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4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49篇
内科学   48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1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20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3篇
  1964年   4篇
  1961年   3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1.
我们在骨髓细胞学检查中,发现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患者骨髓小粒中的细胞成分与其他贫血有明显不同。为了探讨骨髓小粒细胞分类计数对再障的诊断意义,我们对确诊的部分病例进行了骨髓小粒细胞分类计数。结果如下。材料:观察再障45例,增生性贫血26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ITP)12例,共83例。取材部位为髂前(或髂后)上棘。另观察了10例外科手术切除的肋骨骨髓液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国产多西他赛注射液联合多柔比星治疗经一线化疗失败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并对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 对88例经含铂类药物化疗后进展的NSCLC患者,使用多柔比星40mg/m2静脉冲人,第1天;国产(试验组)或进口(对照组)多西他赛注射液70 mg/m2静脉滴注,第2天.21d为1个周期,治疗3个周期.试验中不预防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用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疗效及抗肿瘤药物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标准评价疗效及毒性,卡式评分评价身体状况变化.结果 88例人组受试者中,81例可评价疗效.试验组和对照组均未出现CR患者,试验组PR、NC和PD患者分别为7、26和8例,对照组分别为3、26和11例.试验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17.1%和7.5%,临床获益率分别为80.5%和72.5%.两组近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均主要表现为骨髓抑制、脱发及消化道反应等,未见水纳潴留,两组近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国产多西他赛注射液可用于含铂类药物化疗后进展的NSCLC的治疗,疗效显著,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3.
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作铺层,进行体外CFU-GM半固体培养,观察内皮细胞对正常人和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粒系造血的影响。在有内皮细胞的各培养体系,CFU-GM的产率均显著高于无内皮细胞的对照体系。在无内皮细胞存在的体系中,需添加GM-CSF才能表现出对粒系造血的刺激作用。对15例初诊慢性再障患者骨髓粒系祖细胞的培养结果表明,无内皮细胞存在时,无论向培养体系中加何种细胞因子均无集落形成,而在有内皮细胞的双层培养中,部分患者骨髓培养中有CFU-GM集落形成。研究结果表明内皮细胞对正常人和再障患者粒系造血均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是一种严重影响孕妇和胎儿健康的常见疾病。根据临床指标诊断,其误诊率甚高。因此,迫切需要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好的实验室指标,以提高本病的诊断水平。本研究观察了血浆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在妊高征患者中的变化,现报告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5.
16.
Scid小鼠的繁育及其骨髓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带过滤罩的透明鼠盒在层流鼠柜内繁育T,B淋巴细胞均缺失的重度联合免疫缺阳(Scid)小鼠获得成功,Scid小鼠平均每窝产仔数略低于对照组BALb/c小鼠。Scid小鼠体重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但其胸腺和脾脏重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病理切片Scid小鼠胸腺无皮质结构,髓质保留,主要由类上皮和成纤维细胞构成,缺乏淋巴细胞,脾脏内滤泡呈淋巴细胞胶空状态,基本被网状细胞占据;但脾脏红髓与对照组小鼠比较无  相似文献   
17.
评价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131例患者随机分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组67例和特美汀组64例。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组每日8~12g,疗程7~14d;特美汀组每日9.6~12.8g,疗程7~14d。结果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特美汀治疗组细菌感染痊愈率为62.7%和60.9%,有效率为89.6%和84.4%,细菌清除率为91.5%和89.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9%和6.25%,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感染药物。  相似文献   
18.
药物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癌性贫血患者EPO生成及红系增生的变化,以及TNF、IFN等负调控细胞因子对EPO生成及红系增生的影响。方法对50例癌性贫血患者、15例癌症无贫血患者及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EPO水平,ELISA方法检测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TNF-α、IFN-γ水平,用直线回归方法及相关分析定量分析体内EPO生成、红系增生情况及其与TNF-α、IFN-γ的关系。结果癌性贫血患者血清EPO水平为(23.11±10.00)IU/L,明显低于同等程度贫血的缺铁性贫血患者的(43.00±22.00)IU/L(P〈0.01);实测值/预估值(O/P)EPO为0.88(0.54~1.10),明显低于对照组及癌症无贫血患者,后二者之间的O/PEP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癌性贫血患者的血清sTfR水平(30.8±16.95)nmol/L,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7.82±6.76)nmol/L,而低于溶血性贫血患者的(65.75±29.12)n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PsTfR为0.89(0.57~1.22),明显低于对照组及癌症无贫血患者,后二者之间O/PsTf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正常情况下存在于log(EPO)与血红蛋白浓度之间以及log(sTfR)与血红蛋白浓度之间的反比关系消失。癌性贫血患者血清TNF-α、IFN-γ水平分别为(25.75±26.71)ng/L、(50.49±42.12)ng/L,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及癌症无贫血组。TNF-α、IFN-γ水平与血红蛋白浓度之间呈负相关关系。TNF-α与O/PEPO、O/PsTfR之间呈负相关。血清IFN-γ水平与O/PEPO之间无相关关系,与O/PsTfR呈负相关。结论TNF-α、IFN-γ等负调控因子的作用下,内源性EPO对贫血的反馈性增生相对不足,以及骨髓红系对EPO的反应性增生相对不足参与癌性贫血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20.
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单纯血小板减少和皮肤黏膜出血,其病理机制主要是体内产生了针对血小板和巨核细胞膜表面糖蛋白(glycoprotein,GP)的自身抗体,使血小板破坏过多或生成减少。ITP患者出血性并发症大多由血小板减少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