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9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1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患者男性,56岁。因左头顶部无源性肿物伴头晕2月余入院。查体:左头顶部偏后见一scmXscm肿物,呈半球形,软,轻压痛,不活动,压之不缩小。头颅CT示庄头顶部颅骨缺损,并在缺损处见一直径scm实质占位病变。肝B超及CT均显示肝右叶有直径scm实质占位病变,肝功正常,血清AFP检测2次均阴性。手术所见:左头顶部帽状腹膜下有一6cmX5.scm半球形肿物,表面光滑。环绕肿物切开颅骨骨板,见肿物突向硬脑膜外,但与硬脑膜无粘连,肿物在颅骨板内外呈哑铃形。术后临床症状消失。病理检查肉眼:肿物呈哑铃形,约scmX6cmX4cm,表面光滑,有包股…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局限性、影响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62例子宫肌瘤患者,按肌瘤大小、数目、类型、子宫位置、宫腔深度、患者年龄进行分类,用妇科多功能射频治疗仪(BBT)消融子宫肌瘤,分析其与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的关系及手术前后肌瘤光镜、电镜下病理变化的关系.结果 肌瘤大小与手术时间相关(P<0.05),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肌瘤类型与术中出血量相关(P<0.05),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与手术时间无关.而其余因素则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无关.结论 射频消融是通过使肌瘤发生凝固性坏死来达到治疗目的 的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制造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损伤模型,探讨纳络酮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于2003-05/10在兰州医学院解剖教研室实验室完成。成年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手术对照组、单纯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加纳络酮组,每组10只。用戊巴比妥钠(40mg/kg)腹腔注射麻醉大鼠,从根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单纯缺血再灌注组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心肌缺血30min后,剪断结扎线恢复心肌再灌注4.5h。缺血加纳洛酮组在术前10min及结扎后0.5h,4h,静脉注射纳洛酮0.517mg/kg。其余两组注射同体积的生理盐水。处死大鼠后迅速摘取心脏;;经处理后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法染色和数码照相计算机图象分析系统计算心肌梗死面积;;测定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工酶含量。结果:30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缺血加纳洛酮组与单纯缺血再灌注组比较;;心肌梗死面积明显缩小犤(37.53±5.77)%;;(26.73±3.67)%;;P<0.01犦;;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工酶活性明显降低犤(210.59±17.87)kat/L;;(153.12±22.16)kat/L;;P<0.01犦。结论:纳洛酮可明显缩小缺血再灌注心梗面积;;降低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含量;;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超声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安全建立气腹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超声检测110例行LC的患者建立气腹前脐下周围腹壁与肠管间滑动征象诊断有无粘连,并与术中诊断结果比较,同时与术者共同标定最佳第一入腹点,计算超声诊断粘连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记录并发症例数。结果 比较110例行LC的患者超声诊断和术中诊断脐下周围粘连发生率,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P〉o.05),超声诊断脐下周围粘连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8.7%,准确性为99%,阳性预测值为97%,阴性预测值为100%。该组LC成功率为100%,第1孔穿刺并发症为0例。结论 超声可准确地检测脐下周围有无粘连,标定最佳第1入腹点,有效避免第1孔穿刺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Toll样受体(TLR)9与特异性配体结合后,不仅在包括头颈鳞状细胞癌(HNSCC)在内的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高表达,而且具有促进肿瘤细胞增殖、侵袭及转移的作用;但TLR9在一些肿瘤中高表达预示较高的术后复发率及较低的术后生存率,在另一些肿瘤中高表达却是肿瘤预后较好的分子指标.TLR9参与HNSCC的相关分子机制,在于促进细胞增殖、抑制程序性细胞死亡、调节血管新生、促进肿瘤侵袭和促进免疫逃逸.目前,基于TLR9的抗肿瘤治疗已被广泛用于临床,其最终的临床效果尚待进一步了解TLR9的表达调控,分析TLR9参与HNSCC的双刃剑作用机制及相关信号转导环节,开发特异性高、不良反应小和可有效用于临床的TLR9佐剂或抑制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TEN和微血管密度(MVD)在胃腺癌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0例胃腺癌组织中PTEN表达及MVD值。结果:PTEN在胃癌中的表达缺失或降低与胃腺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相关。与组织学类型无关。MVD与胃腺癌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相关,与分化程度无关。PTEN与MVD呈负性相关。生存期分析显示,PTEN表达缺失或降低与高MVD的胃腺癌患者预后差,5年生存率低。结论:胃腺癌中PTEN表达及MVD值与肿瘤的生长、浸润、转移和预后有密切的关系。联合检测可估计胃癌侵袭、转移,能作为确定胃癌分期、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研究脑康灵胶囊的毒性。方法:采用一日耐受量法和长期毒性法。结果;脑康灵胶囊毒性极低,无法测得LD50,小鼠一日最大耐受量为40g/kg体重,相当于人临床用药量的200倍,本药3g/kg,9g/kg分别给大鼠灌胃120天,和对照比较,不影响大鼠生长发育,不影响造血功能,肝功能及肾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隐形功能矫治器对青少年骨性Ⅱ类错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无托槽隐形功能矫治器对1例青少年骨性Ⅱ类错患者进行双期治疗, 一期利用其生长发育潜能前导下颌骨;二期单颌拔牙进一步调整咬合及前牙覆、覆盖;并结合文献回顾分析。结果患者双期治疗结束后为I类骨面型, 自然闭唇时无开唇露齿, ANB角减小, SNB角增大;重叠图显示下颌骨生长明显且软组织侧貌由凸面型变为直面型。结论隐形前导下颌矫治器在刺激下颌骨的生长、引导下颌向前的同时还可以扩大牙弓、排齐牙列、解除干扰, 减小了对乳恒牙替换的影响而且还能进行萌出诱导;其将传统的双期矫治融合, 有效缩短了治疗疗程, 取得了令患者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应用胃癌组织芯片研究RUNX3、VEGF与MVD的相关性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芯片中RUNX3、VEGF表达与MVD的相关性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建立经确证8 0例胃癌的组织芯片, 免疫组化检测芯片中RUNX3、VEGF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计数.结果: RUNX3在胃癌芯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阴性46.3%(37/80)、弱阳性35.0%(28/80)和强阳性18.7%(15/80); VEGF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阴性22.5%(18/80)、弱阳性30.0%(24/80)和强阳性47.5%(38/80), 其阳性表达部位为细胞质. MVD值RUNX3表达阳性者显著低于表达阴性者; VEGF表达阳性者显著高于表达阴性者, RUNX3的表达和MVD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 rs = -0.742, P<0.01), VEGF的表达和MVD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 rs = 0.683, P<0.01).VEGF表达阳性率在RUNX3阴性组逐渐增高;在RUNX3弱阳性组逐渐增高, 在RUNX3强阳性组逐渐降低, RUNX3的表达和VEGF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rs = -0.333, P<0.01).结论: RUNX3作为一种抑癌基因可能通过某种机制抑制VEGF的表达减少胃癌的血管新生、生长和转移; 联合检测RUNX3、VEGF和MVD的表达, 对把握胃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新生血管形成是实体肿瘤侵袭性生长的必要条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一个主要的肿瘤血管生长调节因子[1],我们观察VEGF在胃癌组织、癌旁组织的表达状况,并检测微血管密度(MVD)及微淋巴管密度(MLD),分析它们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期的关系,探讨VEGF在胃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