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7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23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17篇
内科学   78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150篇
预防医学   65篇
药学   108篇
  2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 探讨全身化疗对非糖尿病乳腺癌患者血糖代谢的影响.方法 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接受全身化疗的乳腺癌患者(除外四期癌及合并糖尿病患者)共113例,收集每周期化疗前的空腹血糖及相关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3例患者中,化疗前血糖正常的104例中,化疗后空腹血糖受损为15例,糖尿病为5例,化疗前空腹血糖受损9例中,化疗后空腹血糖受损为2例,糖尿病为4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前血糖正常患者,高BMI者易发生血糖损害.在104例血糖正常的患者中,接受蒽环或紫杉类药物化疗患者44例,发生血糖异常3例;接受蒽环及紫杉类药物化疗患者60例,发生血糖异常1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4周期化疗者共30例,其中血糖异常2例,>4周期化疗者74例,其中血糖异常1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糖尿病乳腺癌患者接受化疗后可能会出现空腹血糖受损,甚至发生糖尿病.化疗后血糖异常相关危险因素包括化疗前空腹血糖受损、患者BMI高、既接受蒽环又接受紫杉类化疗及化疗周期数长,对此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02.
卢奕  张雁  李东 《中国药业》2013,22(13):7-9
目的建立检测中药制剂中可能非法添加的8种化学抗真菌药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为Luna ODS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2%磷酸二氢钾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00~400 nm;柱温为35℃。结果在该色谱条件下,氟康唑、灰黄霉素、酮康唑、克霉唑、伊曲康唑、硝酸益康唑、硝酸咪康唑、盐酸特比萘芬8种抗真菌化学药物可得到有效分离、检测,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3.92%,90.63%,95.88%,99.34%,97.82%,97.16%,97.91%,85.12%,RSD分别为0.30%,0.21%,0.41%,0.36%,1.39%,0.39%,0.52%,0.19%。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中药制剂及中成药中抗真菌化学药物的筛查。  相似文献   
103.
目的:观察个体化康复训练对脑瘫患儿综合能力的影响。方法:脑瘫患儿100例,分为2组各50例,均进行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根据规范化康复训练系统制定个体化训练计划,训练前后对2组患儿进行发育商、粗大运动功能评分、综合能力评分比较。结果:2组治疗3个月后,发育商、粗大运动功能及综合能力评分均较治疗前均有增加,观察组增加分值更高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根据规范化康复训练系统制定的个体化训练计划可全面提高脑瘫患儿的运动、智力等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劳力性热射病肌酸激酶、肌球蛋白、内毒素水平变化和相互关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检测13例劳力性热射病和9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肌酸激酶、肌球蛋白和内毒素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劳力性热射病患者各指标相关性及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劳力性热射病组入院时血清肌酸激酶、肌球蛋白和内毒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劳力行热射病组血清肌酸激酶、肌球蛋白与内毒素呈正相关(P<0.05);三项指标与预后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劳力性热射病患者横纹肌损伤,血清肌酸激酶、肌球蛋白和内毒素具有相关性,并影响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5.
目的了解越城区托幼机构消毒工作质量,为开展消毒技术指导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现场采样和检测方法,对绍兴市越城区属托幼机构的消毒效果进行了监测。结果该区托幼机构卫生消毒质量平均合格率为86.53%;2012年与2013年年度合格率分别为85.84%和87.21%。各种检测项目中,合格率较高的项目是室内空气,为97.35%;以教职工手卫生质量合格率较低,仅72.41%。大型幼托机构消毒质量较中小型幼托机构好。结论该城区托幼机构消毒效果总体较好,但应重点加强对中小型托幼机构卫生消毒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106.
布鲁杆菌病(布病)是由布鲁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临床以发热、多汗、乏力、关节痛、肝脾及淋巴结肿大等为主要表现[1-4].急性期布病多可引起肝功能异常,这类患者查体可见肝脏增大,肝区叩痛和压痛,患者食欲下降、恶心、呕吐、厌油腻等,因而常有患者被按“急性肝炎”误诊误治,为进一步认识急性布病引起肝损伤的临床特点,本文将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收治的474例急性布病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临床医务工作者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加强对儿童布鲁杆菌病(布病)临床特点的认识,减少误诊、误治的情况发生.方法 选取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94例布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4例患儿中,男性59例,女性35例,发病主要集中在3-6月份(44例,占46.81%).感染途径以直接接触羊尤其是羊羔为主(78例,占82.98%),食用被布鲁杆菌污染的食品也可导致发病.临床主要以发热为主要症状(91例,占96.81%),以不规则热或弛张热为主;肝脾及淋巴结肿大较多见,分别与76.60%和82.98%.实验室检查肝功异常(84例,89.36%)、心肌损害(88例,93.62%)多见.影像学检查仅有18例存在膝关节少量积液,骨质无异常改变.在治疗上,除常规使用利福平、多西环素治疗外,还可选用头孢类、新型青霉素类等药物治疗,对早期或病重患儿,多选择两种或两种以上抗生素联合用药.经2~3个疗程治疗后,94例患儿全部临床治愈.结论 对于出现以不明原因发热、乏力、多汗或关节疼痛、肝脾及淋巴结肿大等为主要表现的儿童,应仔细询问其流行病学接触史,及时进行布病血清学实验和血培养等,并遵循“早期、联合、规律、长疗程”的原则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08.
功能性胰岛素瘤是一种起源于胰岛B细胞的肿瘤,是胰腺内分泌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全部胰腺内分泌肿瘤的80%-85%[1].胰岛素瘤能够脉冲式分泌大量胰岛素,引起严重的低血糖甚至神经系统症状,容易误诊为癫痫,文献报道其误诊率高达72%,有60%-80%病人误诊达1年以上,20%患者病程超过5年[2].现总结我科8月份收治的1例胰岛素瘤致癫痫发作患者的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探讨度洛西汀治疗伴焦虑抑郁障碍的慢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治疗的偏头痛患者117例,对照组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和洛索洛芬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盐酸度洛西汀肠溶胶囊.观察治疗前及疗程完成后第6周末患者头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h)及头痛等级.同时评估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激越分量表(BPRS)评分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HAMD评分为(9.2±3.6)分、HAMA为(6.2±2.1)分、BPRS为(4.5±1.6)分,偏头痛每周发作次数(0.30±0.11)次,每次持续(2.65±1.36)h,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发作次数、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偏头痛发作频率及每次发作持续时间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持续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头痛分级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观察组头痛等级为0级的升高至16.4%,比例为Ⅲ的降低至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头痛等级为0级的升高至24.2%,比例为Ⅲ的降低至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盐酸度洛西汀肠溶胶囊用手缓解焦虑抑郁症、降低偏头痛发作频率和减轻偏头痛程度等方面有确切的疗效,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0.
胸腺肽的免疫调节作用与烧伤创面的愈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雁 《中国医师杂志》2000,2(9):523-524,527
探讨胸腺肽的免疫调节作用对烧伤创面愈合的影响,采用大鼠深Ⅱ度烫伤模型,局部和全身应用胸腺肽,观察烫伤大鼠CD4/CD8的比值,T淋巴细胞转化率,创面羟脯氨酸的含量,Ⅲ型胶原的合成和创面愈合的时间。发现胸腺肽能提高烫伤大鼠CD4/CD8的比值和T淋巴细胞转化率(P〈0.05),增加创面羟脯氨酸的含量(P〈0.05),促进Ⅲ型胶原的合成(P〈0.05),缩短创面愈合的时间(P〈0.05)。因此用胸腺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