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5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对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评价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对心肌保护作用的效果。方法 房间隔缺损 (ASD)、肺动脉瓣狭窄 (PS)和室间隔缺损 (VSD)患者共 4 8例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浅低温 (31~ 34℃ )体外循环、心脏跳动状态下手术 ;对照组在冷晶体停跳、中度低温 (2 8~ 30℃ )体外循环下手术。分别在术前及术后 2、6、2 4小时采集血标本 ,检测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 (CPK- MB)、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和丙二醛 (MDA )、心肌钙蛋白 I(c Tn I)含量 ;分别在心内操作开始和结束时剪取小块右房组织 ,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变化 ,并测定线粒体横截面积 ;同时观察术中体外循环情况 (体外循环时间、阻断时间 )。结果  1实验组较对照组的体外循环时间短 (P<0 .0 1) ,阻断时间长 (P<0 .0 5 )。2实验组较对照组术后 CPK- MB活性低 ,SOD活性高 ,MDA、c Tn I含量低。3心内操作完毕后 ,实验组较对照组心肌超微结构变化小 ,线粒体肿胀轻。结论 浅低温心脏不停跳手术对心肌具有更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2.
1983年6月~2004年10月,我们对85例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患者行心包剥脱术治疗,手术顺利,无死亡病例,术后患者心功能改善明显。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3.
目的:总结二尖瓣成形术在成人二尖瓣反流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至2012年6月56例成人二尖瓣反流患者行二尖瓣成形术治疗的临床资料。成形术包括人工瓣环置入,瓣叶部分切除,腱索修复、转移,人工腱索置入,缘对缘缝合技术等。术中行左心室注水试验及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估效果。出院后门诊随访,超声心动图观察心功能及二尖瓣反流程度。结果全组围手术期无死亡。出院时心功能均明显改善,心功能(NYHA分级)Ⅰ级47例,Ⅱ级9例。术后随访52例,随访率为92.9%,随访时间18~36个月。术后1年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心房内径[(35.5±5.5)mm vs.(50.6±5.7)mm]、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52.9±6.4)mm vs.(66.5±6.4)mm]、左心室收缩期末内径[(35.1±6.3)mm vs.(49.8±6.0)mm]与术前比较明显缩小,左心室射血分数[(61.0±7.0)%vs.(52.0±8.0)%]与术前比较明显提高。结论成人二尖瓣反流采用二尖瓣成形术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44.
分析38例儿童法洛四联症(TOF)根治术的体外循环(CPB)资料.结果显示本组患儿CPB时间(108.9±23.5)rain,主动脉阻断时间(68.6±23.6)min.主动脉开放后36例(95%)心脏自动复跳.常规应用多巴胺支持撤机,停机顺利.36例采用中低温中低流量灌注,2例采用深低温低流量CPB,CPB中尿量(324.7±268.9)ml.全部应用改良超滤(MUF)共(12.2±2.5)min,滤出液(451.4±90.3)ml,超滤后红细胞压积(HCT)升至35%~40%.术后呼吸机支持时间(25.5±12.5)h,ICU停留时间(2.7±0.6 d),无死亡病例.认为采用适当的血液稀释和胶体液预充、选择与外科手术相配合的灌注方式、应用MUF、注意术中心肌保护是儿童TOF根治术体外循环管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45.
目的 大量的研究证据表明 ,叙利亚仓鼠胚胎 (SHE)细胞转化试验可能是目前用于检测致癌物和研究化学致癌机制的试验中生物相关性最强短期试验。本研究旨在检测来源于马兜铃鼠属类草药中的主要活性成分马兜铃酸 (AA)引起SHE细胞形态学转化的可能性和抗氧化剂α 生育酚对AA所诱导的SHE细胞形态学转化的影响 ,并以此为例来说明SHE细胞转化试验可以用于检测营养保健品和中草药中可能存在的致癌或抗癌成分。方法 在进行正式的细胞形态学转化试验之前 ,先进行了初步的剂量范围选择试验 ,以确定用于形态学转化试验的AA的浓度。剂量范围选择试验是在 2 4h染毒或 7d连续性染毒的两种条件下进行的。根据剂量范围选择试验的结果 ,那些引起 0 %~ 5 0 %细胞毒性的剂量被用于 2 4h染毒或 7d连续性染毒的细胞形态学转化试验来检测AA引起SHE细胞形态学转化的可能性。至于α 生育酚对AA所诱导的SHE细胞形态学转化的影响 ,则使用了用可引起SHE细胞形态学转化浓度的AA和 10 0 μmol·L- 1α 生育酚同时处理SHE细胞的方法进行了观察。结果 在 7d连续性染毒的条件下 ,0 .4 ,0 .8以及 1.6mg·L- 1的AA引起了SHE细胞形态学转化率的显著性升高 ;在 2 4h染毒的条件下 ,1.0 ,1.5 ,2 .5 ,4 .5和 5 .0mg·L- 1等5个剂量组的形态学  相似文献   
46.
