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46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17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鲁克氏棒治疗脊柱骨折由于它能达到节段性固定,不需外固定,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操作简便,价格低,所以在基层医院仍应用广泛。我院从88年2月至94年6月共行脊柱骨折脱位鲁克氏棒内固定术85例,经过6月至5年的随访,其中8例出现了钢丝断裂,脱杆等并发症,现就并发症原因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52.
老年人由于肱骨上端骨质疏松,由轻微的外伤即可造成骨折,其治疗方法与青年人应有区别.自2003年以来,作者应用AO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PHP)治疗老年性肱骨外科颈骨折15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3.
近几年来 ,由于对肌体血管解剖学的不断深入研究 ,轴型皮瓣的临床应用日益广泛。 1995年 7月— 1998年 12月 ,对多种原因所致前臂及手部软组织缺损 ,我们采用腹股沟轴型皮瓣一期修复 16例 ,取得了良好效果 ,创面一期覆盖 ,保住了功能和外形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16例均为男性 ,平均年龄 31岁。其中前臂电击伤 6例 ,前臂及手掌电击伤 2例 ,腕部及手掌侧轧伤 2例 ,手部热压伤 2例 ,手掌侧电击伤 3例 ,手掌及拇指挤压伤1例 ,均为伤后急诊入院 ,平均时间 6~ 12h ,最长 18h。1.2典型病例 例 1,17岁 ,1995年 8月 2 4日因右…  相似文献   
54.
随着社会发展,低骨量患者的数量越来越多,部分低骨量患者已发生髋部骨折。行X线检查时发现,此类患者大多伴有股骨近端几何参数异常。该文通过对低骨量性髋部骨折股骨近端几何参数的既往研究和治疗进行总结得出结论:髋轴长、颈干角、股骨偏心距和前倾角、股骨颈皮质厚度均与低骨量性髋部骨折相关。手术结合全程抗骨质疏松治疗是治疗该病的方法。对低骨量未发生髋部骨折患者,X线片测量上述参数可预测髋部骨折风险。  相似文献   
55.
四肢动脉部分裂伤后如未及时修复,由于位于组织深层或皮肤已缝合,则形成一个与动脉裂口相通的血肿,逐渐扩大并有血管内皮细胞延伸生长,称为假性动脉瘤。笔自1989.1-2000.12收治假性动脉瘤15例,现就其诊断和治疗作一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56.
目的 研究头孢呋辛在骨科感染预防中的效果,为预防和降低骨科感染提供参考.方法 将医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192例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96例患者,于术前给予头孢呋辛1.25 g,术后继续用药1~2 d;对照组96例患者,术前给予氨苄西林2 g,术后继续用药1~2 d,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切口愈合情况及平均切口愈合时间.结果 观察组共发生医院感染2例,分别为骨髓炎、蜂窝组织炎各1例,感染率为2.08%,对照组共发生感染11例,分别为切口感染3例,开放骨折术后感染及骨髓炎各2例,蜂窝组织炎4例,感染率为11.46%,对照组感染率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切口愈合时间为(12.5±3.5)d,对照组平均切口愈合时间(16.5±5.5)d,观察组切口愈合状况:优72例,良22例,优良率97.92%,对照组优63例,良17例,优良率8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孢呋辛在骨科感染预防中效果显著,明显降低了感染发生率,缩短切口愈合时间及提高愈合质量.  相似文献   
57.
不同路径髂骨钉钉道的CT影像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髂骨钉的最佳路径,为腰骶骨盆重建手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09年2月至8月,选门诊或住院因各种原因进行骨盆CT扫描及三维重建并且无阳性表现的50例患者影像学资料进行研究,男28例,女22例;年龄19~65岁,平均41.2岁。设计4条路径,A、B、C路径均以CLIC点(Chiotic线与后髂嵴的交叉点,位于髂后上棘上方24mm处)为起点,方向分别为髋臼上缘、髂前下棘、髋臼中心;D路径以髂后上棘起点,指向髂前下棘。对每条路径中不同钉道的长度及钉道中两处狭窄点的骨板厚度进行数据分析。结果:A(CLIC点到髋臼上缘)、B(CLIC点到髂前下棘)、D(髂后上棘与髂前下棘)路径钉道长度相当,但A路径髂骨板厚度明显较B、D路径大。A、C(CLIC点到髋臼中心)路径髂骨板厚度无明显差异,但A路径通道长度明显大于C路径。结论:A路径即从CLIC点到髋臼上缘方向的髂骨钉钉道路径最长且髂骨板最厚,能够容纳相对最长最粗的髂骨钉,又能承受的拉力最大,是最理想的髂骨钉钉道。  相似文献   
58.
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临床效果。方法对5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应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8个月~3年。参照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41例,良11例,可3例,差3例,优良率为90%。结论胫骨平台骨折应用锁定钢板内固定,固定牢靠,创口无感染,愈合率高,可进行早期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59.
<正>肱骨近端骨折是中老年群体的常见损伤,占所有骨折类型的4%~5%,是老年人群排名第三的常见骨折类型。据统计,老年人肱骨近端骨折的患病率超50%[1],特别是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由于骨量的丢失,可因低能量损伤导致骨折。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肱骨近端骨折的患病率或将持续上升,女性群体的患病比例明显高于男性[2]。肱骨近端骨折通常由间接暴力引起,如跌倒时手或肘部着地,力通过前臂或肘部向近端传导时,由于肱骨近端颈干角特殊解剖结构,使暴力集中于外科颈从而导致骨折。  相似文献   
60.
肩胛骨骨折是少见的损伤仅占所有骨折的0.5%~1%。由于肩胛骨周围有肌肉和胸壁保护,所以只有高能量创伤才会引起骨折。临床上常见于多发伤病人,本文总结18例肩胛骨骨折的手术治疗情况,探讨其损伤类型及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