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6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8篇
  2024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31.
金钱草(Lysimachia christinae Hance)为报春花科植物过路黄的干燥全草,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分布广,具有丰富资源、价格低廉、安全性好等特点,其味淡咸,性寒凉,入小肠、膀胱、肝、胆四经。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利湿退黄之功效,可用于结石、淋证、黄疸等症;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该品主要含甾醇、黄酮类、鞣质等,具有排石、抑菌、抗炎等作用,目前应用于临床治疗多种疾病,现仅就其在肝胆疾病方而应用作一讨论。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疏肝利胆中药升清胶囊防治胆色素结石的作用机制。方法:以原代细胞培养方法建立胆色素结石豚鼠肝细胞模型,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不同浓度含升清胶囊药物血清;以RT-PCR法检测不同浓度含药血清对于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B-UGT)mRNA的影响。结果:升清胶囊可增强肝细胞内B-UGT的mRNA表达,且随着用药浓度的增加肝细胞内B-UGT mRNA表达呈上升趋势。结论:升清胶囊防治胆色素结石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强肝细胞B-UGT mRNA表达,进而改善胆红素代谢、抑制致石性胆汁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33.
大承气汤治疗急性胰腺炎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急性胰腺炎(AP)以胰腺局部炎症反应为主要特征,可伴有其他器官功能障碍,其证候表现复杂.中医认为本病多表现为肝胆湿热、胃肠热结等证,热毒内闭,通降失调,治以清泄燥热、通里攻下为要.  相似文献   
34.
胆石症分为发作期和静止期,众多医者很重视发作期的治疗,而忽视静止期的治疗。朱培庭教授认为在静止期进行正确治疗,可有效防止胆石病的发作,从而达到防石、溶石的目的。并首创"胆病从肝论治"理论。临床治疗胆石病以疏肝法、缓肝泻肝法、养肝柔肝法为主。  相似文献   
35.
目的:观察锦红片对急性胆源性感染大鼠Toll样受体4(toll like receptor 4,TLR4)及claudin-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锦红片组及庆大霉素组,每组各10只。模型组、锦红片组及庆大霉素组胰胆管内逆行注入大肠杆菌建立急性胆源性感染大鼠模型,对照组仅开腹静置10 min后关腹。造模后第1天,锦红片组给予锦红片溶液0.33 g·(kg·d)^-1灌胃,庆大霉素组给予庆大霉素溶液21.9 mg·(kg·d)^-1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均在造模后第1天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HE染色观察小肠大体形态学变化,ELA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及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含量。分别用real time-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小肠组织TLR4、claudin-1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小肠组织大体形态学存在病理改变,锦红片和庆大霉素均能改善以上病理改变。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IL-1β、IL-6和TNF-α含量增加;与模型组比较,锦红片组IL-1β、IL-6和TNF-α含量降低,庆大霉素组IL-1β和TNF-α含量降低;与庆大霉素组比较,锦红片组IL-1β和TNF-α含量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庆大霉素组与锦红片组IL-6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TLR4、claudin-1 mRNA表达增强;与模型组比较,锦红片组TLR4、claudin-1 mRNA表达降低,庆大霉素组claudin-1 mRNA表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庆大霉素组与锦红片组TLR4、claudin-1 mRNA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锦红片治疗急性胆源性感染的作用机制可能为降低机体炎性因子水平,下调小肠TLR4、claudin-1 mRNA及蛋白表达,从而保护和修复肠黏膜屏障。  相似文献   
36.
胆固醇类结石病因病机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石病(GD)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呈全球性、多发性的特点.西方国家成人发病率为15%~20%[1-2],在我国为7%~10%,部分发达地区已达到世界发病水平.  相似文献   
37.
胆石病是临床常见疾病 ,据尸检资料报道 ,其发生率在 7%左右[1] 。近年发现肝内胆管结石并发肝胆管癌发病数增多[2 ] 。术后结石再发率较高[3 ] 。中医药治疗胆石病历史悠久 ,经验丰富。尤其是在预防结石再生 ,缓解症状 ,整体调理方面效果显著 ,在溶石、排石方面也优于西医 ,在胆石病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就国内近年在中医药治疗胆石病研究进展方面作简要概述。1 中医对胆石病的认识胆石病是由于情志不畅 ,饮食不节 ,感受外邪、虫积或服药失当而引起肝胆疏泄失常 ,脾胃运化失职 ,肝胆气郁 ,郁久化热 ,湿浊内生 ,湿热熏蒸 ,煎熬而成结石…  相似文献   
38.
患者男性,47岁。曾因胆囊炎、胆囊结石和胆管炎、肝胆管结石在外院先后施行过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及T管引流术。本次又因急性胆管炎入院作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和左右肝管细导管引流术。术中证实两例肝内胆管及胆总管结石,未发现其它异常。术后两周经T管逆行胆管造影提示左右肝内和胆总管下端仍有结石。故于术后7个月中先后采用我  相似文献   
39.
“胆病从肝论治”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胆病从肝论治”是中医药治疗胆道疾病的基本原则,内涵丰富,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广泛的临床基础。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养肝利胆颗粒对胆固醇结石C57小鼠肝脏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38只C57BL/6雌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模型组(n=15)和养肝利胆颗粒组(n=13)。其中后2组小鼠采用高脂饮食诱发法建立胆固醇结石模型。造模同时,养肝利胆颗粒组小鼠予养肝利胆颗粒2.1g·kg^-1·d^-1灌胃治疗。8周后观察各组小鼠的成石率,并用OligO GE Array芯片检测肝脏基因表达的改变。[结果]正常对照组成石率为0;模型组成石率为73.33%;养肝利胆颗粒组成石率为30.77%,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较正常对照组上调基因34条,养肝利胆颗粒组较模型组下调基因12条。[结论]养肝利胆颗粒可以通过调控胆固醇脂质代谢、炎症应答等相关基因表达来发挥防治胆石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