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5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1.
目的了解人口输入较大的经济发达区域上海市闵行区内学生常见病现况与浦东区之间差别,为今后开展学生防病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浦东、闵行两区2010学年上报的学生常见病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两区监测点学校学生视力不良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93,P0.01);学生贫血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97,P0.01);沙眼、疑似沙眼检出率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蛔虫阳性率、营养不良率、肥胖率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个区学生的常见病患病率中视力不良和沙眼患病率闵行区较高,而浦东区贫血患病率较高,其他的两区比较接近。两个区的学校均应继续加强健康教育工作,有效预防学生常见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当前伤害已经成为危害儿童青少年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青少年的首位死因。以往的研究结果表明,学校是伤害的主要发生场所之一,教师作为小学生在学校中的直接教育者和保护者,在伤害预防控制的环节中起着重要作用,他们对伤害知识的了解程度与其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开展情况直接相关,通过对其进行干预能有效预防学生在学校发生运动伤害。我们通过分析干预前后教师对学生中常见运动伤害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的变化,为干预效果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近年研究发现,膳食纤维具有防治先天性儿童慢性便秘、控制体重、控制和改善糖尿病预后、抑制肿瘤生长、改善肠道微环境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并提出了膳食纤维供应能量的结肠消化的概念,本文拟对此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上海市闵行区中小学学生因病缺课的原因及学校公共卫生预警事件的特征,为制定下一步学校传染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上海市闵行区中小学2014年因病缺课网络直报数据资料和学校公共卫生预警事件数据,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学段学生的缺课情况以及导致学生缺课的症状与疾病分布特征。结果 因病缺课网络直报系统监测到2014年闵行区中小学学生因病缺课71 811人次,总缺课天数为67 364.5人天,因病缺课率为2.8‰,其中小学阶段学生的因病缺课率最高,为3.3‰;其次初中阶段学生为1.9‰,第三高中阶段学生为1.8‰,从小学到高中,学生的缺课率逐步下降(χ2 =4107,P﹤0.01),男生缺课率高于女生(χ2 =354.8,P﹤0.01),冬季为因病缺课的高峰季节,12月份为缺课最多的月份,发热、上呼吸道症状和消化道症状为因症状缺课最多的3种症状,上呼吸道感染、法定传染病和水痘为因疾病缺课最多的3类疾病。学校公共卫生预警事件中最多的症状发热占比85.8%。结论 闵行区因病缺课监测工作有助于早期介入校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有的因病缺课监测工作应与国家传染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一并开展,互为补充。  相似文献   
15.
分析上海市闵行区某社区学生营养不良分布规律及相关因素,为制定相应的学生营养不良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从上海市闵行区某社区随机抽取2所学校,通过横断面调查获得学生的体格检查、问卷调查和体成分分析,获得学生营养不良及相关危险因素等资料,依据学龄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筛查标准来评价闵行区某社区中小学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探讨经济、遗传、饮食与运动等因素对学生营养不良的影响.结果 闵行区某社区中小学学生营养不良的检出率为6.71%,学生体内脂肪含量低于10%的比例为21.4%,营养不良的学生与一般学生组在不同性别、基础代谢率、体脂含量、家庭慢性病病史、父母自评体重和母亲实际体重状况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t值分别为6.129,3.420,3.410,6.729,20.401,3.714,P值均<0.05).结论 闵行区某社区学生的营养不良检出率较高.对学生营养不良的改善要基于改善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综合性干预,动员社会各界力量给予支持,在学生周围塑造科学文明健康的社会生活方式氛围.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上海市闵行区2009—2012年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的流行趋势,为制定学生肥胖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使用2009—2012年闵行区体质健康监测点学校健康体检数据,对所有7~17岁学生利用体质量指数(BMI)筛查标准筛查超重、肥胖,分析不同群体的检出率。结果上海市闵行区2009—2012年学生超重、肥胖的检出率均呈波动下降趋势。2012年学生的超重与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2.04%与9.62%;男、女生超重与肥胖的检出率比值均接近2∶1,超重与肥胖检出率的比值也趋于接近1∶1;在控制年龄、性别、青春期等因素后,随着年度增加,学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P0.01)。结论闵行区学生的超重与肥胖状况总体比较严重。尽管近年来超重与肥胖检出率有所下降,但加强对学生肥胖的防治不容松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