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43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16篇
眼科学   24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91.
目的 调查膝关节周围恶性骨肿瘤患者术后的膝关节功能,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描述性相关性研究,应用HSS膝关节评分系统对55例膝关节周围恶性骨肿瘤患者术后的膝功能状况进行研究.结果 55例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平均得分为74.53±11.34,属于良好.影响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因素有康复训练、术后时间、术后并发症、文化程度和肿瘤部位,最终进入回归方程的有2个,分别是康复训练和术后时间,共解释HSS总分变异的30.6%.结论 康复训练是影响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的主要因素.培训骨科专科护士,形成由骨科医生、护理人员和康复治疗师共同组成的康复治疗团队,营造一个适合患者康复的环境,给予规范的康复训练指导,是提高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92.
目的调查及分析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66例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具体条目分析,同时设立非肿瘤对照组,进行组间比较。结果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客观支持及支持利用度得分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获得的各类支持当中,以来自家庭成员的支持为主,配偶是第一位支持者,其次是子女和兄弟姊妹,再次为亲戚及朋友。来自同事及工作单位的社会支持较少,来自官方及非官方团体的主观支持及客观支持为零。结论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术后整体的社会支持状况良好,而客观支持及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的情况则显得不够理想。  相似文献   
93.
  目的  调查分析诱导葡萄膜炎患者炎症复发的相关因素, 为更好的疾病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从2011年7月至9月间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眼科葡萄膜炎专科门诊的葡萄膜炎患者中筛选符合葡萄膜炎复发条件的患者99例, 填写复发原因调查表, 内容包括复发前2周内用药、全身疾病、工作学习强度、精神状况、饮食等情况。  结果  99例葡萄膜炎复发患者中, 92.9%可找到诱发原因, 70.7%的复发与同时存在2个及以上诱发因素相关。复发与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减停或更换相关者占53.5%, 尤其在Behcet病患者中占71.9%, 在Vogt-小柳-原田病患者中占77.8%;与劳累相关者占37.4%;与生物钟紊乱相关者占24.2%;与全身疾病诱发相关者占22.2%;与情绪波动相关者占22.2%;其他诱因还包括便秘(12.1%)、气候和地域变化(8.1%)、饮食不适(7.1%)、烟酒过度(6.1%)。7.1%的复发患者无可查原因。  结论  在葡萄膜炎治疗过程中, 用药减停或更换、疲乏劳累、生物钟紊乱、其他疾病诱发、情绪波动等均是诱导复发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4.
  目的  观察视网膜下膜取出术治疗Vogt-小柳-原田病(Vogt-Koyanagi-Harada disease, VKH)合并黄斑区视网膜下膜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行玻璃体切除+视网膜下膜取出术的VKH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3例VKH患者共4只眼接受了视网膜下膜取出术。患者中男2例, 女1例, 平均年龄40.7岁(31~48岁)。接受视网膜下膜取出术的4只眼中, 术前均有黄斑区视网膜下膜, 最佳矫正视力在光感至0.06之间; 2只眼术前无白内障, 1只眼合并轻度白内障, 1只眼合并重度白内障。所有患眼在术中均行玻璃体大部切除+视网膜切开+视网膜下膜取出术; 合并重度白内障的患眼术中行后路晶体切除术; 1只眼术中行C3F8填充, 另3只眼行硅油填充。所有患者围术期无严重并发症。随访过程中, 3只行硅油填充术的患眼均行二期硅油取出术, 术后随诊过程中均无视网膜脱离。2只术前无白内障的患眼在随访过程中均出现白内障并影响视力, 均成功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前有轻度白内障的患眼行硅油取出术的同时行后路晶体切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末次随诊在最后一次手术后1~6个月, 平均3.8个月, 均无活动性的前后节炎症。4只眼的末次随诊视力较第1次术前均有所提高。  结论  视网膜下膜取出术是治疗VKH合并黄斑区视网膜下膜的有效方法; 下膜取出术后常出现白内障, 需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在化学性缺氧模拟剂氯化钴(CoCl2)诱导永生化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HaCaT)毒性及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用CoCl2处理HaCaT细胞,建立化学性缺氧诱导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损伤的实验模型。CCK-8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ELISA试剂盒检测细胞培养基中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8(IL-8)的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COX-2蛋白的表达。结果 2 000μmol.L-1 CoCl2处理HaCaT细胞0~3 h,可上调COX-2的表达,1 h COX-2表达开始升高,2 h表达达到高峰。用0、500、1 000和2 000μmol.L-1 CoCl2处理HaCaT细胞2 h可剂量依赖性地上调COX-2的表达。2 000μmol.L-1 CoCl2处理HaCaT细胞0~8 h可时间依赖性地降低HaCaT细胞存活率,半数致死时间(LT50)在6 h左右。2 000μmol.L-1 CoCl2处理HaCaT细胞6 h可促进HaCaT细胞释放IL-6和IL-8。选择性COX-2抑制剂(NS-398)可明显对抗2 000μmol.L-1 CoCl2处理引起的细胞毒性及CoCl2诱导的IL-6和IL-8的释放增加。结论 COX-2介导化学性缺氧诱导的HaCaT细胞毒性及炎症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96.
