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1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03篇
内科学   24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158篇
预防医学   29篇
药学   72篇
  2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81.
乳腺癌靶向治疗基于分子分型为乳腺癌患者提供了一个有效和个性化治疗的选择.目前用于乳腺癌靶向治疗的药物包主要括以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为靶点的药物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拉帕替尼、T-DM1和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为靶点的贝伐珠单抗以及以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为靶点的依维莫司,多项研究表明靶向治疗联合化疗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及总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482.
踝关节三角韧带损伤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程  林光锚  刘敏 《中国骨伤》2012,25(11):967-970
踝关节三角韧带损伤的发病机制已经比较明确且分歧较少,但关于其诊断与治疗尚没有统一的标准。应力下X线片能否作为主要的诊断的依据、核磁检查是否早期应用、以及手术探查的指征等,这些都是目前诊断踝关节三角韧带损伤的难题;治疗上存在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大分歧,且在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方面国内外专家各有侧重,近年来国内学者偏重于带线锚钉修复,而国外则一直以重建三角韧带为主。  相似文献   
483.
目的:探讨氨磺必利与氯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研究组口服氨磺必利治疗,对照组口服氯氮平治疗,观察12周。于治疗前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精神症状,个人与社会功能量表评定社会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同期两组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个人与社会功能量表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研究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显著(P<0.05)。结论氨磺必利与氯氮平均能够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阳性、阴性症状,但氨磺必利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显著优于氯氮平。  相似文献   
484.
目的:探讨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齐拉西酮治疗双相障碍躁狂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6例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口服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研究组联合齐拉西酮治疗,对照组联合利培酮治疗,观察6周。采用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P<0.01),治疗6周末研究组痊愈率52.6%,总有效率84.2%,对照组分别为47.4%、86.8%,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21、0.21,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轻微,但研究组月经改变、泌乳、体质量增加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齐拉西酮治疗双相障碍躁狂发作疗效显著,几乎不引起体质量增加、泌乳、月经改变,安全性高,依从性好,更适用于女性患者。  相似文献   
485.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出院后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190例糖尿病患者按出院顺序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95例,两组患者出院后均接受系统的饮食疗法、药物疗法、运动疗法等,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于患者出院时及出院6 mo末采用自行设计的遵医行为问卷评定遵医行为,同时测定血糖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遵医行为问卷评分护理干预前两组各因子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干预6 mo末干预组按时检查、饮食控制、药物疗法、自我监测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日费用及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护理干预对提高糖尿病患者出院后遵医行为效果显著,对控制血糖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86.
目的:观察胰酶制剂替代治疗改善慢性胰腺炎外分泌功能不全患者消化道症状及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2010~2013年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胰腺炎合并外分泌功能不全患者98例,予胰酶制剂治疗1年,观察治疗6、12月后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98例患者治疗后胃肠道症状及疼痛再发明显降低,胃肠胀气症状无明显改善;患者平均体重维持稳定并稍有增加,体重下降患者比例明显降低(P<0.05);胃肠生活质量量表(GIQLI)总评分明显增加,各单项评分均有改善( P<0.05)。结论胰酶替代治疗可显著改善慢性胰腺炎合并外分泌功能不全患者的胃肠道症状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87.
张程  何婷婷  杨英 《医学信息》2018,(13):179-180,183
目的 探讨3D打印导板技术配合复杂骨盆骨折微创置钉手术的手术护理配合。方法 总结2017年6月~2018年1月我院为10例骨折患者进行3D打印导板技术配合微创置钉术的手术方法及护理。结果 10例患者均骨折复位良好,固定稳定,未出现1例血管神经损伤,下肢活动和坐位时疼痛感逐渐消失,术后X光片检查,均通过两枚微创螺钉的固定,骨折达到有效的治疗效果。结论 3D打印导板技术配合微创置钉手术,可让骨盆骨折患者从各方面达到良好的手术效果,同时良好的手术护理也是手术成功至关重要的步骤。用3D打印导板技术进行仿真模型制作,进行精准手术演练,无需计算机导航设备,术中透视少,置钉精准度高,可达到手术时间更短,疗效更好,费用更低的效果。  相似文献   
488.
