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8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55篇
基础医学   2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2篇
内科学   31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297篇
综合类   123篇
预防医学   41篇
药学   54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71.
目的 探讨陈旧性髋臼骨折的手术技术和影响临床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 2001年4月至2008年12月,经手术治疗并有完整随访资料的陈旧性髋臼骨折患者61例.男47例,女14例;平均年龄(38±3)岁.按Letournel分型:简单型骨折16例中,后壁骨折7例,后柱骨折2例,前柱骨折1例,横行骨折6例;复合型骨折45例中,后柱伴后壁骨折3例,横行伴后壁骨折7例,"T"形骨折4例,伴后方半横行骨折6例,双柱骨折25例.交通伤52例,坠落伤6例,挤压伤3例.伴颅脑损伤11例,胸腹脏器损伤15例,膀胱尿道损伤7例,伴多处骨折25例,术前有坐骨神经损伤症状者3例.损伤至手术的平均时间39 d.选择单一手术入路13例,前后联合入路48例;手术平均耗时(248±45)min,术中平均失血(2160±100)ml.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61±8)个月.采用Matta的复位标准:解剖复位45例,不满意13例,差3例;根据改良Merle d'Aubingne和Postel临床结果评分:优38例,良13例,可6例,差4例.术后发生股骨头坏死3例(4.9%),异位骨化28例(45.9%),坐骨神经一过性麻痹4例(6.6%).结论 对陈旧性髋臼骨折通过适当的切开复位内固定,也可达到满意的临床结果.对简单型陈旧性髋臼骨折可选择单一入路,而对于复合型骨折原则上采用前后联合入路.手术医生的经验与复位优良率密切相关.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surgical technique of delayed acetabular fractures and its possible prognosis factors.Methods From April 2001 to November 2008,61 patients with delayed acetabular fractures were surgically treated.There were 47 males and 14 males,with an average age of 38 years.According to Letourael classification,16 simple fractures included 7 cases of posterior wall fractures,2 of posterior column fractures,1 of anterior column fractures and 6 of transverse fractures.Forty-five patients with mixed fractures included 3 cases with both fractures posterior column and wall,7 of transverse and posterior wall fractures,4 of T-shape fractures,6 of posteriorly semi-transverse fractures and 25 of both-columns fractures.Fifty-two patients suffered from traffic accident;6 patients were caused by falling from height and 3 suffered from crush injuries.Brain injuries occurred in 11 cases,thorax-abdominal injuries in 15,urinary tract injuries in 7,multiple fractures in 25.The injury of sciatic nerve was found in 3 patients preoperatively.The average interval form injury to surgery was 39 days.A single approach was employed in 13 cases,and combined antero-posterior approaches were employed in 48.The operation time was (248±45) min with a blood loss of (2160±100) ml averagely.Results The average follow-up was (61±8) months.The clinical result was evaluated by Matta reduction criteria,modified Merle d'Aubingne and Postel scoring system.Anatomical reduction was achieved in 45 cases;however,13 were unsatisfactory and 3 were poor.For clinical results,38 were graded as excellent,13 as good,6 as fair and 4 as poor.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occurred in 3 cases (4.9%),and heterotopic ossification developed in 28 cases (45.9%).Additionally,4patients (6.6%) had a transient sciatic nerve paralysis.Conclusion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is a liable method for delayed acetabular fractures.Single approach is suitable for simple fractures;in principle and combined approaches are for compound delayed acetabular fractures.The reduction quality is closely related to surgeon's experience.  相似文献   
672.
背景:随着富血小板血浆(PRP)技术逐渐向临床应用的转化,其应用范围变得越来越广泛。 目的:为了避免误解和误用,有必要对PRP分类等相关概念和存在问题加以说明和论述,使其制备和应用技术等更加清晰和明确。 方法:以platelet rich plasma和preparation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1995/2010-09),文献检索语种限制为英语。将近年发表的针对性强的文章纳入研究范围,同一领域的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权威杂志的文章。排除与富血小板血浆相关性不强、以及内容重复、陈旧的文献。结合自身的研究经验和纳入排除标准,对查阅到的最新研究成果详细分析并加以总结概括。 结果与结论:初次检索到156篇文献,剔除不合入选标准的文献,最终将30篇文献纳入研究。根据所含白细胞的多少可以将PRP分为贫白细胞的PRP和富白细胞的PRP;根据应用形式又可以分为未激活PRP和激活的PRP,后者又可以分为PRP凝胶和PRP释放物。被视为第二代血小板浓缩物的富血小板纤维蛋白与PRP都含有高浓度的血小板,但两者在制备方法,凝胶形成方式等方面有根本的区别。由于其安全性和易于制备,PRP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多,但临床应用还要保持谨慎,因为PRP在多个方面还缺乏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673.
掌指骨骨折AO微型钢板内固定25例报告   总被引:67,自引:6,他引:67  
目的:评价AO微型钢板治疗手部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25例手部骨折患者复位后用AO微型钢板行内固定,掌骨骨折18例(28块钢板),指骨骨折6例(6块),掌指骨同时骨折1例,术后平均随访时间4个月(2-12个月),25例都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结果:根据TAF评分,22例为优良,优良率为88%,畸形愈合1例,手术感染1例,所有病例均无骨不连发生,结论:AO微型钢板内固定是手部骨折理想的固定方法,只要适应证合理,掌握良好的手术技巧和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即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674.