目的:通过对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的医学应对方式的进行测量,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对50例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在“回避”和“屈服”应对方式的得分高于常模,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面对应对方式中,不同职业、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患者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回避应对方式中,不同性别、职业、年龄患者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 )。屈服应对方式中,不同职业、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患者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倾向采用“回避”和“屈服”的应对方式。年龄、性别、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情况均为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应对方式的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7.
目的了解肠造口患者的适应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用造口适应量表调查129例肠造口患者的适应状况,选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肠造口患者的总体适应水平中等,平均得分(128.6±19.38)分,其中33.3%的患者为低度适应水平,63.6%的患者为中度适应水平,3.1%的患者为高度适应水平。职业与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影响患者的适应(P〈0.05)。结论肠造口患者绝大多数处于中低度适应水平,完全适应肠造口生活者仅占少数,总体适应水平有待于提高。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生存质量与疲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选取113例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癌症治疗功能评价量表及Piper疲乏修正量表.调查其化疗栓塞术后4周左右的生存质量和疲乏情况,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本组对象术后的生存质量总分为(57.98±10.82)分,比国内其他恶性肿瘤患者低,其中情感状况得分最低;79.7%患者经历中度疲乏,情感疲乏最为严重;生存质量得分与疲乏得分呈负相关(r=-0.35,P〈0.01)。结论缓解疲乏可能是提高肝癌患者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生存质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放松训练对癌症患者疼痛、焦虑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方法将71例伴有不同程度疼痛症状的中晚期癌症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实施不同的疼痛干预方案。观察组32例,在止痛药物治疗和心理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刺结合放松训练;对照组39例,行止痛药物治疗和心理护理。2组均于疼痛干预前、后应用疼痛自评问卷、焦虑自评量表(SA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癌症治疗功能评定量表(FACT-G)分别评价癌症患者的疼痛程度、焦虑程度、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结果观察组疼痛缓解的总有效率为90.63%,明显优于对照组(84.62%)(P<0.05),说明在止痛药物治疗和心理护理的基础上行针刺结合放松训练更有助于癌症疼痛的缓解;此外,观察组的各项睡眠指标(即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2组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 结论针刺结合放松训练辅助治疗有助于癌症疼痛的缓解,能更有效地减轻癌症疼痛患者的焦虑程度,改善其睡眠质量,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但短期的疼痛干预对改善中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0.
注重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护理学本科教育模式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介绍我校护理学专业本科教育模式的改革实践。主要举措:加强人文素质和护理理念教育;改革教学方法与课程评价方法;构建实验教学立体模式;实施临床护理能力、教学、管理、科研能力的全程培养;加强教学管理。倡导适应中国国情的护理教育模式;借鉴西方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加强学生研究性、创新性学习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保持我国教育注重系统的理论教学、临床护理和技术操作训练的优点;形成综合素质与能力全程、全面培养的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