目的 报道1例少见的距下关节内侧脱位伴距骨后突骨折病例的诊断和治疗,探讨距骨后突周围解剖、距下关节内侧脱位伴距骨后突骨折发生机制、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25岁男性距下关节内侧脱位伴距骨后突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在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及维普数据库中,以“距下关节脱位/subtalar dislocation”和“距骨后突骨折/posterior process fracture of talus”为关键词,检索2017年10月前有关距下关节脱位伴距骨后突骨折的相关文献,共纳入6篇6例距下关节脱位伴距骨后突骨折的英文文献报道和1篇1例中文文献报道;结合本例诊治过程,总结该损伤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损伤机制、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 本文1例青年男性因车祸伤致右足内翻畸形、疼痛、肿胀、活动受限,正侧位X线平片示右距下关节内侧脱位伴后踝游离骨块,急诊行右距下关节脱位闭合复位石膏固定术。急诊术后X线片示距骨外旋,CT平扫示距跟关节间隙增宽、距骨后突骨折、足舟骨撕脱骨折,择期行右距下关节脱位伴距骨后突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择期手术后距下关节及距骨后突复位良好,随访6个月患者踝关节活动可,未诉疼痛。结合文献报道的7例,共8例距下关节脱位伴距骨后突骨折,男7例、女1例,年龄17~52岁,均表现为伤后足内翻畸形、肿胀、疼痛、活动受限;X线示距胫关节稳定,足内翻、距下关节内侧脱位,后踝存在游离骨折块;治疗以切开或闭合复位内固定为主要手术方式;距骨后突解剖复位并石膏固定者术后功能恢复好,无关节不稳、创伤性关节炎等相关并发症。结论 当足遭受跖屈内翻暴力时距下关节可发生内侧脱位,同时距骨后突遭受距跟韧带的牵拉暴力形成撕脱骨折。距下关节脱位合并无移位或移位≤2 mm的距骨后突骨折可保守治疗,合并距骨后突骨折移位>2 mm应手术治疗,有症状的陈旧性骨折可在关节镜下切除骨折块。  相似文献   
489.
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21年2月至2023年1月焦作市中医院收治的82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纳入研究。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4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控血压、控血糖、控血脂、给予神经营养等常规治疗,并开展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温针灸及推拿。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神经功能及肢体功能、躯干控制能力和步行能力。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24%,高于对照组的73.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下降,上肢Fugl–Meyer评定量表(FMA)、下肢FMA评分均升高,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上肢FMA、下肢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3 m起立行走试验(3TUG)均下降,躯干损伤量表(TIS)评分、10 m最大步行速度(10MWS)均升高,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3TUG低于对照组,TIS评分、10MWS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温针灸...  相似文献   
490.
目的测量正常成人下胫腓联合多层螺旋CT(MSCT)的影像学参数, 为下胫腓联合损伤的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沧州市人民医院影像报告数据库检索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110例正常成人踝关节MSCT的影像学资料, 其中男56例, 女54例;年龄18~60岁[(38.2±11.0)岁]。左踝59例, 右踝51例。运用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ACS)于MSCT上胫骨远端关节面上方10 mm处分别测量胫腓前间隙(L1)、胫腓后间隙(L2)、胫腓中间隙(L3)、切迹内腓骨深度(L4)、胫腓骨前缘的距离(L5)、胫腓骨后缘的距离(L6)、前胫腓联合角(A1)、腓骨旋转角(A2), 根据性别、年龄段及侧别比较测量结果。观察"胫腓联合线"阳性率, 并对下胫腓联合进行形态学分型。结果 L1~L6、A1、A2在不同年龄段和侧别中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男性和女性L4、L5、A1、A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而男性L1、L2、L3、L6较女性大(P<0.05或0.01)。男性"胫腓联合线"阳性率为80.4%(45/56), 女性为74.1%(40/5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