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6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8篇
  2024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张××,男性,62岁。入院前24小时开始脐周隐痛不适,并于10小时前饱餐后突发脐周撕裂样剧痛,迅速波及全腹,伴恶心呕吐和发热。在卫生院经对症补液等治疗腹痛未缓解遂转我院。否认慢性疾病史。体检:体温38.9℃,脉搏100次/分,血  相似文献   
12.
严重的热损伤可并发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后负荷增加的原因、后果及其在临床上的意义尚不清楚。除肺动脉高压外,烧伤时代谢亢进下血流量的需求增加,对右心室造成了异常的压力-血流负担。烧伤组织的崩解产物和大量补液治疗所诱发的心肌抑制,可能促成右心室扩张。心室腔增大伴肺动脉高压,因需要更大的心室壁张力以喷出血液可造成右心室(RV)心肌需氧量增加,引起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联合FOLFOX6方案(奥沙利铂联合亚叶酸钙、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方法以六味地黄丸联合FOLFOX6方案治疗晚期胃癌患者45例为治疗组,同期选择单纯用FOLFOX6方案治疗晚期胃癌患者45例为对照组,对2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及生存质量改变情况(按世界卫生组织肿瘤客观疗效评定标准)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近期客观有效(RR)22例,临床受益42例;对照组RR 19例,临床受益33例;2组间R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03,P=0.525),而2组临床受益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80,P=0.011)。治疗组治疗后卡诺夫斯库执行情况标准(KPS)评分为85.59±5.67,明显高于治疗前的73.21±4.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97,P=0.029);对照组治疗后KPS评分为76.05±4.86,稍高于治疗前的74.38±4.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46,P=0.244)。治疗组治疗后KP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98,P=0.021)。治疗组发生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的例数均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联合FOLFOX6方案治疗晚期胃癌可以抑制肿瘤生长,提高化学治疗效果,改善生存质量,减少化学治疗引起的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建立一种稳定的大鼠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模型,检测其病理生理指标,为急性胆管炎、胆汁淤积等疾病的研究提供稳定可靠的标准化动物模型。方法 选用SPF级雄性SD大鼠,采用胆总管下段注射类毒素及胆总管结扎方式进行模型构建,评估大鼠造模前后的体重变化、死亡情况、肝功能主要指标变化及肝组织病理改变情况。结果 造模后模型组大鼠体重明显降低;假手术组大鼠无死亡,肝功能无异常;模型组大鼠死亡3只,模型组死亡率12%,肝功能主要指标及肝病理呈现出明显的胆汁淤积及肝功能损伤性改变。结论 本研究成功建立了大鼠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模型,该模型具有操作简便、损伤小、死亡率低、造模成功率高等优势,可为多种常见疾病的机制研究和药物研发提供标准化的实验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锦红汤加减联合西医治疗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炎症因子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6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治疗后腹痛缓解时间、腹胀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首次排便时间;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炎症指标及凝血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观察组在腹痛、痞满燥实坚、恶心呕吐、日晡潮热、口干口渴、小便短赤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痛缓解时间、腹胀缓解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和首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在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 WBC)及血清淀粉酶(amylase, AMY)等方面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在血小板计数(blood platelet, PLT)、D-二聚体(D-D)、凝血酶原时间(prothr...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大黄丹参对胰腺纤维化大鼠氧化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 5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大黄丹参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腹腔注射DDC 6周建立胰腺纤维化模型.低、中、高剂量组在造模同时分别给予相应剂量的大黄丹参灌胃6周[分别为0.137 g/(kg·d),0.274 g/(kg.d)和0.548 g/(kg· d)],正常组和模型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疗程结束后取材.HE染色观察胰腺病理学变化,酶标法及分光光度法测定大鼠血清及胰腺MDA、SOD、LDH及GSH含量.结果 各剂量组大黄丹参均可不同程度改善胰腺大体形态学变化.三组治疗组血清和胰腺的SOD及GSH活力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5,P<0.01),其中均以高剂量效果最显著(P<0.05,P<0.01),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各剂量组血清和胰腺的MDA含量均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P<0.01),其中血清中MDA含量变化以高剂量组最显著(P<0.01).高剂量组可降低血清LDH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剂量组均可降低胰腺中LDH含量(P <0.05,P<0.01),其中以低剂量效果最显著(P<0.01).结论 大黄丹参可通过降低LDH及MDA含量、提高SOD及GSH活力,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阻断氧化过程,抑制脂质过氧化对胰腺细胞长期的攻击,减轻胰腺损伤来缓解胰腺纤维化进程,并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8.
