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0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3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少动假单孢菌类(IIK组,生物属型1)是一种黄色色素的不发酵的革兰氏阴性芽孢杆菌属。近来一些报道表明它是一种在人群中引起感染的潜在的机会病原菌,故本试验测定它对24种抗微生物剂其中包括一些较新的头孢菌素类及抗假单孢菌的青霉素类的敏感性。临床分离的20株少动假单孢菌,保存在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抗核小体抗体(AnuA)、抗dsDNA及抗C1q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及狼疮肾炎(LN)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SLE患者(n=88)、疾病对照组(n=59)和正常对照组(n=48)血清中的AnuA、抗dsDNA及抗C1q抗体阳性率,并与SLE患者临床实验室指标﹑活动性评分及LN的病理分型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AnuA﹑抗dsDNA及抗C1q抗体的阳性率在SLE患者中为67.05%、77.27%、68.18%,均显著高于疾病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患者(均P<0.05)。3种抗体与SLE患者C3、C4呈负相关(P<0.05),与血沉、C反应蛋白升高、补体下降呈正相关(均P<0.05)。3种抗体均与SLEDAI活动性评分呈正相关(P<0.01)。3种抗体对SLE诊断的特异性分别为77.97%、79.66%、74.58%,联合检测的特异性为89.83%。抗C1q抗体在狼疮增殖性肾炎(Ⅱ﹑Ⅲ﹑Ⅳ型LN)患者中表达明显高于膜性肾炎(Ⅴ型LN)的患者(P<0.05)。结论:AnuA﹑抗dsDNA及抗C1q抗体检测对SLE及LN的诊断和疾病活动性判断有重要价值。三抗体联合检测可增加SLE的诊断特异性。抗C1q抗体参与了狼疮增殖性肾炎的免疫发病机制,可能对LN的病理类型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末端补体SC5b-9、抗C1q抗体及补体C3和C4在狼疮疾病活动性判定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组62例、疾病对照组35例和健康对照组35名血清中的末端补体SC5b-9和抗C1q抗体水平,并检测血清中补体C3和C4的水平,并与SLE患者临床表现、病情活动度及狼疮肾炎(LN)的病理分型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在SLE活动组中末端补体SC5b-9和抗C1q抗体水平均显著高于各对照组(均P<0.05).末端补体SC5b-9和抗C1q抗体与补体C3、C4呈负相关(P<0.05),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呈正相关(P<0.05).联合检测对疾病活动的判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5%和98%.末端补体SC5b-9及抗C1q抗体在狼疮增殖件肾炎中表达明显高于膜性肾炎(均P<0.05).结论 联合检测可提高疾病诊断和活动性判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末端补体SC5b-9和抗C1q抗体参与了狼疮增殖性肾炎的免疫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34.
对3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例的包括发热等26项的临床表现及包括ANA等13项实验检查指标(急性期和缓解期)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疾病急性期,其ANA( )高滴度(31:160)几乎占1/2,缓解期即下降到近1/10;6例狼疮带( )患者中1/2为低补体血症,并有5/6表现为狼疮性肾炎;与一般资料相反,没有发现抗SmAb( )者雷诺氏现象也( );抗SSA Ab( )中有口眼干燥者只占25%,大大低于某些文献报道的80%;并报道了本Ab与光过敏、皮肤红斑等临床表现的关系。同时,本文的病理活检证实了:SLE患者通常是Ⅲ型变态反应,又可以是同时兼有Ⅱ型和Ⅳ型“复合型”变态反应性疾病群体。  相似文献   
35.
本文采用免疫放射分析(IRMA)对461例妇女进行CA_(125)值的检测,以探讨CA_(125)在鉴别肿块疾病中的价值。 资料和方法 一、1995年5月~1995年12月,在来我院住院的患者中选有术前检测CA_(125)资料者461例。其中卵巢癌15例,卵巢良性肿瘤9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41例,子宫腺肌症33例,子宫肌瘤239例,慢性盆腔炎37例。 二、对照组系收集我院婚前检查的女性50例,经妇科检查未发现盆腔肿物。 三、方法:采用天津新传生物技术公司提供的CA_(125)免疫放射分析试剂盒。方法按说明书操作。以试剂盒提供的>37u/ml为阳性。 四、标本采用静脉血、分离血清后-20℃低温保存。  相似文献   
36.
我们调查了自1975年以来Gunma医科大学分离的绿脓杆菌菌株。尤其观察到β—内酰胺类和氨基糖苷类耐药菌逐年增加。遗传学研究证实这些抗生素耐药性由质粒或转座子上的获得性基因介导。大部分β—内酰胺类和氨基糖苷类被这些耐药菌株酶促灭活。新喹诺酮类对这些耐药性菌株是很有效的药物。已报道既不是质粒介导对喹诺酮类的耐药性,也不是酶对喹诺酮类灭活。不过,从1984年首先采用诺氟沙星(NFLX)以来,对新喹酮类的耐药菌株一直在逐年增加。本文叙述对新喹诺酮类耐药性的遗传学和生化机理。  相似文献   
37.
早期正常和异常妊娠者雌孕激素水平及其受体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早期正常和异常妊娠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雌孕激素水平及其受体的相关作用,为临床提供相关的诊疗依据。方法 选择确诊的早孕妇31名(A组)、早期难免流产妇33例(B组)、输卵管妊娠21例(C组),测定3组对象的外周血β-hCG、雌二醇(E2)、孕酮(P)水平,并检测蜕膜或,和输卵管黏膜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结果 A组E2、P和hCG水平明显高于B组和C组(均P〈0.01);A组与B、C组PR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着床环境为影响hCG产生的重要因素;高浓度E2和P水平可能抑制ER的产生,但不影响PR的表达;早期异常妊娠中,不但要关注hCG和P水平,也应关注B水平的改变。  相似文献   
38.
我们于1979—1980年做了1,310例包皮普查工作,婴儿部分由妇产科医师检查,与成人标准统一。调查目的:(一)了解不同年龄人之包皮情况,借以  相似文献   
39.
40.
医院是病人和健康人群交流频繁的场所,各医疗环境进行空气细菌监测,对于预防院内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有很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对各医疗环境进行室内空气细菌培养及主要菌群的鉴定,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