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7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63篇
内科学   71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76篇
预防医学   5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5篇
  1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组织中钾通道四聚化结构域-12(potassium channel tetramerization domain-containing 12,KCTD-12)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检测39例胃间质瘤患者手术或内镜下切除标本中KCTD-12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KCTD-12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NIH危险度分级及Ki-67标记指数(labeling index,LI)的关系,并结合对胃间质瘤患者术后随访3年的结果,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影响胃间质瘤患者术后3年无复发生存率的因素.结果:39例胃间质瘤患者中K C T D-12阳性表达29例(74.4%).统计分析结果显示,K C T D-12蛋白的表达与胃间质瘤的肿瘤大小、核分裂像及N I H危险度分级有关(均P<0.05),肿瘤直径越大、核分裂像越多、NIH危险度分级越高,则KCTD-12表达的阳性率越低.39例胃间质瘤患者,3年内发生复发转移10例,3年无复发生存率为74.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胃间质瘤患者术后3年无复发生存率的因素包括患者肿瘤大小、NIH危险度分级、KCTD-12表达及Ki-67 LI(均P<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则显示,KCTD-12是胃间质瘤患者术后3年无复发生存率的独立影响因素(P=0.007).K C T D-12表达阳性的胃间质瘤患者,其术后3年无复发生存率为89.7%,明显高于KCTD-12表达阴性的患者30.0%(P=0.001).另外还发现,KCTD-12表达阳性且Ki-67 LI≤5%的胃间质瘤患者,其术后3年无复发生存率达到95.7%;而KCTD-12表达阴性且Ki-67 LI>5%的胃间质瘤患者,其术后3年无复发生存率仅为20.0%.结论:KCTD-12可能成为一项有效判断胃间质瘤预后的分子标志物,与Ki-67联合检测更能准确地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32.
贫血是炎症性肠病(IBD)常见且易被忽略的并发症,与IBD患者疾病转归和生活质量相关。IBD常见贫血类型为缺铁性贫血、慢性病性贫血和混合型。近年,IBD相关贫血的诊断和治疗均取得了进步。本文就IBD相关贫血诊断和治疗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3.
干细胞因子对糖尿病小鼠结肠Cajal间质细胞的干预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外源性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能善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小鼠结肠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的异常病变.方法:DMd、鼠一次性ip链脲佐菌素(STZ,150mg/kg)造模,将♂ C57/BL6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糖尿病组(DM组)、糖尿病 外源性SCF组(DM SCF组):DM SCF组ip SCF0.2 μg/(kg穌),control组和DM组每天ip等量的磷酸盐缓冲液(pH=7.4),干预6 wk后处死所有小鼠,以Western blot检测远端结肠组织中SCF的表达情况,以免疫组化、透射电镜和Western blot观察远端结肠ICC的变化.结果:DM小鼠远端结肠组织中SCF水平明显降低(178.97±13.51 vs 200.25±16.48,P<0.05),且伴结肠组织中ICC数量减少(72±10 vs 102±12.P<0.05)、超微结构严重破坏.DM鼠给予外源性SCF干预后,结肠组织中SCF表达(210.14±11.8)上调(P<0.05),且ICC的数量(87±10,P<0.05)和超微结构显著改善.结论:外源性SCF对糖尿病相关的结肠ICC异常病变有一定改善或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34.
35.
目的 探讨生物反馈治疗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对功能性便秘患者的远期疗效,为临床护理干预的实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120例接受生物反馈治疗的功能性便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生物反馈治疗前、后和随访时临床症状积分进行调查和比较,评价生物反馈治疗的远期疗效,同时采用简明健康调查问卷( SF-36)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调查.结果 生物反馈治疗后1~6年的有效率为70.7%,远期疗效满意,但较治疗后即时疗效(93.6%)稍低(P<0.01).生物反馈治疗后1~6年随访时,SF-36得分除生理功能维度外,其他各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生物反馈治疗前(P<0.01),略低于生物反馈治疗后即时(P>0.05).结论 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性便秘的远期疗效满意,但较即时疗效稍低.临床应用时不仅要重视治疗期间的护理干预,还应加强随访管理,鼓励坚持家庭训练,以提高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36.
目的调查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GERD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慢性病管理自我效能量表对280例GERD患者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GERD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对治疗依从性最好,疾病知识管理最差;自我效能、工作压力及文化程度是GERD自我管理行为的预测因子。结论 GERD患者自我管理现状不理想,在设计和实施干预措施时,应注重对患者疾病知识的健康教育,使其树立学习和掌握自我管理技能的信心,并指导其改变不良生活方式,达到促进健康的目的 。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方法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诊断效果。方法:收集我院50例确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对所有患者均实施常规症状检查和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检查。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检出率、特异度以及敏感度均明显的要高于常规症状检查的结果,所有差异均为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诊断时若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检查的效果更好,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8.
结肠慢传输运动小鼠Cajal间质细胞的改变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相似文献   
39.
颅内静脉窦血栓(CVST)形成是溃疡性结肠炎(UC)不容忽视的一类少见并发症。本文报道1例23岁年轻男性,因“腹痛、黏液脓血便伴头痛、发热、呕吐”入院的病例。头颅静脉磁共振扫描(MRV)显示上矢状窦及右侧横窦局部血栓形成,诊断为重度UC伴CVST。积极治疗UC的同时加用低分子量肝素抗凝治疗,患者症状好转。随访8个月患者...  相似文献   
40.
随着医学的发展,在病因学中,人们发现许多疾病与社会因素、心理因素、人格因素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并逐渐重视起人格因素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特殊人群的人格特征成为研究的热点。儿童时期是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因此,了解影响形成儿童人格的因素,对于健全人格特征的培养,预防心理及机体疾病,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于2000年对保定市小学生的人格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