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78篇
预防医学   25篇
药学   23篇
  1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01.
突发性耳聋是指一般无明显病因的情况下骤然出现的听力减退或丧失。因其起病急暴 ,中医辨证属“实证”。以肝火上扰、痰热郁结者居多 ,现代医学归为“感觉神经性耳聋”。针刺治疗多以取耳部及远端的少阳经穴为主 ,宣通耳络 ,疏调经气。然而临床所见 ,一些突然发生的神经性耳聋 ,其病理机制并不完全是听觉器官的功能异常 ,而往往与大脑听觉中枢的失调有关。因此 ,针灸治疗首先应开窍启闭 ,改善大脑的生理功能 ,再宣通耳络促使听觉功能的恢复。基于此理 ,笔者自 1990年以来 ,运用“醒脑”、“通络”相结合的方法 ,治疗突发性耳聋 32例 ,取得了…  相似文献   
102.
非小细胞肺癌中5种耐药因子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P-gp、GST-π、TOPOⅡ、Bc1-2、P53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表达的意义.方法:取自本院1998~2002年73例术前未经治疗,经病理证实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P-gp、GST-π、TOPOⅡ、Bc1-2、P53的表达.结果:P-gp、GST-π、Bc1-2、P53的阳性率和TOPOⅡ的缺失率分别为63%、77%、53%、59%和21%.且TOPOⅡ的缺失率与P-gp、GST-π、Bc1-2、P53的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P-gp/GST-π、Bc1-2/P53呈显著性正相关(P<0.05).结论:NSCLC的耐药性与肿瘤的原发性耐药有关.  相似文献   
103.
火针的起源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火针是用火将针尖烧红迅速刺入穴内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内经》称为“刺”、“燔针”。《伤寒论》称为“烧针” ,《千金要方》称为“火针” ,《资生经》称为“白针” ,民间蜀人称为“煨针”。明以来《针灸大成》、《针灸聚英》、《针灸集成》等均相沿称“火针”。一般认为火针由《灵枢 九针十二原》中之大针发展而来 ,古代相沿均用比较粗长的金属针 ,针柄以竹木固定隔热 ,把针尖在灯上烧红 ,刺向气穴病所。故可以说火针是针刺与灸相结合的一种方法。《素问 异法方宜论》讲灸的起源 ,“北方者 ,天地所闭藏之域也 ,其地高陵居 ,风寒冰…  相似文献   
104.
我们收治的45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疗下长期存活,现就有关因素探讨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 45例中男29例,女16例;年龄26~75岁。原发病因:慢性肾小球肾炎26例(60%),高血压病、间质性肾炎、尿酸性肾病和多囊肾各3例,狼疮性肾炎2例,糖尿病肾病1例,其它病因4例。15例存活超过5年者为长期存活组,12例5年内死  相似文献   
105.
106.
目的: 通过护理程序图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总结临床护理经验。方法: 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介入治疗的30例患者,运用护理程序图,行主动、系统、动态、个性化的全程护理干预。结果: 经过系列护理干预,3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介入治疗,获得良好疗效,髋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无一例发生并发症发生。结论: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介入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运用护理程序图进行程序护理,可以提升整体护理效果,确保介入治疗的安全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07.
目的研究4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术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28例临床诊断为肺动脉栓塞(肺栓塞)的患者应用4层螺旋CT行肺动脉成像。CT后重建技术包括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结果 28例患者共发现肺动脉及其分支栓子172支,包括肺动脉完全闭塞29支(占16.9%),肺动脉不规则充盈缺损116支(67.4%),肺动脉中心性充盈缺损(轨道征)27支(15.7%)。结论 4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是基层医院诊断肺动脉栓塞的首选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8.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主要见于中医的紫斑(肌衄)、鼻衄、齿衄、崩漏等血症之病。由于血溢于肌肤之间,皮肤现紫斑瘀点的血证,称为紫斑,亦称为肌衄。《医宗金鉴·失血总括》況“皮肤出血曰肌衄”,指出内科杂病肌衄发斑不包括温病出疹发斑。一、临床资料本组24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均经西医各项检查确诊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并排除过敏性紫  相似文献   
109.
患者女 ,2 1岁 ,因痤疮用芦荟 (原植物经鉴定为百合科植物斑纹芦荟AloeveraL .var.Chinensis(Haw .)Berger)捣碎成汁外敷 ,qd ,约 2d后面部皮肤开始出现境界清楚的红斑 ,伴有皮肤灼痛 ,瘙痒。皮肤科检查 :面部眼睑、肋部、下颏部红肿明显 ,其上密集粟粒状丘疹 ,布满大小不等的小水泡 ,水泡局部发红 ,内容澄清 ,个别水疱破溃 ,有大量渗出。诊断 :接触性皮炎。治疗 :停用芦荟。给予扑尔敏片 4mg及维生素C0 .1g ,维生素E0 .1g ,tid ,po ,用 3%硼酸溶液局部湿敷 ,1周后痊愈 ,10d后患者皮肤色泽恢…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检测肝素结合表皮生长因子(HB-EGF)及其受体(EGFR)在窒息新生大鼠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窒息新生大鼠肠道损伤修复过程中的意义.方法 将100只健康Wistar新生大鼠随机分成窒息复氧后3、6、12、24、48 h组及其相应对照组,每组10只.建立常压窒息模型,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肠黏膜组织HB-EGF和EGFR的表达,使用Biosens数字影像系统测定其阳性区平均积分吸光度值(A).并进行HE染色,观察肠黏膜组织形态学及肠黏膜损伤指数(IMDI)的变化.结果 窒息组肠黏膜组织在窒息复氧后3 h即出现损伤,以复氧后24 h最为显著,之后开始恢复.HB-EGF表达在窒息复氧后呈一过性增高,复氧后12 h达高峰(85.96±4.82),之后开始下降,与同时间点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B-EGF的表达与IMDI呈显著正相关(r=0.549,P<0.01).EGFR的表达在复氧后24 h达高峰(104.81±6.69),之后开始下降,与同时间点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GFR的表达与IMDI呈显著正相关(r=0.627,P<0.01).结论 HB-EGF和EGFR可能在窒息复氧后新生鼠肠黏膜损伤早期修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