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患儿高××,男,3岁,住院号D59,左眼红肿,疼痛,哭闹3天,于1992年3月5日收入院。家长汇报孩子有眼外伤史。全身体检无异常发现。左眼结膜混合充血,角膜水肿,前房布满新鲜出血,虹膜纹理不清,眼压Tn+l,眼底窥不进。右眼检查正常。初步诊断为:左眼外伤,前房积血。给予抗感染、止血等治疗,症状缓解,但出血反复,视力不能恢复。治疗月余,病情无明显好转。故令患者行眼部B超检查。提示眼内实质性肿瘤,胸透及血、尿、常规检查均正常。IM床进一步确诊为:视网膜母细胞瘤。此后在全麻下行左眼眶内容摘除术,病理报告为左眼视网膜…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异丙酚、依托咪酯用于老年食管癌患者全麻诱导插管时效果及对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 选择65岁以上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150例,ASA Ⅰ-Ⅲ级,随机将其分为异丙酚组(A组)、依托咪酯组(B组)、异丙酚合用依托咪酯组(C组),每组50例.麻醉诱导:A组采用异丙酚2 mg/kg;B组使用依托咪酯0.3 mg/kg;C组是依托咪酯0.1 mg/kg和异丙酚1.0 mg/kg.持续监测和记录麻醉诱导显效时间及循环系统的变化.结果 (1)C组麻醉诱导意识消失时间(46.6±7.2)s,睫毛反射消失时间(51.6±6.2)s,眼球固定时间(60.2±14.1)s,均明显小于B组[分别为(66.2±11.4)s、(70.3±10.6)s、(82.3±11.5)B],P<0.05;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循环系统方面与注药前比较.B组在插管即刻血压和心率(HR)明显上升(P<0.05),A组在诱导后血压和HR明显下降(P<0.05),C组循环变化不明显(P>0.05).脉搏氧饱和度(SpO2)均保持在97%~100%.结论 依托咪酯和异丙酚伍用是老年食管癌患者麻醉诱导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异丙酚、依托咪酯用于老年食管癌患者全麻诱导插管时效果及对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选择65岁以上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150例,ASAⅠ~Ⅲ级,随机将其分为异丙酚组(A组)、依托咪酯组(B组)、异丙酚合用依托咪酯组(C组),每组50例。麻醉诱导:A组采用异丙酚2mg/kg;B组使用依托咪酯0.3mg/kg;C组是依托咪酯0.1mg/kg和异丙酚1.0mg/kg。持续监测和记录麻醉诱导显效时间及循环系统的变化。结果(1)C组麻醉诱导意识消失时间(46.6±7.2)s,睫毛反射消失时间(51.6±6.2)s,眼球固定时间(60.2±14.1)8,均明显小于B组[分别为(66.2±11.4)s、(70.3±10.6)s、(82.3±11.5)s],P〈0.05;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循环系统方面与注药前比较,B组在插管即刻血压和心率(HR)明显上升(P〈0.05),A组在诱导后血压和HR明显下降(P〈0.05),C组循环变化不明显(P〉0.05)。脉搏氧饱和度(SpO2)均保持在97%~100%。结论依托咪酯和异丙酚伍用是老年食管癌患者麻醉诱导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异丙酚在食管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食管镜检查者120例随机分为麻醉组(A组)与常规检查组(B组),A组用异丙酚1.0-1.5mg/kg缓慢静脉推注,B组采用2%盐酸利多卡因胶浆吞服,行咽喉部表面麻醉。观察检查中的不良反应,检查前、中、后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情况及操作时间,患者完全清醒后询问并记录有关项目。结果所观察的病例均能顺利完成检查,A组在检查中无任何不良反应,B组均有不同程度反应。两组检查前或麻醉前HR、SBP、DBP、RR、SpO2均正常,检查过程中A组HR、SBP、DBP、RR、SpO2稍低于检查前,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B组HR、SBP、DBP升高,与检查前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nR稍增快,SpO2稍低,但无明显差异。检查中两组HR、SBP、DBP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RR、SpO2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检查后两组HR、SBP、DBP、RR、SpO2均恢复正常,A组操作时间较B组短,并乐于接受复查,而B组对复查有抗拒。结论异丙酚在食管镜检查中的应用,能使患者无痛苦,安全、顺利完成检查,并缩短食管镜损伤时间,在有条件的医院开展这种无痛性的内镜检查,对患者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55.