眩晕病名出自《素问·至真要大论》等篇,又名眩冒,眩掉、颠眩、眩运,系指目花头旋之感。总观之,此为上实下虚之证,上实风痰瘀,下虚肝脾肾。究其因由,盖有外感、内伤之别,内伤多见,或二者兼而有之。中医治疗方法多样,或辨证施治.或专方专药,或针、推、激光综合治理,均取得较好疗效。本文拟复习近年有关文献,展示与评析中医治疗眩晕的现状。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心内直视下射频消融改良迷宫Ⅲ术(RFMMⅢ)+心脏神经节丛(GP)消融治疗心房颤动(AF)的方法、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行RFmazeⅢ+心脏GP消融治疗心脏器质性疾病合并AF的102例患者临床资料,术后6个月定期随访.结果 术后低心排出量综合征死亡1例,再次开胸止血3例,切口感染2例.术毕心电图均示非AF心律(窦性心律93.1%,节性心律6.9%),术后随访6个月,窦性心律维持率84.2%,结性心律6例(6.3%),AF复发9例(9.5%).左房内径和AF病史是术后AF复发的危险因素(P值分别为0.027和0.040).在先天性心脏病与后天性心脏病的射频消融术后,其AF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686).结论 RFMMⅢ+GP消融简便有效、易于操作,可明显提高射频消融的成功率,具有一定创新性和良好的发展前景,但仍需通过长期随访和更多临床应用不断发展及完善,提高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究甘草素对来曲唑诱导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方法:将4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A组:不做任何处理,B组:造大鼠多囊卵巢综合征模型,C组:给予甘草素300 mg·kg-1,D组:给予甘草素100 mg·kg-1。末次给药结束12 h后,称取大鼠卵巢质量;采用HE染色的方法观察大鼠卵巢组织形态的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促卵泡雌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和睾酮(T)含量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卵巢组织中P450芳香化酶(P450arom)的表达量。结果:大鼠卵巢质量测定结果表明,C组较B组大鼠卵巢质量降低(P<0.05)。HE染色结果表明,B组大鼠的卵巢组织形态学出现异常改变,C组较B组卵巢组织形态有明显改善,D组大鼠卵巢组织形态未见明显改善。ELISA结果表明,B组与A组大鼠血清中LH、T、E2含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C组与B组大鼠血清中LH、T、E2含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CR结果表明,C组大鼠卵巢组织中CYP19 mRNA含量较B组降低(P<0.05)。WB结果表明,B组大鼠卵巢组织中P450arom蛋白表达水平比A组增多(P<0.05);C组大鼠卵巢组织中P450arom蛋白表达水平比B组减少(P<0.05);D组与B组大鼠卵巢组织中P450arom蛋白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C组大鼠卵巢组织中P450arom蛋白表达水平比D组降低(P<0.05)。结论:甘草素可明显改善来曲唑诱导的多卵巢综合征大鼠的卵巢组织形态,调节性激素分泌,抑制卵巢组织中P450arom的表达。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改良edge-to-edge二尖瓣成形术在成人二尖瓣前叶脱垂手术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总结34例二尖瓣前叶脱垂患者经改良edge-to-edge二尖瓣成形术治疗的经验,此术式系在传统edge-to-edge成形术基础上加以改进,通过二尖瓣前、后叶缝合点的有效缝合,增加了前、后瓣叶对合缘的接触面积,同时辅以加强缝合线来调节瓣叶关闭程度,更好地改进了成形效果。结果 经改良edge-to-edge二尖瓣成形术治疗的患者,术后超声心动图复查显示4例存在轻度二尖瓣反流,其余患者二尖瓣均不存在反流,心脏形态和心功能都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 对于成人二尖瓣前叶脱垂导致的二尖瓣反流,改良edge-to-edge二尖瓣成形术可以有效的恢复瓣膜功能,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50.
针灸背部腧穴的平喘作用及其机理浅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针灸治疗哮喘,国内外报道较多,常用穴位有肺俞、身柱、小椎、肾俞和膏盲等,随证加减或交替选用。它们可针可灸,也可敷贴药饼,古今临床实践均证实其疗效。中医学认为,腧穴是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针灸腧穴治病的机理,主要是通过沟通内外、运行气血的经络系统发挥作用的。现代研究提示背腧平喘的作用与气道的神经调节密切相关。针灸背部腧穴的平喘作用一、肺俞:肺俞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解剖上接近支配气道和肺的交感神经节(胸段—5),针灸后交感神经兴奋,使支气管平滑肌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