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8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55篇
基础医学   2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2篇
内科学   31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297篇
综合类   123篇
预防医学   41篇
药学   54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磷酸三钙结合富血小板血浆修复股骨头坏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研究磷酸三钙 (tricalcium phosphate,TCP)和富血小板血浆 (platelet- rich plasma,PRP)混合物(TCP/PRP)修复兔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作用机制。 方法 成年新西兰大白兔 4 8只 ,采用液氮冷冻兔股骨头制成股骨头坏死模型 ,再随机分成 2组 ,每组 2 4只 ,实验组植入 TCP/PRP,对照组植入 TCP。分别于术后 2、4、8和 12周取材 ,行X线片、组织学检查、电镜观察和计算机图像处理。 结果  X线片示术后 2周 ,两组股骨头密度无明显差异 ;4周 ,两组骨密度均降低 ,对照组下降更明显 ;8和 12周时骨密度均升高 ,实验组升高更明显。组织学检查 :术后 2周光镜显示 ,实验组肉芽增生多于对照组 ;4周时股骨头变平 ,凹陷缺损 ,实验组少于对照组 ;8和 12周股骨头纤维增生 ,骨小梁增粗 ,实验组修复较对照组多。电镜 :术后 2周实验组成骨细胞内线粒体和粗面内质网较多 ;4周实验组成骨细胞和胶原纤维明显比对照组多 ,细胞器比对照组成熟 ;8周时实验组的成骨细胞向骨细胞转化较多 ,雏形板层骨较多。计算机图像处理 :术后 4、8和 12周实验组骨小梁体积分别为 36 .6 5 %± 7.2 2 %、38.2 9%± 4 .2 8%和 39.2 4 %± 3.4 2 % ,明显多于对照组(P<0 .0 5 )。 结论  TCP/PRP不仅为成骨细胞爬行提供支架 ,并能促进新骨形成和股  相似文献   
72.
以大鼠骨神经为模型,分别对应用常规神经外膜修剪缝合法和应用“细胞外科”技术“施行神经修复进行了早期连续冰冻片观察,实验发现,应用“细胞外科”技术可使神经断端对位即刻得以改善,因此我们认为,应用“细胞外科”技术进行经修复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神经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73.
我院自1979年~1985年,收治急性胰腺炎22例,手术治疗12例,全部存活,现报告如下。本组手术治疗12例中,男8例,女4例;最小年龄6岁,最大年龄65岁。12例按Hollender分型:Ⅰ型2例,Ⅱ例8例,Ⅲ型2例。并发症有胃瘘、胰周脓肿、直肠膀胱窝脓肿、化脓性肋软骨炎各1例。10例进行引流,引流效果:引流通畅的7例,不通畅的1例,引流失败的2例,后3例皆有并发症。  相似文献   
74.
探讨联合应用肝纤Ⅰ号和超氧化物歧化酶脂质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方法6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用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方法的基础上加用肝纤Ⅰ号和SOD-L。  相似文献   
75.
张晔  曾炳芳  张长青  王建华  袁霆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3):4897-4899,i008
背景: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Ang-1)在血管重建及创伤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对其在组织工程骨修复及血供重建中的作用研究较少。目的i研究转染血管生成素-1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ehymal stem ceils,BMSCs)对兔骨缺损的修复作用。设计:自身对照的实验研究。地点和对象:实验地点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动物实验中心。30只6月龄健康新西兰兔作为实验对象。干预:以脂质体介导pCDNA3-Ang-1质粒转染体外分离培养的兔BM-SCs,与TCP陶瓷复合,修复兔桡骨15m长节段性骨缺损。以未转染细胞组作自身对照。进行观测。主要观察指标:电镜观察细胞与TCP材料复合生长情况,毛细血管生长及新骨形成通过组织学方法检测,局部血供及代谢利用核素扫描进行分析。结果:细胞与TCP材料复合后生长良好。组织学检查见转染细胞组毛细血管生长及新骨形成活跃,核素扫描见实验侧局部血供丰富、代谢旺盛,^99Tc^m放射性计数在作用后4,8,12,24周分别为67.744&;#177;17.29,87.394&;#177;22.42,93.514&;#177;24.25,116.434&;#177;28.67。与对照侧(35.334&;#177;14.48,51.674&;#177;17.36,72.474&;#177;22.13,89.794&;#177;24.71)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80~4.22.P&;lt;0.05)。结论:Ang-1转染细胞组血供增加和骨修复加速,与细胞因子局部定向释放,加强血管形成及骨代谢有关。Ang-1修饰的BMSCs预构人工骨有助于加速骨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76.
