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1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槟榔,首见于《南方草木状》,树高十余丈,皮似青桐,节如桂竹。端顶有叶,叶似甘蕉,条派(脉)开破。叶下系数房,房缀数十实,实大如桃李,天生棘重累其下,所以御卫其实也。味苦涩。剖其皮,鬻其肤,熟如贯之,坚如干枣,下气消谷。出林邑。《名医别录》列为中品,谓:“槟榔治寸白,生南海。”《本草经集注》道:“此有三四种。出交州,形小而味甘。广州以南者,形大而味涩。”  相似文献   
22.
浮萍原称"水萍"。"水萍,其体轻浮,其性清燥,能祛湿热之药也。热气郁于皮肤则作痒,味辛而气清寒,故能散皮肤之湿热也。寒能除热,燥能除湿,故下水气。酒性温热,而萍之质不沉于水,其气味辛寒,轻清而散,故能胜酒。血热则须发焦枯而易堕,凉血则营气情而须发自长矣"。此段话出自于《本草经疏》。许多专家对浮萍的药用历史进行了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土木香内酯(alantolactone,ALT)对人骨肉瘤143B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0、4、6、8、10 μmol/L)的ALT处理人骨肉瘤143B细胞后,用结晶紫染色法和MTT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用划痕愈合实验、Transwell 小室法、Hoechst33258 染色法分别检测细胞的迁移、侵袭和凋亡水平,用qPCR及Western blotting(WB)分别检测细胞中E-cadherin 和N-cadherin、caspase-3、cleaved-caspase-3(c-caspase-3)、PARP和cleaved-PARP(c-PARP)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T细胞淋巴因子或淋巴增强因子(T cell lymphocyte factor/lymphoid enhancer factor,TCF/LEF)转录活性,qPCR及WB检测β-catenin 及MMP-7、c-Myc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ALT能够抑制骨肉瘤143B 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同时促进细胞凋亡(P<0.05 或P<0.01)。经8、10 μmol/L ALT处理后,143B细胞中PARP 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上调,c-caspase-3 和c-PARP 蛋白水平表达增加(均P<0.05);E-cadherin mRNA 和蛋白水平表达上调、N-cadherin mRNA 和蛋白表达水平下调,同时TCF/LEF 转录活性明显下降(P<0.05 或P<0.01),β-catenin、MMP-7 和c-Myc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 或P<0.01)。结论:ALT通过抑制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的活性从而抑制人骨肉瘤143B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并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24.
张露露  姜斌 《现代肿瘤医学》2016,(15):2452-2454
目的:回顾性分析使用吗啡治疗终末期肿瘤患者呼吸困难的安全性。方法:收集自 2010年1月至2014年8月间,于上海第三人民医院肿瘤内科住院且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病人170例。按治疗情况,将患者分为吗啡治疗组(90例)、非吗啡治疗组(80例),记录吗啡治疗的不良反应,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呼吸困难的改善情况、生存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基本均衡。患者经吗啡治疗视觉模拟量表(VAS)值由治疗前(61.96±7.48)mm降低至治疗后(24.46±8.36)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频率、心率及血氧饱和度治疗前后情况无差别(P>0.05)。吗啡组出现6例恶心、呕吐,11例便秘,1例呼吸抑制;非吗啡组出现3例恶心、呕吐,4例便秘。吗啡治疗组中位生存时间71.5天,非吗啡组中位生存时间为66.0天(P>0.05),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吗啡治疗终末期肿瘤患者呼吸困难是安全有效的,能显著改善呼吸困难且不减少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25.
