照组,Ⅳ型菌株低于Ⅰ型菌株;IL-8 mRNA及其蛋白表达不完全一致,提示IL-8的表达存在转录后水平的调节。结论fimA基因型与口腔上皮细胞IL-8的表达水平相关,提示P.gingivalis致病性与其fimA基因型相关。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利妥昔单抗联合剂量调整的EDOCD(依托泊苷、地塞米松、长春新碱、环磷酰胺、脂质体多柔比星)方案(R-DA-EDOCD)在原发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PMBCL)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初治PMBCL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临床特点及R-DA-EDOCD方案的疗效。结果:13例患者中,男5例,女8例,中位年龄29(23~60)岁;Ann-Arbor分期Ⅰ期1例,Ⅱ期10例,Ⅲ期1例,Ⅳ期1例;肿瘤直径≥10 cm 7例,乳酸脱氢酶高于正常值(>245 U/L)7例,多浆膜腔积液9例。接受R-DA-EDOCD方案治疗的中位疗程数为7(3~8)个。截至随访结束,中位随访时间为39(5~53)个月,完全缓解11例(84.6%),部分缓解1例(7.7%),疾病进展1例,总反应率为92.3%(12/13);预期3年总生存率为92.3%,3年无进展生存率为82.1%;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感染和口腔黏膜炎。结论:R-DA-EDOCD方案治疗原发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近期疗效好,耐受性好,安全性高,可作为一线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的疗效.方法 2018年1月~2020年10月我院治疗的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88例,在47例观察组采用LC联合ERCP和EST手术,在41例对照组采用开腹胆囊切除和胆总管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