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2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正> 腹主动脉瘤的外科治疗,是从本世纪40年代起发展起来的。1/4个多世纪以前,Dubost等成功地完成了第一例主动脉移植物置换术。此后,在处理择期性及紧急性腹主动脉瘤的外科技术方面,已取得重大进展,死亡率很快下降。如肾动脉以下腹主动脉瘤择期手术死亡率目前已下降至3~5%。但这同时,破裂腹主动脉瘤的死亡率却并没有明显改善,当前多数的报告是35~66%。这说明还有不少患者因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全雄激素阻断治疗前列腺癌的有效性及必要性。方法  19例确诊前列腺癌的患者 ,随机分为单纯睾丸切除组和睾丸切除 +全雄激素阻断组 (简称全雄激素阻断组 ) ,分别观察比较术前、术后PSA、前列腺肿块、前列腺体积、患者生存期等情况。结果 两组术后 1个月PSA均呈快速下降 ,但术后 3~ 6个月全雄激素阻断组PSA下降 (P <0 0 5 ) ,前列腺肿块、前列腺体积缩小明显优于单纯睾丸切除组 ,生存期亦长于单纯睾丸切除组 (P <0 0 5 )。结论 全雄激素阻断治疗方法明显优于单纯睾丸切除 ,患者生存期明显长于单纯睾丸切除  相似文献   
23.
目前高血压病仍然是我国中、老年人健康的主要杀手。虽然诊断、治疗手段不断更新,但真正从中受益的患者甚少,仍然没有解决三低(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三高(患病率、致残率、病死率)的现状,防治形势十分严峻。究其原因,不外乎对全民高血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力度不够,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差,但主要原因还是我们在临床诊断、治疗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目前高血压病临床诊断、治疗中几个容易忽略的问题提出扼要讨论,旨在提高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24.
1  病例资料男 ,4 6岁。因突发右下肢麻木、疼痛、活动受限 6小时入院。既往有冠心病、心房纤颤 (房颤 )病史 3年。查体 :体温 38℃ ,血压 83 68mmHg。脉搏短绌 ,两肺未闻及干湿罗音 ,心律绝对不齐 ,听诊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右下肢皮肤青紫 ,无肿胀 ,皮温较左下肢低 ,变温带位于腹股沟韧带处 ,右足背、、股动脉搏动均未触及。心电图 (ECG)示房颤。下肢磁共振 (MRI)血管成像显示右股动脉及以下分支信号减弱 ,右髂动脉无信号。结合病史、MRI报告右髂总动脉栓塞 ,考虑系心房血栓脱落阻塞右髂总动脉 ,有急诊手术取栓指征…  相似文献   
25.
肾移植存活十五年以上的病例分析张祖明石天凯朱明周林玉姚正子陈友辉沈法林作者单位:安徽省立医院泌尿外科,合肥2300011临床资料本组3例病人长期成活,术前均为慢性肾炎而致尿毒症。病人经过血液透析及术前准备行尸体肾移植,供肾热缺血20min,冷缺血为1...  相似文献   
26.
全雄激素阻断与单纯睾丸切除治疗前列腺癌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全雄激素阻断治疗前列腺癌的有效性及必要性。方法 19例确诊前列腺癌的患,随机分为单纯睾丸切除组和睾丸切除 全雄激素阻断组(简称全雄激素阻断组),分别观察比较术前、术后PSA、前列腺肿块、前列腺体积、患生存期等情况。结果 两组术后1个月PSA均呈快速下降,但术后3—6个月全雄激素阻断组PSA下降(P<0.05),前列腺肿块、前列腺体积缩小明显优于单纯睾丸切除组,生存期亦长于单纯睾丸切除组(P<0.05)。结论 全雄激素阻断治疗方法明显优于单纯睾丸切除,患生存期明显长于单纯睾丸切除。  相似文献   
27.
女性尿道损伤临床上甚为少见,国内外文献近二十年零星报道约10例。我院自1990年1月~1994年12月,共收治了尿道损伤及外伤性尿道狭窄74例,其中有4例女性尿道损伤,经治疗后效果满意。现结合文献复习,予以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4例患者年龄分别为9岁、20岁、24岁、35岁,受伤  相似文献   
28.
泌尿系统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125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泌尿系统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现状,耐药性及其治疗,方法:对125株感染泌尿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BSA)89株(71.2%)。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36株(28.8%)。医院内感染77株(61.6%)。71株为MRSA(92.2%)。MRSA对青霉素类耐药率很高,对头孢类,氨基糖甙类和新型喹诺酮类抗生素均有程度不同的耐药,而对万古霉素100%敏感。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泌尿系感染重要的致病菌,其中MRSA占很大比重,MRSA的治疗应在药敏试验指导下用药,对于全身重度感染,万古霉素为首选。  相似文献   
29.
目的研究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 mRNA在膀胱移行细胞癌(TCC)中的表达和意义,以及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探讨survivin在TCC发生、发展和转移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分别对45例TCC组织、34例相应的癌旁组织和10例正常膀胱组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survivin mRNA的表达,免疫蛋白印迹(W estern B lotting)法检测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Survivin mRNA和VEGF蛋白在45例T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11%和66.67%,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8.82%和5.88%)(P<0.05),而在正常膀胱组织均无表达。TCC组织中survivin mRNA的表达与肿瘤的淋巴转移密切相关,与病理分级有一定关系(P<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临床分期、肿瘤直径和肿瘤发生情况等均无相关性。相关性检验表明survivin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χ2=4.881,r=0.32,P<0.05)。结论Survivin mRNA在TCC组织中的高表达提示其可能参与TCC的发生和发展;survivin和VEGF的表达密切相关,推测survivin可能通过上调VEGF的表达而促进TCC的转移。  相似文献   
30.
我院膀胱肿瘤占泌尿系肿瘤的首位。男性为女性的5.7倍,30岁以上的占98.8%,文中介绍了诊断及治疗经验,对各种手术选择标准和预后进行了讨论,并肯定了前半膀胱切除,利用膀胱壁瓣行膀胱颈成形术,治疗膀胱三角区多发性肿瘤的优点和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