[目的]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找到软骨细胞分离的合适方法及优化冰冻保存软骨组织的配方。[方法]来源于骨关节炎膝关节置换术的软骨标本被用于本次试验,采用300或400 u/ml II型胶原酶(CTII-1或2)进行软骨细胞体外分离,保存在不同组成的冷冻剂中,进行梯度冷却并保存在液氮中48 h,随后进行软骨细胞活力及增殖潜力的测定。[结果]CTII-1较CTII-2更能分离出高活力的软骨细胞(P<0.05),并且300或400 u/ml的底物酶浓度比较合适。10%DMSO+90%FCS是一种比较合适的冰冻保护剂,能够最大程度保留软骨细胞的增殖潜力与活力,并且毒副作用小。[结论]通过相关的优化措施诸如软骨细胞体外分离底物酶以及冰冻保护剂的组成,从关节软骨组织中分离具有高增殖潜力的活力软骨细胞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77.
目的 观察WNT信号通路激活剂SB-216763对于人骨髓基质于细胞(hBMSCs)成脂-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 从3例临床股骨头标本中分离培养hBMSCs与5μmol/L SB-216763共同培养,观察hBMSCs表达β-连锁蛋白(β-catenin)的变化,检测hBMSCs增殖能力、成脂分化能力和成骨细胞诱导分化时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的变化.结果 SB-216763可以显著促进hBMSCs表达β-catenin (30.2±2.7比13.3±2.1,P<0.01)、促进hBMSCs增殖(P<0.01)、抑制hBMSCs向脂肪细胞分化[油红O(Oil Red-O)阳性细胞数:27.4±3.2比8.4±2.1,P<0.01]、降低hBMSCs的ALP活性(P<0.01).结论 激活WNT信号通路可以促进hBMSCs的增殖,抑制hBMSCs向脂肪细胞分化并且抑制hBMSCs的成骨活性.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探讨改良Brook法结合C1-2经关节突螺钉固定治疗陈旧性齿状突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自2007年1月至2010年6月通过改良Brook法结合C1-2经关节突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18例陈旧性齿状突骨折患者,男12例,女6例;年龄21~68岁,平均41 8岁.骨折根据Anderson-D'Alonzo分型:Ⅱ型15例,Ⅲ型3例.其中4例合并颅脑损伤,3例合并胸部损伤.受伤至手术时间41 d至13年,平均18.4个月.结果 本组患者手术时间100 ~ 180 min,平均125 min;术中出血量100~600 mL.,平均250 mL.术中无椎动脉、脊髓损伤发生.所有患者获平均30.2个月(14 ~50个月)随访.术后临床症状评价按照Mayo(McGrory)颈椎创伤后临床评分系统:优7例,良9例,可2例,优良率为88.9%.术后VAS评分(1.4±0.8)分较术前(5.3±1.2)分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853,P=0.000),6例合并神经症状的患者神经症状均有至少1级改善.术后6个月所有患者均获骨性融合.所有患者螺钉位置良好,在随访过程中无松动、移位、断裂等发生.结论 改良Brook法结合C1-2经关节突螺钉固定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为陈旧性齿状突骨折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术式选择.  相似文献   
79.
股骨头骨骺滑脱(SCFE)是青少年早期髋关节功能不良的常见原因,患髋往往从预滑脱阶段发展为股骨头骨骺在干骺端滑移。临床特征为髋部疼痛、活动受限及跛行等,查体"4"字征阳性,有时膝关节疼痛是唯一症状,故临床诊断十分困难,常有漏诊。MRI、超声、CT及骨扫描等检查可辅助诊断并作术前及预后评价。原位内固定术已成为治疗轻度及稳定性SCFE的金标准。随着截骨矫形术的发展,SCFE相关并发症大大减少,但其受限于手术时机的选择及滑脱类型。对侧预防性内固定术尚未获得临床共识。  相似文献   
80.
关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当代观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是下肢最常见的骨折之一, 也是骨科医生在日常工作及学术会议上经常讨论的话题。当前, 转子间骨折临床研究着重关注于合理治疗技术的选择、并发症和死亡率控制等方面。随着老龄化人口数量和期望治疗结果的提高, 股骨转子间骨折带来了一系列新的议题。第一, 疾病治疗模式从以野骨折冶为中心演变为以野高龄患者冶为中心, 需要骨科医生对老年病医学有更深入地理解;第二, 骨折治疗的期望结果是能够使得患者尽早离床活动, 降低致死性并发症的产生;第三, 转子间骨折患者数量的增多和骨折复杂程度加剧要求治疗医生必须根据自身经验, 提供最佳治疗策略。以股骨转子间骨折为代表的老年性骨折将挑战整体骨科医生的智慧, 现今医疗与护理条件也将面临其考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