肝胆管结石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肝胆管结石的发病学变迁呈现患者数量减少、发病率降低、就诊时的病情较过去轻、发现时间较早等特点,可以认为在我国大部分地区肝胆管结石是一逐渐减少的疾病。但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肝胆管结石仍然是非常多见的疾病,在部分农村的发病率甚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白鹤方对人胃癌BGC-823裸鼠原位移植瘤生长和转移的抑制作用,以及对移植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 60只裸鼠建立人胃癌BGC-823原位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白鹤方组、5-氟尿嘧啶(5-FU)组、白鹤方与5-FU联合治疗组和模型组,每组15只。白鹤方组给予白鹤方(0.2 g/ml) 0.5 ml灌胃,1次/d; 5-FU组予5-FU稀释液(6 mg/ml) 0.2 ml腹腔注射,1次/周;白鹤方与5-FU联合治疗组,予白鹤方(0.2 g/ml) 0.5 ml灌胃,1次/d,同时予5-FU稀释液(6 mg/ml) 0.2 ml腹腔注射,1次/周。模型组予0.9%NaCl溶液0.5 ml/d灌胃,1次/d。用药6周后结束实验,观察各组裸鼠原位移植瘤生长和转移情况,测瘤体质量,计算抑瘤率;电镜下观察移植瘤超微结构;免疫组化检测各组裸鼠移植瘤组织MVD和MMP-9表达情况。结果白鹤方组、5-FU组、白鹤方与5-FU联合治疗组移植瘤体质量明显低于模型组,抑瘤率分别为48.65%、47.64%和54.39%;电镜下观察发现,白鹤方组、5-FU组、白鹤方与5-FU联合治疗组胃癌细胞均出现凋亡表现;白鹤方组、白鹤方与5-FU联合治疗组移植瘤组织MVD和MMP-9表达低于5-FU组和模型组(P0.05)。结论白鹤方对人胃癌BGC-823裸鼠原位移植瘤生长和转移具有抑制作用,能降低移植瘤组织MVD,抑制微血管生成;可能是通过下调MMP-9表达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锦红片对急性胆源性感染大鼠MAPK通路信号分子JNK、P38、ERK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锦红片组及庆大霉素组,每组10只。采用胰胆管内注入大肠杆菌法建立急性胆源性感染大鼠模型,假手术组仅开腹关腹;各药物组在造模后第1天予相应剂量药物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各组均在药物干预后第5天取材,分别用HE染色和电镜观察小肠大体形态及超微结构变化,Real time-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小肠JNK、P38、ERK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大体形态和超微结构均有不同程度病理改变,锦红片和庆大霉素能一定程度上改善。模型组大鼠小肠组织JNK、P38及ERK mRNA表达均高于假手术组(P0.01);锦红片及庆大霉素组大鼠小肠组织JNK、P38及ERK mRNA表达低于模型组(P0.01);锦红片组大鼠小肠组织ERK mRNA表达低于庆大霉素组(P0.01)。模型组大鼠小肠组织本底及磷酸化JNK、P38及ERK蛋白表达高于假手术组(P0.01);锦红片组大鼠小肠组织本底及磷酸化JNK及P38蛋白表达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庆大霉素组大鼠小肠组织本底JNK蛋白表达低于模型组(P0.01);锦红片组大鼠小肠组织本底JNK蛋白表达低于庆大霉素组(P0.01);锦红片组和庆大霉素组大鼠小肠组织本底及磷酸化ERK蛋白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调MAPK信号通路中JNK、P38及ERK信号分子—抑制肠黏膜上皮细胞过度凋亡—保护肠黏膜屏障—防止炎症二次打击"可能是锦红片治疗急性胆道感染的重要作用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