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2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0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51.
宋文琪  张美和 《检验医学》2002,17(4):219-220
目的通过对I型糖尿病并发酮症(DK)、酮症酸中毒(DKA)的住院患儿进行血清β-羟丁酸及其他生化指标的检测,确立血清β-羟丁酸测定在该并发症临床诊断及疗效观察中的重要性及意义.方法对44例I型糖尿病并发DK、DKA住院患儿采用全自动酶分析法测定血清β-羟丁酸等项目.结果 I型糖尿病并发DK及DKA患儿发病初血清β-羟丁酸100%增高.其中DK组测定值0.41~5.69 mmol/L;中位数为1.92 mmol/L.DKA组测定值0.52~6.5 mmol/L,中位数为4.12 mmol/L,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病人在接受胰岛素及其他相应治疗后血清β-羟丁酸在3~8 d内迅速降到正常水平.结论血清β-羟丁酸检测在I型糖尿病并发DK及DKA的临床诊断及疗效观察中显示出其特有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应成为该并发症进行实验室检查时与其它生化项目及血气分析同样不可缺少的指标.  相似文献   
52.
目的 通过对I型糖尿病并发酮症 (DK)、酮症酸中毒 (DKA)的住院患儿进行血清 β 羟丁酸及其他生化指标的检测 ,确立血清 β 羟丁酸测定在该并发症临床诊断及疗效观察中的重要性及意义。 方法 对 4 4例I型糖尿病并发DK、DKA住院患儿采用全自动酶分析法测定血清 β 羟丁酸等项目。 结果 I型糖尿病并发DK及DKA患儿发病初血清β 羟丁酸 10 0 %增高。其中DK组测定值 0 .4 1~ 5 .6 9mmol/L ;中位数为 1.92mmol/L。DKA组测定值 0 .5 2~ 6 .5mmol/L ,中位数为 4 .12mmol/L ,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病人在接受胰岛素及其他相应治疗后血清 β 羟丁酸在 3~ 8d内迅速降到正常水平。 结论 血清 β 羟丁酸检测在I型糖尿病并发DK及DKA的临床诊断及疗效观察中显示出其特有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应成为该并发症进行实验室检查时与其它生化项目及血气分析同样不可缺少的指标  相似文献   
53.
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在婴幼儿肝炎综合征中的应用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目的通过检测血清总胆汁酸(TBA)水平,确立该指标在婴幼儿肝炎综合征诊治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酶法分析技术对67例婴幼儿肝炎综合征患儿(年龄26d~7个月)及100名正常对照组的婴幼儿(年龄20d~1岁)进行空腹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同时对其他肝功能相关项目进行测定.结果正常对照组TBA值频数呈正偏态分布,经对数转换后,正态性D检验呈对数正态分布参考范围0~11.3μmol/L.患儿组测试结果TBA异常率达89.5%,数值范围0.5~226μmol/L[±s=(79.5±54.3)μmol/L],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患儿组TBA与血清碱性磷酸酶(ALP)、直接胆红素(DBIL)、及γ-谷氨酰转移酶(γ-GT)的检测水平有良好的相关性.且TBA在灵敏度和特异性上均优于以往的指标.结论血清TBA的测定在婴幼儿肝炎综合征的诊断、疗效观察及对预后的判断中均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4.
目的 考察早息停喷雾剂中盐酸利多卡因、硝酸甘油的经皮渗透规律.方法 采用小鼠离体皮肤作为渗透屏障,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吸收液中盐酸利多卡因、硝酸甘油的含量.结果 早息停喷雾剂中盐酸利多卡因、硝酸甘油在0~40 min范围内以零级速率透过.结论 早息停喷雾剂具有良好的经皮渗透作用.  相似文献   
55.
56.
目的 :研究北京地区呼吸道感染患儿鼻咽部卡他莫拉菌的携带情况及其耐药性。方法 :对北京儿童医院 4 2 2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鼻咽拭子进行卡他莫拉菌培养、分离 ,对其携带情况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BSAC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 ,Nitrocefin纸片检测 β内酰胺酶。结果 :4 2 2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分离到 79株卡他莫拉菌 ,携带率为 1 8.7% ,其中 5月、8月和 9月的携带率分别为 33.0 %、8.4 %和 1 8.3%。 5月携带率明显高于 8、9月份 (P <0 .0 1 )。幼托患儿携带率 2 9.6 % ,明显高于居家患儿 1 7.4 % (P <0 .0 1 )。近期使用过抗菌药物组和未使用过抗菌药物组的携带率分别为 1 6 .0 %和 2 6 .8%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患儿卡他莫拉菌携带率与年龄无明显相关 (P >0 .0 5 )。 93.7%的分离株产 β内酰胺酶 ,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 89.2 % ,对头孢呋辛、头孢噻肟的耐药率为 2 8.4 %和 6 .8% ,对四环素和复方磺胺甲唑的耐药率分别为 33.8%和1 6 .2 % ,对红霉素和克拉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 6 .8%和 1 .4 %。未发现对头孢克洛、氯霉素和环丙沙星的耐药株。结论 :呼吸道感染患儿卡他莫拉菌的携带率与季节、是否上幼儿园及近期抗菌药物使用有关。北京地区儿童携带的卡他莫拉菌 β内酰胺酶阳性率很高 ,对  相似文献   
57.
58.
糖尿病是一种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并发症发生时间有缩短倾向的常见代谢性疾病。目前常规实验室的各种检查手段只用来评价一定时段血糖的控制情况。应该将各种指标综合起来作为评价糖尿病管理中纵向、全程的血糖的观察信息,用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时间。  相似文献   
59.
低磷血症与川崎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川崎病(KD)急性期血磷水平与病情进展及冠状动脉损伤的关系。 方法测定KD急性期44例血磷、C反应蛋白(CRP)和血沉(ESR),并同时作超声心动检查。 结果44例KD患儿血磷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血磷的降低与年龄、性别无关。血磷与CRP存在负相关(r=-0.3226P<0.05),冠状动脉正常组与冠状动脉损伤组的血磷水平无显著差异。 结论血磷可以作为川崎病病情监测指标,不能用于评价川崎病预后。  相似文献   
60.
嗜血杆菌在儿科的检出特点及药敏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在常规工作中提高嗜血杆菌检出率的方法,探讨嗜血杆菌在患儿身体各部位、年龄、季节的感染特点和耐药状况。方法:改进培养基分离儿科4924份标本中的该菌并归纳分析。结果:检出该菌583株,标本检出率:咽30.2%,痰8.7%,阴道15.4%,支气管1.9%,胸水0.8%;流感和副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为18%、28%;β-内酰胺酶16.6%。结论:使用300γ/片杆菌肽可提高检出率;重视该菌呼吸道外感染;以药敏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