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92篇
药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西方国家红肉的摄入可增加结直肠癌的风险,同时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在预防结直肠癌中的作用,流行病学资料是有限和不完整的。为研究肉类、鱼类和脂肪的摄人与结直肠癌的关系,日本福冈结直肠癌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对782例受试者和793例对照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发现,牛肉或猪肉、加工肉、总脂肪、饱和脂肪酸或n-PUTA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无明确关系。  相似文献   
62.
不同他汀类药物长期用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效果有无差别尚不清楚。加拿大研究人员比较了普伐他汀、辛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在预防心血管疾病方面的作用,发现这3种药物按标准剂量给药,作用效果无显著差别。这项研究结果全文发表在最近的American Heart Journal杂志上。  相似文献   
63.
目的观察预先电刺激小脑顶核(fastigial nucleus stimulation,FNS)对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大鼠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的作用。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1)MI组,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artery,LAD);(2)预先电刺激小脑顶核1h再予以左冠状动脉结扎组(FNS+MI组):(3)毁损小脑顶核(fastigial nucleus lesion,FNL)5d后电刺激小脑顶核1h,再行左冠状动脉结扎组(FNL+FNS+MI组)。(4)假手术组(Sham组),开胸术后仅在LAD下穿线但不结扎,电极插入小脑顶核,但不予以刺激。各组又分开胸术后1、7、21d3个时间点,分别采用微机大鼠心率变异性记录分析系统进行心率变异性的频域分析和非线性分析。结果MI组与Sham组比较,频域分析指标-低频(low frequency,LF)、高频(high frequency,HF)、标准化的高频(normalized high frequency,HFnorm)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标准化的低频(normalized low frequency,LFnorm)与LF/HF比值升高(P〈0.01);非线性分析指标一分形维数(fractal dimension,FD)明显降低(P〈0.05或P〈0.01)。FNS+MI组与MI组比较,MI后各时间点HRV参数HF、LF、HFnorm、FD等明显升高(P〈0.05或P〈0.01),而LFnorm、LF/HF降低(P〈0.01)。FNL+FNS+MI组与MI组比较,HRV各参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刺激小脑顶核可改善心肌梗死大鼠心率变异性。  相似文献   
64.
高血压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在我国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及高致残率“三高”流行病学特点,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在我国高血压控制率并不理想,仅为8.1%。另外.高血压病患者多同时并存糖尿病及心、脑、肾等多种心血管疾病,因此.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全面评估,采取个体化治疗,合理选择药物和治疗方案,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5.
维生素K拮抗剂是当前对房颤患者发生卒中和体循环栓塞的标准预防性治疗用药,要求常规监测和剂量调整,而激活X因子抑制剂idraparinux无需常规监测和剂量调整。荷兰阿姆斯特丹的研究人员比较了idraparinux和维生素K拮抗剂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结果刊登在Lancet上。  相似文献   
66.
电刺激小脑顶核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电刺激小脑顶核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以期发现该疗法对中枢神经神经源性保护作用的机制。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 1966-01/2004-10与脑部神经电生理及电刺激相关的章,检索词.“fastigial nucleus,electrical stimulation”,并限定章语言种类为Endish。计算机检索清华全数据库2001-01/2004-10关于脑部电生理和电刺激相关的章。限定章语言种类为中,检索词“小脑顶核,电刺激”。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包括处理组和对照组的献,筛除明显不随机的研究,对剩余的献开始查找全。纳入标准为①随机对照研究;②实验或临床研究包含平行对照组。③处理组为电刺激小脑顶核组。排除标准:重复性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409篇关于电刺激小脑顶核的随机和未随机研究章,53个实验或临床研究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356篇章,268篇为未随机研究或重复性研究,88篇为综述类章。资料综合:53个试验包括约1020例患和1340只实验动物,证实了电刺激小脑顶核参与心血管、呼吸及内脏活动的调节,可对脑等重要器官产生缺血性保护作用,如增加局部脑血流、缩小脑梗死体积、抑制炎症反应、保护神经组织结构、改善神经传导.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等;电刺激小脑顶核已用于脑梗死等疾病的治疗,无副性事件报道。结论:电刺激小脑顶核的基础研究涉及中枢神经、循环、呼吸、消化等多系统,但临床应用仅限于缺血性脑病和眼病等,且缺乏大规模、多中心的临床试验。电刺激小脑顶核可启动预防性及治疗性中枢神经源性神经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67.
