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6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1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62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6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为了探讨兴城海滨疗养地对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我们对来自总装备部试验基地的特勤人员疗养前后T淋巴细胞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Ag-NORs)进行测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2.
随着器官移植在我国的广泛开展,血中环孢霉素A(Cyclosphorin A,CsA)浓度的动态测定已经成为临床指导用药不可缺少的检查。目前国内大都采用Sandoz公司单克隆抗体测定CsA药盒。但最终进行放射免疫测定之前,需用1ml水溶物,与实验室常用的闪烁液不相溶,而进口  相似文献   
103.
<正> 透明质酸(HA)是由N-乙酰氨基葡萄糖和葡萄糖醛酸组成的多糖大分子,慢性活动性肝炎和肝硬化病人血清HA成倍升高;同时也有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明显改变。为了探讨以上两者间可??的内在联系,本研究测定了慢活肝、肝硬化  相似文献   
104.
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检测的临床意义探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IgE介导的食物过敏反应为一速发过程,症状突出且与食物摄入显著关联,多次发作后患者也能自我诊断,而且其诊断方法也日臻完善.1982年发现IgG主要是IgG4参与了过敏反应,它与IgE分别作用于过敏反应的速发相和迟发相[1].然而,由于检测手段的滞后、诊断方法不普及、IgE介导的过敏反应在医生和患者中的主导地位导致IgG介导的食物过敏反应尚未被临床充分认知,使得这一领域几为空白.新近由于对IgG介导的食物过敏反应的逐步认识和深入研究,特别是其诊断方法的改进使得一些与IgG相关的过敏反应性疾病得以正确诊断,进而能够获得有效的防治.……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探讨干扰索(IFN)-γ、白细胞介素(IL)-10和IL-4对人B细胞活化因子(BAFF)基因启动子转录活性的影响.方法 以人基因组DNA为模板,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获得含BAFF基因完整启动子序列的-1349~-329 bp片段,与氯霉素乙酰基转移酶(CAT)报告基因组成重组体phBAFF1.02,瞬时转染至人骨髓白血病细胞株HL-60,经上述细胞因子干预后,CA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CAT活性,观察重组体的启动转录活性的变化.结果 5 ng/ml的IFN-γ、100 ng/ml的IL-10分别使重组体phBAFF1.02的CAT活性升高4.18、2.13倍,而浓度为100 ng/ml的IL-4则不能改变重组体的CAT活性;联合应用IFN-γ和IL-4、IL-10和IL-4仅能使重组体的CAT活性升高3.41、1.58倍,与单独应用IFN-γ、IL-10相比,CAT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胞因子IFN-γ、IL-10能明显上调人BAFF基因启动子的转录活性,IL-4对BAFF基因启动子的转录活性无影响,但能明显减弱IFN-γ、IL-10对BAFF基因启动子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6.
伴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小板激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伴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 (CAS)与血小板激活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4 0例伴脑梗死CAS患者 (A组 )和 31例不伴脑梗死CAS患者 (B组 )外周血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 Ⅲa复合物α亚单位 (CD4 1)、P 选择素 (CD6 2p)和溶酶体膜蛋白 5 3(CD6 3)的表达以及血小板与淋巴、单核和中性粒细胞的凝集性。结果 与B组相比 ,A组CD6 2p、CD6 3阳性百分率和血小板 单核细胞的凝集性升高 (P <0 .0 5 ) ;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 ,A组CD6 2 p和B组CD4 1、CD6 2 p阳性百分率与CAS程度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5 ) ;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 ,血小板 单核细胞凝集性和CD6 2 p是CAS患者产生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P <0 .0 5 )。 结论 血小板活性增高的CAS患者易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  相似文献   
107.
目的:对比研究不同的中药给药途径随机开放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择自愿参加临床试验4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对照组21例.在常规方法控制血糖水平的基础上,治疗组用加味桃红四物汤常规口服,对照组用脉络宁注射液常规静脉滴注.疗程4周.结果:口服桃红四物汤优于静滴脉络宁,症状疗效依次肢体疼痛、皮肤瘙痒、肢体麻木.证候积分下降的差值比较.腓总神经传导速度的疗效与症状疗效不平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改善不如症状疗效.结论:控制空腹及餐后血糖水平仍然是改善或延缓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周围神经病变的基本措施.口服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较静脉滴注脉络宁疗效好.  相似文献   
108.
流式细胞仪检测人白细胞抗原-B27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获得外周血淋巴细胞人白细胞抗原(HLA)-B27检测准确可靠的结果。方法用双抗体双色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仪分析,对标本放置不同时间、溶血后洗涤前后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标本放置不同时间可影响检测结果,洗涤可显著增加HLA-B27阳性细胞百分比和细胞表面平均荧光强度。结论制备好的标本应在6 h内检测,溶血后标本宜洗涤后测定,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9.
为了探讨兴城海滨疗养地对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我们对来自总装备部试验基地的特勤人员疗养前后T淋巴细胞Ag-NORs进行测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0.
目的用聚肌苷酸胞苷酸(polyinosinic polycytidylic acid,PolyI:C)注射C57BIL/6小鼠以研究建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动物模型,探讨CD40配体(CD40L)在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的表达,和在PBC中T淋巴细胞的活化情况。方法20只C57BIM6小鼠随机分对照组和模型组。将polyI:C以5ms/kg的剂量腹腔注射模型组小鼠,对照组注射PBS,每周2次,120d后处死,留取外周血和肝组织,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抗线粒体抗体(AMA),HE染色观察胆管病理变化,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含量,流式细胞术分析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所占比例及CD40L在T淋巴细胞表面的表达情况。结果PolyI:C注射120d后模型组小鼠均出现AMA阳性,肝组织小胆管周围有不同程度的炎性细胞浸润,血清AL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对照组胆管及血清ALP均未发生明显变化;模型组小鼠CD40L^+/CD4^+、CD40L^+/CD8^+T淋巴细胞[(4.35±0.34)%,(1.42±0.10)%)显著高于对照组[(0.78±0.10)%,(0.43±0.04)%,P〈0.01];而模型组小鼠CD4^+、CD8^+T淋巴细胞所占比例[(25.83±1.80)%,(24.84±2.70)%]与对照组[(20.51±3.46)%,(17.84±1.5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olyI:C腹腔注射C57BIM6小鼠120d可引起PBC病变,活化的CD4^+、CD8^+T淋巴细胞在PBC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