马进文  张艳茹 《吉林医学》2008,29(5):405-406
目的:观察乌拉地尔用于防止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效果。方法:选择100例食管癌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n=50):实验组诱导前静注乌拉地尔0.6mg/kg,对照组不用乌拉地尔。分别记录各时点的数值:诱导前、用乌拉地尔后3min、插管时、插管后2min、5min时的HR、SBP、MAP值。结果:对照组插管时、插管后2min测得的HR、SBP、MAP值明显升高(P〈0.05)。乌拉地尔组插管时,插管后2min的HR、SBP、MAP值无明显升高,较为平稳(P〉0.05)。两组之间比较实验组HR、SBP、MAP值升高相对较低,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诱导前使用乌拉地尔可以减轻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56.
张艳茹  孟宏伟  韩庆录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4):520-520,568
目的:比较异丙酚、依托咪酯用于老年食管癌患者全麻诱导插管时的效果及对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65岁以上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150例,ASAⅠ-Ⅲ级,随机平均分为异丙酚组(A组)、依托咪酯组(B组)、异丙酚合用依托咪酯组(C组)。麻醉诱导:静脉全麻药A组异丙酚2mg/kg、B组依托咪酯0.2mg/kg、C组依托咪酯0.1mg/kg和异丙酚1.0mg/kg,合用诱导药物均为阿曲库铵0.6mg/kg、芬太尼4μg/kg,诱导后5min进行气管插管。监测和记录麻醉诱导显效时间及循环系统的变化。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及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等。结果:A组、C组麻醉诱导意识消失时间明显短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循环系统方面与诱导前比较,B组在插管即刻血压和心率(HR)明显上升(P〈0.05),A组在诱导后血压和HR明显下降(P〈0.05),C组循环变化不明显(P〉0.05)。血氧饱和度(SPO2)均保持在99%-100%。结论:依托咪酯和异丙酚伍用是老年人食管癌麻醉诱导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在不同麻醉管理方法下麻醉工作的得失。方法我们对2005年我市不同管理模式的A、B、C三家医院的麻醉科管理及相关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数字化统计,着重对医院资源分配的合理性、麻醉人员的工作状态及其所处的软环境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A医院麻醉相关死亡率49.92/100,000。结论A医院资源配置不合理,麻醉人员工作量过大和疲劳麻醉,管理上存在缺陷是导致麻醉相关死亡率增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8.
妇科手术中常出现子宫附件牵拉反应,导致病人烦躁、恶心、呕吐、血压下降等并发症发生,故硬膜外麻醉后适度镇静是必要的。异丙酚用于硬膜外麻醉患者镇静,静推或静滴.可控性差.我们将异丙酚靶控输注技术(TCI)用于硬膜外麻醉下妇科手术患者,旨在评估异丙酚TCI系统在妇科手术中的性能。现总结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59.
张艳茹 《中外医疗》2013,32(26):178-179
目的总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术后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病人的临床护理资料,总结其术后护理措施。结果 50例患者均手术成功,经配合全面术后护理,全部康复出院。结论前列腺电切术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有效措施,而系统、规范化的术后护理是有效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效果,促进病人康复出院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0.
背景:使用J-1型脱细胞异体真皮组织补片覆盖拔牙创口的报告较少。目的:探讨异体脱细胞组织补片置入拔牙窝对预防拔牙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400例阻生智齿拔除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智齿拔除后拔牙窝内放置医用组织补片;对照组智齿拔除后不放置医用组织补片。分别观察拔牙后组织补片脱落率、肿胀发生率、拔牙窝内血凝块存留和食物残渣残留情况、牙龈是否红肿、对拔牙后出血的影响以及干槽症的发生率。结果与结论:拔牙后出血的百分比,血凝块留存率,拔牙窝内食物残渣残留百分比,干槽症发生率实验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放置组织补片对术后肿胀和牙龈红肿无明显影响。所有放置在拔牙窝内的组织补片与拔牙创周围组织附着紧密,未见脱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