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7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63篇
内科学   70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76篇
预防医学   5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5篇
  1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1.
[目的]编制可客观评价炎症性肠病病人自我管理行为的量表,并进行信效度检验。[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专家咨询及小样本预调查形成炎症性肠病病人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初稿。选取江苏省3所三级甲等医院160例炎症性肠病病人进行调查,并进行信效度检验,形成最终量表。[结果]最终确定的炎症性肠病病人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包括用药管理、饮食管理、疾病监测、情绪管理、运动管理、日常生活管理、资源利用7个维度,共36个条目,量表的总体Cronbach'sα系数为0. 945,各维度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 788,0. 864,0. 722,0. 872,0. 804,0. 805,0. 741,折半信度为0. 810,重测信度为0. 929,各维度重测信度为0. 722~0. 891;总量表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 926;校标关联效度为0. 689;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7个公因子,累计贡献率为62. 809%。[结论]构建的炎症性肠病病人自我管理行为量表信效度良好,可作为临床评估炎症性肠病病人自我管理行为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慢性便秘(CC)患者生物反馈(BF)疗法的疗效预测因素。方法 对70例CC患者进行BF治疗,治疗前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汉化版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及生活方式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同时对患者进行肛门直肠测压。治疗前后通过症状积分量表评定患者5项主要症状,以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变化作为BF疗效判断指标,对治疗前采集的可能影响BF疗效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得出BF疗效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F疗效与生活质量中的“生理职能”维度呈正相关(r=0.256,P=0.031),与SDS评分(r=-0.315,P=0.007)、初始感觉阈值(r=-0.278,P=0.020)呈负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SDS评分(β=-0.263,P=0.033)、初始感觉阈值(β=-0.281,P=0.013)是BF疗效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存在抑郁倾向、直肠低敏感的CC患者BF疗效较差,采用相应的治疗措施有助于优化BF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编制科学、规范的炎症性肠病患者症状群评估量表,并进行信效度检验。 方法 以症状经历模型为指导,通过文献回顾、德尔菲专家函询形成量表初稿;对条目进行描述性定义后进行小样本预调查,根据患者反馈完善量表。便利选取2019年6月—9月在江苏省4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消化科门诊就诊或住院的150例炎症性肠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 20.0对数据进行项目分析,测定量表的信效度。 结果 最终形成的炎症性肠病患者症状群评估量表包括18个条目,量表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850,各条目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941~1.000。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出5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7.390%。各因子与总量表间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80~0.857,总量表与炎症性肠病生活质量问卷的相关系数为0.925。总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00,重测信度为0.856。 结论 炎症性肠病患者症状群评估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引导医护人员精准、针对性地评估患者,为患者制订个性化的症状管理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及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措施,并对其死亡原因进行分析。方法 2010年01月至2011年04月期间,我院诊治的4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病情采取相应的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结果 4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等对症处理,有19例患者治愈(19/40,47.5%),11例患者病情好转(11/40,27.5%),4例患者成为植物人(4/40,10.0%),6例患者死亡(6/40,15.0%)。结论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要做到早期采取适当的治疗,并且积极处理合并伤和并发症,才能提高治疗效果,有效减少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对参与式农村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综合干预后农村常住居民认知水平的变化进行效果评价.方法 采用社会实验研究设计,于干预前后对干预组及对照组农村常住居民进行知识、态度问卷调查,干预前后分别调查2 142人和2 225人.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目标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和正确态度持有率显著提高:传播途径、非传播途径和一般知识知晓率分别由干预前的55.91%、19.04%、13.32%提高至76.51%、45.26%、40.02%;自我保护态度、对待艾滋病病人/感染者的正确态度持有率分别由干预前的65.49%、17.73%提高至80.04%和35.32%,与自身干预前和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参与式健康教育综合干预是提高农村居民艾滋病认知水平的有效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弄清农村育龄妇女避孕套的使用和认知情况,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抽取农村育龄妇女2 476人,逐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农村育龄妇女中1半以上次数性生活时使用避孕套的仅占10.20%,约84.00%的妇女从未使用过避孕套;避孕套相关知识知晓率最高61.26%,最低仅为4.37%,知晓率在有生殖道感染症状者和无症状者之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农村育龄妇女避孕套使用率低,相关知识差,应在进行生殖道感染健康教育内容上重视避孕套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焦虑、抑郁状况以及与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采用汉化版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和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78例符合罗马Ⅲ标准的FD患者的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进行评分。结果:FD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和抑郁心理,与国内常模相比,SDS、SAS分值差异均有显著性(47±11vs42±11,42±11vs37±13,P<0.01);FD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与中国常模相比,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和总体健康8个维度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SF-36各维度分值均与SAS、SDS分值呈负相关(P<0.01)。结论:FD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心理,其生活质量显著降低,生活质量与焦虑、抑郁情绪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糖尿病大鼠结肠中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和血红素氧合酶-2(heme oxygenase 2,HO-2)的改变以及ICC与HO-2的共表达情况,探讨ICC和HO-2在糖尿病结肠动力障碍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方法: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的ICC和HO-2的分布和表达情况;双重免疫荧光标记结肠ICC和HO-2,观察其共表达情况。结果:ICC和HO-2主要分布在大鼠结肠的肌间神经丛,糖尿病大鼠结肠中ICC和HO-2的表达量均较正常大鼠明显减少(P<0.05);所有大鼠结肠组织ICC阳性细胞和HO-2阳性细胞在同一部位表达,糖尿病大鼠结肠组织中二者共表达的部位较对照组减少。结论:结肠组织ICC和HO-2的分布和表达减少可能是糖尿病结肠运动障碍的原因之一;ICC可能产生一氧化碳并介导一氧化碳在胃肠运动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老年性痴呆的疾病负担,为卫生决策部门制定卫生政策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随机调查保定市城乡60岁以上的老年性痴呆患者113例,对其家庭主要照料者逐人进行问卷调查。并调查老年痴呆现患病例的发病年龄,搜集近三年内老年痴呆死亡病例病程,并参考全球疾病负担(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GBD)研究中的参数计算失能调整寿命年(DALYs)。结果老年性痴呆患病率为4.90%,老年性痴呆家庭负担城市高于农村。老年性痴呆DALYs城市为19.061年/千人,农村为17.607年/千人。城市中男、女DALYs分别为12.799年/千人和17.607年/千人,农村男、女分别为5.219年/千人和12.388年/千人。结论老年性痴呆DA-LYs城市高于农村,女性高于男性。城市老年性痴呆患者家庭照料者的身心健康更需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