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50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9篇
预防医学   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肝硬化患者纤溶活性升高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纤溶活性增高的机制.方法根据Child-Pugh分级把明确诊断为肝硬化的43例患者(男35例,女8例;年龄25~71岁,平均年龄51岁)分为3组,A组(A级)13例,B组(B级)15例,C组(C级)15例.另外B级和C级的患者根据腹水的有无,分别分成2组.对每例样本检测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抗原、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和D-二聚体(D-D).结果在有腹水的16例(B级和C级)肝硬化患者中,所有患者血浆D-D水平均大于1.0 mg/L, FDP水平均大于5 mg/L,平均D-D含量为3.97mg/L.14例(B级和C级)没有腹水的肝硬化患者中只有5例血浆D-D水平大于0.5 mg/L、 FDP水平大于5 mg/L,平均D-D含量为0.77 mg/L.另外,在同级病例中,有腹水患者的D-D水平远远大于没有腹水患者的D-D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腹水患者的t-PA水平略高于没有腹水的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腹水患者的PAI水平与无腹水患者的水平近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例具有正常纤溶活性(FDP<5 μg/ml;D-D<0.5 μg/ml)的病例,其中A级13例,B级6例,C级4例,t-PA抗原随病情严重程度而显著性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AI活性在3组结果近似(P>0.05).另外,通过比较高纤溶活性和正常纤溶活性(B级和C级)t-Pa/ PAI变化.我们注意到在纤溶活性高的患者t-PA近似于正常纤溶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水可能是肝硬化患者纤溶活性增高的重要因素;肝硬化本身在没有腹水的情况下,其纤溶活性略微升高;t-PA/PAI的失平衡随着病情的严重程度而升高;t-PA/PAI失平衡不是肝硬化患者纤溶活性升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2.
洋地黄类药物是当今治疗心力衰竭常用药物。洋地黄类药物有效治疗量和中毒量接近,安全范围小,容易造成中毒。我们自1995年1月至8月间,对25例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洋地黄类药物,3例出现洋地黄中毒,由于严密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无1例死亡。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25例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57~86岁;患慢支、肺气肿、肺心病19例;出现  相似文献   
103.
血清IgE测定对牛奶过敏婴儿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牛奶蛋白特异性IgE(sIgE)对牛奶蛋白过敏症(CMPA)患儿的临床意义。方法 依据sIgE 检测结果将96 例CMPA 患儿分为IgE+ 组(n=26)与IgE- 组(n=70), 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特点;予食物回避和使用深度水解蛋白粉或氨基酸粉干预16 周后, 比较两组患儿的干预效果。结果 CMPA 患儿血清IgE 阳性率为27%。IgE+ 组的首次发病年龄低于IgE- 组(P<0.05);过敏性家族史和呼吸道症状发生率高于IgE- 组(P<0.05);重度CMPA、消化道症状、体重低下、生长迟缓、贫血和低蛋白血症发生率低于IgE- 组(P<0.05)。IgE+ 组患儿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红斑、荨麻疹、呕吐、流涕、咳嗽、喘息和阵发性哭闹, 发生率高于IgE- 组(P<0.05);IgE- 组患儿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湿疹、便秘和腹泻, 发生率高于IgE+ 组(P<0.05)。干预16 周后, 两组间各临床症状缓解率均在80%以上, 且两组间各临床症状缓解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MPA患儿血清IgE 阳性率不高。IgE- 组临床症状更不典型, 多为非过敏性临床表现。早期食物回避和使用深度水解蛋白粉或氨基酸粉干预对IgE+ 和IgE- 患儿均能获益。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建立并优化荧光染色体原位杂交技术并评价其在胎儿21、18、13、X和Y染色体数目异常产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常规穿刺取羊水或脐带血样本196例,经低渗、固定、制片、老化等,直接利用两组特异性探针(GLP 13/GLP 21和CSP18/CSP X/CSP Y)进行原位杂交,快速检测羊水或脐带血细胞中21、18、13、X和Y染色体的数目,并同时对样本进行经典的细胞培养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以≥90%的细胞显示的荧光信号点数目作为染色体数目的判断标准,正常情况下GLP 13/GLP 21探针组显示2个绿色荧光点/2个红色荧光点,CSP18/CSP X/CSPY探针组显示2个蓝绿色荧光点/2个黄色荧光点(女性)或者2个蓝色荧光点/1个黄色荧光点/1个红色荧光点(男性).196例羊水或脐血均在72~96h内给出报告,检出21三体综合征7例、l8三体综合征2例、性染色体异常(47,XYY)1例,与1个月后报告的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一致.结论 荧光染色体原位杂交方法可用于快速产前诊断胎儿21、18、13、X、Y染色体数目异常,与常规的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结合,可快速准确地检测胎儿染色体的非整倍体异常.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探讨ICU医护人员对机械通气患者实施早期运动的真实体验.方法 2019年1月—2019年12月,运用访谈提纲对ICU医护人员进行深度访谈,现场录音及笔录,访谈15人时资料饱和.运用Colaizzi的7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共提炼出4个主题:机械通气患者早期运动的风险性高;ICU机械通气患者早期运动无个性化实施方案,实施效果缺乏评价标准;迫切需要ICU机械通气患者早期运动相关知识;机械通气患者早期运动执行受限.结论 制订切实可行的机械通气患者早期运动的流程和实施方案,提高医护人员对早期运动重要性的认知,合理人力资源的配置,是提高患者疾病治愈率,改善生活质量及预后并最终得到安全、有效、科学的早期活动康复治疗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6.
107.
目的 探讨局灶性强回声超声征象在鉴别TI-RADS 4类甲状腺结节良恶性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经病理证实的102例TI-RADS 4类甲状腺结节患者,共214个结节(良性181个,恶性33个),均行二维超声检查,观察甲状腺结节的边界、内部回声、纵横比,并对其局灶性强回声进行分型,比较良恶性结节各超声征象的差异。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TI-RADS 4类甲状腺结节的影响因素。结果 二维超声检查显示,良恶性结节边界、内部回声、纵横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恶性结节局灶性强回声主要为Ⅴ型(12个,36.36%)和Ⅵ型(11个,33.33%);良性结节局灶性强回声主要为Ⅰ型(98个,54.14%)和Ⅱ型(59个,32.60%)。良恶性结节局灶性强回声Ⅰ型、Ⅱ型、Ⅳ型、Ⅴ型和Ⅵ型占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回声、纵横比≥1和强回声Ⅳ型、Ⅴ型、Ⅵ型均为TI-RADS4类甲状腺结节的危险因素(OR=4.289、4.051、3.333、4.047、4.112,均P<0.05),强回声Ⅰ型、Ⅱ型均为...  相似文献   
108.
109.
110.
早期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洪雷  张立文 《医学信息》2008,21(9):1619-1620
我们自2003年12月-2006年12月应用腰大池持续引流术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86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