目的探索构建电纺聚己内酯(PCL)-明胶纳米纤维膜复合体作为软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作PCL-明胶(50︰50)纳米纤维膜作为支架。取第三代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接种于上述支架,构建细胞-支架复合体并进行成软骨诱导培养。通过电镜分析、力学测试、体内植入试验和细胞实验等检测材料纤维直径、孔径和孔隙率、力学性能,细胞在支架上生长、分化情况以及生物相容性。结果 PCL-明胶纳米纤维膜直径均匀,有较大的孔隙率和比表面积,较好的力学性能。细胞-支架共培养24 h、48 h、72 h后BMSC生长增殖良好,共培养能促进BMSC成软骨诱导分化。体内试验表明材料无毒性,对组织刺激性小,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结论电纺PCL-明胶纳米纤维膜有较好的力学性能、细胞亲和性和生物相容性,基本满足软骨组织工程支架条件,能够用作种子细胞承载体。  相似文献   
675.
目的 探讨肘关节“恐怖三联征”中内侧副韧带及合并损伤的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2年4月治疗的21例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病历资料,男17例,女4例;年龄16~57岁,平均37.6岁;左侧12例,右侧9例.术前常规行MR检查并根据其结果制定内侧副韧带及合并损伤的治疗策略.对于MRI提示没有损伤或部分撕裂但内侧副韧带前束完整的患者,术中并不常规探查修补;对于MRI提示内侧副韧带前束起、止点撕脱或体部断裂者,则常规采用前内侧入路探查修补,对于起、止点撕脱者采用锚钉予以缝合,对于体部断裂者则采用“8”字缝合,合并屈肌-旋前圆肌复合体损伤者也同时予以缝合修补.术后予以可屈性支具固定,无一例患者采用外固定支架固定.结果 术后随访平均12.4个月(6~26个月)°所有患者术后末次随访时肘关节平均屈伸活动度为135.2°±10.2°,平均伸直受限6.7°±2.2°,平均屈曲142°±11.0°.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平均为92分(85~100分),17例患者功能为优,4例为良.术后并发症包括一过性尺神经麻痹3例、异位骨化2例、迟发性尺神经炎1例,无肘关节残留不稳定、脱位、肘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结论 对于内侧副韧带前束起、止点撕脱或体部断裂者应常规采用内侧入路探查修补,有利于恢复肘关节即刻稳定性.  相似文献   
676.
锁定钢板内固定的手术误区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过去的20年里,骨科学中的概念不断更新,“生物学固定”及“生物学钢板”作为前沿理论已经被逐渐接受,作为“生物学固定”的锁定钢板系统已成为内固定发展的主要趋势。这种“生物学”概念是基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而言,要求达到关节面的解剖复位、恢复肢体大致长度、纠正旋转畸形及成角畸形,这与过去一味追求每个骨折块的解剖复位存在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677.
邹剑  章暐  张长青 《上海医学》2007,30(8):572-575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及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后软组织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其高危因素。方法对2003年6月到2004年6月在我院行踝关节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16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调查内容包括骨折类型和骨折方式,是否吸烟、饮酒及服用激素,有无各类慢性疾病史等。结果165例患者中,术前有24例(14.5%)出现骨折初期的软组织损伤,术后36例(21.8%)出现软组织并发症。早期手术组(骨折12h内进行手术治疗)软组织并发症发生率为21.9%(7/32例),与延迟手术组(骨折5d后进行手术,21.8%,29/133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0,P>0.05)。然而,延迟手术组出现严重并发症5例,早期手术组仅出现1例。高能量损伤患者(70.3%,26/37例)与未发生高能量损伤患者(7.8%,10/128例)、骨折初期即出现软组织损伤患者(75.0%,18/24例)与未出现软组织损伤患者(12.8%,18/141例)术后软组织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65.640、46.560,P值均<0.05)。使用激素及患有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低下、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对术后软组织并发症发生率均无显著影响(x~2=0.097、0.000、1.420、0.560、0.000、0.200,P值均>0.05)。去除高能量损伤或骨折初期软组织损伤,饮酒与不饮酒者、吸烟与不吸烟者术后软组织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年龄、体重及身高者软组织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高能量损伤及骨折当时就出现软组织损伤的患者在手术后较易发生软组织并发症。  相似文献   
678.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致股骨头坏死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致股骨头坏死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1999年5月至2004年4月期间收治的患者,进行术后门诊随访和通讯手段随访相结合的形式获得有完整随访资料者99例,运用SPSS14.0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到2006年1月为止,99例患者术后随访共有15例出现坏死,坏死率为15.2%.交互作用分析得出:年龄与内固定是否取出、性别与复位时间存在交互作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年龄、骨折是否移位、复位质量和内固定是否取出是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得出:年龄、年龄与内固定是否取出、复位质量是股骨头坏死的相关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后的精细分析得出:56~85岁患者中,内固定取出组股骨头坏死是未取出组的26.00倍(95%CI=3.076~219.747).结论:股骨颈骨折患者内固定术手术时年龄越大,越不易并发股骨头坏死;对于老年患者,取出内固定可能会增加股骨头坏死和塌陷的风险;解剖复位有助于降低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79.
目的 评估脱氧血红蛋白(HHb)与吸入氧浓度(FiO2)乘积对神经重症患者发生低氧血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重症医学科2018年6—9月收治的77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脑梗死45例,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各16例.收集患者住院期间的血气分析结果,以血氧分压(PaO2)/FiO2为...  相似文献   
680.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药物性肝损害保护作用的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活动性结核患者因抗结核治疗后所致肝损害30例为治疗组,予以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进行治疗,另选择活动性结核患者同期进行抗结核治疗致肝损害者25例为对照组,予以口服维生素类及一般保肝药物治疗。结果 疗程结束后,治疗组在有效率和总有效率方面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结论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