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3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25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29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44篇
临床医学   120篇
内科学   152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55篇
综合类   313篇
预防医学   10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20篇
中国医学   36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观察Rho激酶和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通路是否参与醛固酮/氯化钠诱导的单肾切除SD大鼠肾脏损伤的发病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健康雄性5周龄SD大鼠在实验初始行右肾切除,手术后2周给予1%氯化钠饮水。随机将大鼠分3组:对照组(2%酒精皮下泵入,n=9);醛固酮组(2%酒精+醛固酮0.75μg/H皮下泵入,n=9);醛固酮+fasudil组[2%酒精+醛固酮0.75μg/H皮下泵入+fasudil 10mg/(kg·day)皮下注射,n=8]。共治疗5周。观察收缩压、尿蛋白、肾功能、肾组织学改变,并用western blot法和real-time PCR法观察肾皮质磷酸化MYPT1(代表Rho激酶活性)和Smad2/3蛋白表达和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 mRNA表达。结果醛固酮/盐长期灌注引起渐进性高血压同时伴有以大量蛋白尿,肌酐清除率下降,严重的肾小球增生和硬化、间质纤维化为特征的肾脏损伤,同时伴有肾皮质磷酸化MYPT1和Smad2/3表达增加,TGF-β1、CTGF ...  相似文献   
52.
目的 通过对120例咯血患者的病因回顾分析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的分析指导临床的诊治。方法 回顾分析102例咯血患者致病原因和纤支镜检查结果。结果 引起咯血的主要原因是炎症(26.67%),其次为结核(25.83%)、肺癌(20.00%)、支扩(13.33)等。其中96例行纤支镜检查,诊断为肺炎(28.13%)、肺癌(25.00%)、结核(26.04%)。结论 肺炎、肺结核、肺癌、支扩是引起咯血的常见病因。纤支镜检查在对明确咯血的原因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53.
地中海贫血(地贫)是一组以血红蛋白的珠蛋白链合成减少或缺如为特征的遗传性溶血性贫血,世界各地均有发现,在我国以华南和西南地区常见。近年来,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基因分析,在分子水平上对地贫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本文拟从分子遗传学、  相似文献   
54.
55.
β地中海贫血(简称β地贫)是β珠蛋白基因表达障碍所致的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相对过剩的α肽链的存在是其根本病因。为探讨利用肽链合成抑制剂进行β地贫的治疗,我们用异烟肼对患儿网织红细胞体外肽链合成速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6.
背俞穴药物注射治疗黄褐斑9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锦 《北京中医》1996,(3):28-29
背俞穴药物注射治疗黄褐斑92例疗效观察北京市朝阳中医医院(100020))张锦关键词黄褐斑,背俞穴,水针黄褐斑是临床常见的皮肤色素沉着性皮肤病,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笔者采用背俞穴水针治疗本病,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92例均为女性,...  相似文献   
57.
近20年来,随着化疗的进展,小儿急性白血病的缓解率已明显提高。但是,脑膜白血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加。据报道,小儿急淋脑膜白血病的发病率已达50~75%,并成为小儿急性白血病复发和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应及早作出诊断并给予有效  相似文献   
58.
目的观察磺脲类药物继发性治疗失效患者血浆皮质醇水平的变化。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176例,据空腹血糖(F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分成2组:磺脲类药物继发性治疗失效组(93例)和非失效组(83例),2组均测定晨8时血浆皮质醇水平,分析其水平的差异。结果磺脲类药物继发性治疗失效组的血浆皮质醇水平为(576.2±78.4)nmol/L,明显高于非失效组的(462±94.5)nmol/L,差异显著(P<0.01)。结论血浆皮质醇水平的增加可能是致磺脲类药物的治疗失效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9.
目的研究急性多发脑梗塞大鼠海马皮层MARCKS及p-MARCKS蛋白的表达,进一步观察9601颗粒对MARCKS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从蛋白水平探讨中药对急性脑缺血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改良Kaneko法建立急性多发脑梗塞动物模型,观察造模后各组大鼠的神经系统症状体征积分改变及海马皮层组织的病理变化及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固定化蛋白印迹法检测急性缺血后海马皮层MARCKS及p-MARCKS蛋白表达的改变以及中药的调节作用.结果 MARCKS及p-MARCKS蛋白在急性缺血后海马皮层中表达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应用9601和尼莫地平可以使海马皮层异常升高的MARCKS及p-MARCKS表达下降,但中西药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急性脑缺血状态下大鼠海马皮层MARCKS和p-MARCKS蛋白表达异常升高,与缺血损害关系密切,9601颗粒对此具有明显的下调作用.  相似文献   
60.
权建渊  张锦  胡琪擘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1):3768-3768
目的:探讨透视下多角度观察摄片对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我院2004年2月至2006年6月270例肋骨骨折病例的常规胸片与透视下多角度摄片比较。结果:常规胸片发现372处骨折,透视下多角度摄片发现401处骨折,漏诊29处。结论:透视下多角度观察可发现隐匿部位的肋骨骨折,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