张露露  姜斌 《现代肿瘤医学》2015,(24):3695-3697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多发病和常见病,肿瘤患者的死亡率一直处于前列。对于肿瘤的治疗通常是通过手术切除病灶,对于无法通过外科治疗的患者,可以采用放射治疗、药物化疗、免疫疗法及基因治疗等。随着基因组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目前肿瘤基因治疗已成为肿瘤治疗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BC-819是一种双链DNA质粒,可表达白喉毒素A,对肿瘤细胞具有杀伤作用,目前在肿瘤的基因治疗中的研究日益增多,现就其在肿瘤治疗中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选择中药熏蒸+康复训练完成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后获得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1月至2017年08月收治的3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通过数字奇偶法对所有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展开随机分组;对照组(150例):选择康复训练方法完成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治疗;观察组(150例):选择中药熏蒸+康复训练方法完成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治疗;最终就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评价结果、症状积分以及JOA评分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评价结果(76.67%)对比,观察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7.33%)评价结果提高程度显著(P0.05);同对照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症状积分以及JOA评分结果对比,观察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评分结果改善程度显著(P0.05)。结论临床合理选择中药熏蒸+康复训练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治疗,于疗效评价结果提高、症状积分以及JOA评分结果改善方面可以显著性促进,最终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病情恢复以及预后效果的提高做出充分保证。  相似文献   
27.
目的  评估TG、HDL-C及TG/HDL-C与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  以“金昌队列”基线调查中30 546名未患2型糖尿病者为研究对象,运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限制性立方样条法估计TG、HDL-C及TG/HDL-C对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及剂量-反应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其对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的预测能力,确定最佳预测指标及其临界值。结果  调整混杂因素后,在总人群中高TG、低HDL-C、高TG/HDL-C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其发病风险比(hazard ratio, HR)分别为1.082(95% CI: 1.053~1.111, P < 0.001)、0.730(95% CI: 0.595~0.897, P=0.003)与1.061(95% CI: 1.038~1.085, P < 0.001),且均存在一定的剂量-反应关系。TG/HDL-C预测价值高于TG和HDL-C,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52、0.646、0.600,最佳临界值为1.14、1.67 mmol/L、1.40 mmol/L。结论  高TG、低HDL-C及高TG/HDL-C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TG/HDL-C对2型糖尿病发病的预测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28.
目的 分析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急诊观察与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0月在本院治疗急性胰腺炎的5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7例,其中研究组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  相似文献   
29.
目的观察和化宣痹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予基础治疗;治疗组3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和化宣痹中药穴位贴敷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临床症状疗效及心电图疗效,比较2组硝酸甘油减停率,比较2组治疗前后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包括躯体活动受限程度(PL)、心绞痛稳定状态(AS)、心绞痛发作情况(AF)、治疗满意程度(TS)、疾病认识程度(DP)]。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88%,对照组总有效率67.6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心电图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硝酸甘油停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PL、AS、AF、TS、DP均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AS、AF、TS、DP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和化宣痹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在改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方面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0.
急性髓系白血病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成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82例初治AML患者临床资料,探讨患者性别、年龄(以60岁为界)、初治白细胞计数(≥30× 109/L)、骨髓细胞学免疫表型、细胞遗传学、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和治疗1个疗程获得完全缓解(CR)等因素与总生存(OS)及无事件生存(EFS)的关系.结果 182例AML患者的中位年龄49岁(14~ 80岁),中位随访时间9.7个月(0.5~75.5个月),首次化疗达CR 107例,总有效率为65.9%(120/182),年龄≥60岁、CD64阴性、染色体高危组及首次诱导未达CR患者的总CR率低于无上述因素者.单因素生存分析提示年龄≥60岁、细胞遗传学高危组、CD19阴性、CD11b阳性、CD64阴性、未行allo-HSCT、首次诱导未达到CR的患者OS及EFS较短(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细胞遗传学表达、CD11b、CD64、是否行allo-HSCT、首次诱导能否达CR是患者OS的独立预后因素,细胞遗传学表达、CD64表达、是否行allo-HSCT及首次诱导能否达CR是患者EF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根据AML相关因素进行预后分析判断,有利于临床医生早期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对于延长患者生存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