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38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胆固醇性胸膜炎临床较少见,我们收治8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共8例,其中男6例,女2例,年龄42~67岁,平均59岁。有肺结核病史者5例,结核性胸膜炎病史者2例,入院前均未行正规抗结核治疗。8例中胸闷5例,胸痛2例,低热2例。5例气管左移,右胸叩浊,右肺呼吸音低。3例左胸局限性叩浊,呼吸音低。5  相似文献   
132.
注射用长春西汀治疗椎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敬  张翠平  魏何瑜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24):3687-3688
目的:观察长春西汀治疗椎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治疗组:长春西汀20 mg加入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对照组:复方丹参20 ml加入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两组均每日1次,14日为1个疗程.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长春西汀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长春西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33.
目的探讨骨小梁评分(trabecular bone score,TBS)在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量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64例非糖尿病患者的腰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图像,通过骨小梁评分软件(TBS i Nsight software)计算得出骨小梁评分,分析两组患者的骨密度、骨小梁评分差异,并分析骨小梁评分和骨密度、年龄、体重的关系。结果和非糖尿病组相比,2型糖尿病患者组腰椎BMD升高(0.9103±0.1742 vs 0.8382±0.1422,P=0.005),TBS降低(1.2787±0.122 vs 1.3166±0.1016,P=0.033),在排除年龄、体重、骨密度的干扰后差异依然有统计学意义(P=0.008);相关性分析方面发现TBS和年龄呈负相关(r=-0.395,P0.001),和体质量指数呈负相关(r=-0.270,P0.001); TBS和腰椎BMD呈正相关,非糖尿病患者比糖尿病患者的相关性更强(r=0.563,P0.001 vs r=0.766,P0.001)。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骨小梁评分降低,这和2型糖尿病患者骨折风险增高的事实相符合,骨小梁评分可能成为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量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4.
目的观察喜炎平与清开灵注射液用于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82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两组均针对性应用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加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加用清开灵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75.61%、97.56%,对照组分别为60.98%、85.37%,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起效时间与退热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两组均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喜炎平辅助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较清开灵起效更快,可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5.
二程加量放疗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二程加量放疗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中的优势。方法选择2005年3月至2007年5月在我院进行根治性放疗的43例ⅢA及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所有患者均行CT定位扫描,输入TPS计划系统,勾画GTV1,制定计划1,先行三维适形放疗46 Gy/23 f~50Gy/25 f后,进行第2次CT定位扫描,勾画GTV2,制定计划2,三维适形放疗20 Gy/10 f~24 Gy/12 f。两次计划放疗均按照1 f/d,5 f/周进行,放疗期间无间断。全程按PTV1制定放疗计划3,此计划为虚拟计划。结果NSCLC放疗中体积缩小比例为3%~42.7%,平均29.0%,放疗全部结束后1个月评价疗效:CR 3例,PR 23例,NC 15例,PD 2例。总有效率(CR+PR)60.5%,1年局控率88.4%,1年总生存率76.7%,2年局控率41.9%,2年总生存率34.9%。死于非肿瘤相关疾病6例,占14.0%,至随访日生存者3例,占7.0%。早期放射性肺损伤:1级28例,占65.1%;2级12例,占27.9%;3级3例,占7.0%。结论三维适形二程加量放疗可以提高靶区剂量,降低放射治疗副反应,在缩小射野内无肿瘤复发。  相似文献   
136.
浅谈人本原理与现代护理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本原理即以人为本的管理原理。现代医学模式认为,人不仅仅是单纯的生物人,而是一个具有心理、社会文化和精神特征的综合体。护理人员是临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核心因素,护理管理者以人本原理管理护理人员,以激励人的积极性为根本,注重尊重人、培养人,从而使护理人员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创造性的完成工作任务,促进临床护理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7.
2型糖尿病与肌少症关系密切,2型糖尿病可通过多种途径影响肌少症的发生、发展,概述了胰岛素抵抗、炎症反应、脂质沉积、线粒体损伤等与2型糖尿病合并肌少症的相关性.中医认为2型糖尿病归属消渴范畴,病机与五脏衰弱、脾肾不足相关.肌少症在中医理论中可归类于痿证、虚劳的范畴,病机与脾肾不足、五脏衰败有关.两者病本在脾胃亏虚、肾气乏...  相似文献   
138.
张翠平 《大医生》2023,(18):28-30
目的 探讨在生物电反馈疗法(EMGBFT)的基础上增用磁刺激疗法对产妇产后盆底恢复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于金乡县人民医院分娩的产妇94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的方式将其分作联合组47例与对照组47例。对照组开展基本盆底康复和EMGBFT干预。联合组则于对照组基础上增用磁刺激疗法干预。分析两组产妇盆底肌力、盆底功能异常情况、性功能、血清盆腔松弛因子水平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干预后两组产妇手测肌力、Ⅰ类肌纤维最大值及Ⅱ类肌纤维平均值对比,联合组均更高(均P <0.05)。两组在下腹不适发生率、尿失禁发生率、排尿异常发生率、阴道分泌物异常发生率对比,联合组均更低(均P <0.05)。在干预后女性性功能量表(FSFI)方面对比,联合组更高(P <0.05)。在干预后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3(TGF-β3)及松弛素(RLX)水平方面对比,联合组均更低(均P <0.05)。结论 磁刺激疗法与EMGBFT联用可促进产妇产后盆底肌力的康复,同时有效降低盆底功能异常发生风险,促进患者性功能及盆腔松弛的改善。  相似文献   
139.
分离SD大鼠胰岛接种于24孔板中,用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和白藜芦醇分别培养1 h或24 h,结果表明白藜芦醇孵育大鼠胰岛1 h可呈剂苗依赖地抑制大鼠高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1、10和100 μmol/L白藜芦醇可以分别使胰岛素的分泌降低10%、35%(P<0.05)和80%(P<0.01).显微离子成像技术爪10μmol/L的白藜芦醇可以使高糖引起的β细胞内Ca2+浓度的升高减少60%(P<0.05).白藜芦醇可使软脂酸孵育24 h大鼠胰岛的胰岛素分泌恢复到对照组的75%(P<0.01),提示白藜芦醇短期可通过调控细胞内的Ca+浓度,而抑制原代胰岛高精刺激的胰岛素分泌,长期可改善软脂酸引起的β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140.
目的:对1例智力障碍合并癫痫的患儿及其家系进行分子遗传学检测,明确其致病原因,为产前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全外显子测序技术寻找患儿的致病变异,使用Sanger测序技术对患儿及其家系进行致病位点验证,并通过羊水穿刺和Sanger测序为患儿母亲提供产前诊断和遗传咨询。结果:全外显子测序和Sanger验证结果表明,患儿DYRK1A基因存在c.504dupT(p.D169*fs*1)杂合突变,其父母该位点均为野生型,为新发突变。对患儿母亲羊水样本进行检测,胎儿DYRK1A基因c.504位点未检测到变异。结论:全外显子测序技术检测到DYRK1A基因c.504dupT导致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智力障碍7型可能是该患儿的致病原因,有助于对该家系进行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同时丰富了该致病基因的变异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