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66篇
神经病学   45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89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51.
动脉粥样硬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或者发生破裂时,会堵塞血管管腔,影响血流通过.颈动脉是动脉粥样斑块的好发部位,血流受限严重将会导致中风发生.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是通过外科方法将堵塞在颈动脉内的斑块取出,使血流通过得以通畅,从而预防中风.本文阐述了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发展过程、循证之路、风险和并发症等,有利于临床医生更好地了解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并在中国不断推广这项新技术.  相似文献   
252.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卒中与颈动脉斑块性质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210例,根据临床表现分为进展性脑卒中组(进展组,56例)和非进展性脑卒中组(非进展组,154例),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又将脑梗死患者分为无斑块、稳定斑块和不稳定斑块进行比较。应用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浓度。结果进展组颈动脉斑块发生率与非进展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展组颈动脉斑块以不稳定斑块(48.2%)为主,且颈动脉溃疡斑块的发生率高于非进展组(P<0.05)。进展组、非进展组、对照组血清hs-CRP分别为(10.47±5.26)mg/L、(7.23±4.34)mg/L、(1.79±1.08)mg/L,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患者不稳定斑块、稳定斑块、无斑块间hs-CRP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斑块不稳定性和hs-CRP水平的升高与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5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住院的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糖尿病组)150例,另随机选择同期的非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对照组)1 50例。对2组患者年龄、性别、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临床表现、脑梗死部位、病情轻重程度、并发症、临床疗效及预后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患者年龄、男性比例明显降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TC、TG、LDL-C、偏盲、眩晕、复视、共济失调明显升高(P<0.05,P<0.01);糖尿病组患者后循环梗死多见,占40.0%,对照组患者部分前循环梗死多见,占45.3%(P<0.01),空腹血糖<7.0 mmol/L、7.0~11.1 mmol/L、>11.1 mmol/L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评分分别为(5.12±1.21)分、(7.94±2.13)分、(11.90±2.35)分(P<0.01)。结论糖尿病和脑卒中的发病与年龄、性别密切相关;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临床症状轻重程度与入院时血糖水平密切相关;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后循环梗死多见,且并发症多,临床疗效及预后差。  相似文献   
254.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正> 采用经皮血管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此期间,冠状动脉血管成形与支架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已成为冠状动脉狭窄与缺血性心脏病的规范治疗手段之一。可是,应用血管内技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目前还存在争议。因此需要进行更多的随机临床试验来证实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rotid artery angioplasty and stenting,CAS)的临床疗效与潜在利弊。 1 研究背景处理颈动脉狭窄的经典方法为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endartereetomy,CEA)。研究表明,对于严重的症状性  相似文献   
255.
目的应用MRI对颈动脉斑块进行评价,研究斑块成分及危险因素与随后发生的缺血性脑血管事件之间的关系。方法经超声检查证实颈动脉狭窄率≥50%患者100例,并进行颈动脉MRI检查,分析斑块成分,随访观察是否发生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结果平均随访时间(12.8±4.6)个月,失访5例,共有12人次发生目标颈动脉供血区的缺血性脑血管事件。COX回归分析显示,斑块性质与随后发生的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相关:薄的斑块纤维帽或破裂的斑块纤维帽与随后发生的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相关,合并冠心病患者随后发生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风险高于无冠心病患者。结论斑块纤维帽形态及冠心病是预测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56.
<正>高血压是缺血性脑卒中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合理的控制血压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和预防都是至关重要的。对于伴有颅内血管狭窄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如何控制血压?把血压控制在什么水平上?这是近年来高血压和缺血性脑卒中治疗领域里热议的话题。目前,高血压的治疗强  相似文献   
257.
目的 探讨细胞凋亡与Bax/Bc1-2基因表达的内在联系,以及该基因表达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决稳定性的关系.方法 选取人体动脉内膜剥脱术标本13例,固定、脱钙、每隔4 mm连续取材153块,常规HE染色,将斑块分为稳定斑块组和不稳定斑块组.每组40块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通过图像分析系统对各阳性区域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不稳定斑块组和稳定斑块组caspase-3、Bax、Bc1-2阳性细胞面积百分比分别为27.4%和15.4%(P<0.05)、20.9%和15.1%(P<0.05)、5.9%和10.3%(P<0.01);纤维帽中巨噬细胞的面积百分比分别为17.3%和9.8%(P<0.01),而平滑肌细胞的面积百分比分别为9.8%和15.9%(P<0.05).结论 不稳定斑决较稳定斑块炎性反应严重,细胞凋亡率较高,细胞凋亡在不稳定斑块形成中起一定作用,Bax/Bc1-2参与了斑块内的细胞凋亡,be1-2在抑制斑块进展方面可能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