目的:观察预先电刺激小脑顶核对心肌梗死大鼠心脏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和乙酰胆碱释放的影响。 方法:实验于2003-07/11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疾病研究所完成。取健康Wistar大鼠98只,随机分为4组:①心肌梗死组(n=30):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②电刺激组(n=30):预先电刺激小脑顶核1h再予以左冠状动脉结扎。③小脑顶核毁损组(n=30):毁损小脑顶核5d后电刺激小脑顶核1h,再行左冠状动脉结扎。以上3组又分别分为心肌梗死后1,7,21d3个时相组,每组10只。④假手术组(n=8):开胸术后仅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下穿线但不结扎,电极插入小脑顶核,但不与予以刺激。各组分别于相应时间点处死大鼠后,取心肌梗死区和非梗死区组织标本,测定心脏去甲肾上腺素含量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心脏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应用生化方法,表示乙酰胆碱释放量。 结果:去除死亡、心肌未梗死、小脑顶核电刺激或毁损失败的大鼠,最终54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心肌梗死组、电刺激组、小脑顶核毁损组、假手术组分别为13,20,13和8只。①各组大鼠心肌梗死病程中左室非梗死区及梗死区心肌去甲肾上腺素含量的比较:心肌梗死第1天,心肌梗死组及小脑顶核毁损组大鼠心肌组织中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均较假手术组升高(q=12.080-15.396,P〈0.01),电刺激组大鼠心肌去甲肾上腺素含量显著低于心肌梗死组(q=9.934,10.82l,P〈0.01)。心肌梗死第21天,小脑顶核毁损组大鼠非梗死区心肌去甲肾上腺素含量显著低于假手术组及心肌梗死组(q=5.283,3.780,P〈0.05-0.01)。②各组大鼠心肌梗死病程中左室非梗死区及梗死区心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比较:心肌梗死第1天,心肌梗死组及小脑顶核毁损组大鼠心肌组织中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均显著低于假手术组(q=4.339-5.318,P〈0.01),电刺激组大鼠心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显著高于心肌梗死组(q=5.449,4.465,P〈0.01)。心肌梗死第21天,小脑顶核毁损组大鼠非梗死区心肌的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显著低于假手术组(q=3.843,P〈0.05)。 结论:电刺激小脑顶核可降低心肌梗死大鼠早期心脏梗死区或非梗死区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增加乙酰胆碱释放。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探讨H型高血压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与血压变异性的关系,为降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入选H型高血压患者60例,采用东芝Artida(SSH-880CV)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血管内皮依耐性舒张功能(以血流介导的肱动脉扩张率FMD表示),根据FMD检查结果将观察对象分为血管内皮功能正常组(H1组)、血管内皮功能轻中度受损组(H2组)和血管内皮功能重度受损组(H3组).采用日本无创便携式血压监测仪[型号:TM-2430由A&DCO,LTD(日本)制造]观察受试对象24 h血压水平及24 h血压变异性.记录、分析血管内皮功能与血压变异性的关系.结果 血管内皮功能轻中度受损组(H2组)及血管内皮功能重度受损组(H3组)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24 hSCV)、24 h舒张压变异系数(24 hDCV)、日间收缩压变异系数(dSCV)、日间舒张压变异系数(dDCV)、夜间收缩压变异系数(nSCV)、夜间舒张压变异系数(nDCV)各指标均高于血管内皮功能正常组(H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血管内皮功能重度受损组(H3组)各血压变异系数均高于血管内皮功能轻中度受损组(H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型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受损越严重,其血压变异性越大.  相似文献   
69.
目的观察电刺激小脑顶核(FNS)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100只随机分为:AMI组(n=30),单纯结扎左冠状动脉(LCA);小脑顶核刺激(FNS)组(n=30),结扎LCA,1h后电刺激左侧小脑顶核1h;小脑顶核损毁(FNL)组(n=30),先用鹅膏氨酸毁损两侧小脑顶核,5d后再按FNS组方法操作;假手术组(n=10),开胸手术后仅在LCA下穿线但不结扎,电极插入小脑顶核,但不予刺激。各组又分开胸术后6h、1d、7d、21d4个时间点,分别采用大鼠HRV记录分析系统进行HRV频域分析。结果结扎6h,FNS组频域分析指标—低频成分明显低于AMI和FNL组(P<0.01),高频成分明显高于其他干预组(P<0.01);结扎1d后,FNS组仍然呈现高频成分的增加和低频成分的下降(P<0.05);7d后,只有假手术组保留了较高的高频功率,各干预组之间的差别消失;21d后,各组HRV参数之间无差别。FNL组与AMI组比较,各时间段HRV参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刺激小脑顶核可改善AMI大鼠的HRV。  相似文献   
70.
近年研究显示,小脑顶核参与心脑血管、呼吸及消化等内脏活动的调节;电刺激小脑顶核可产生条件性中枢神经源性神经(conditioned central neurogenic neuroprotection,CCNN)且对心脑血管、眼等器官产生缺血缺氧性保护.本文就小脑顶核电刺激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