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4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2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83篇
中国医学   40篇
肿瘤学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61.
枸杞多肽对D-半乳糖诱导小鼠的抗衰老作用及其可能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枸杞多肽对D-半乳糖(D-gal)衰老模型小鼠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ICR小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衰老模型组、 枸杞多肽200,400, 800 mg/(kg·d)剂量组和100 mg/(kg·d)维生素E(VitE)组。除正常组外均采用D-gal 10 mg/kg颈背部皮下注射,每日1次,连续注射5周,同时枸杞多肽和VitE组按20 ml/(kg·d)灌胃给药。观察各组小鼠的行为学及学习记忆改变,并于5周后检测小鼠血清、心脏、肝脏、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端粒酶活性。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衰老模型组小鼠体重增加明显减少,小鼠跳台错误次数明显增多,小鼠血清、心脏、肝脏和脑SOD和端粒酶活性降低,MDA含量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枸杞多肽组和VitE组小鼠体重增加升高(P<0.01),小鼠跳台错误次数减少(P<0.05),小鼠血清、心脏、肝脏和脑组织SOD活性升高,MDA含量减少(P<0.05);枸杞多肽200 mg/(kg·d)剂量组及VitE组小鼠血清端粒酶活性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400和800 mg/(kg·d)剂量组小鼠血清和心脏端粒酶活性升高(P<0.01),VitE组小鼠心脏端粒酶活性也明显升高;而各治疗组小鼠肝脏和脑组织端粒酶活性无明显变化。结论 枸杞多肽对D-gal诱导衰老模型小鼠有抗衰老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小鼠血清、心脏、肝脏和脑组织SOD活性,减少MDA含量,以及提高血清和心脏端粒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62.
目的:研究江苏地产自首乌总苷对四氯化碳所致大鼠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方法:将7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组(10只),模型组(14只),阳性组(12只),自首乌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2只)。除正常组外,各组采用体积分数50%CCl4花生油2mL.kg^-1每周灌胃2次,持续8周。造模与给药同时进行。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1%CMC.Na,阳性对照组给予氢化可的松3.5mg.kg^-1,自首乌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白首乌总苷4mg&#183;kg^-1,8mg&#183;kg^-1,16mg.kg^-1.  相似文献   
63.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药物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放  张洪泉 《药学进展》2009,33(6):254-259
简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综述其药物治疗研究进展。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随着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目前已开发出多种药物用于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进展,包括醛糖还原酶抑制剂、蛋白非酶糖基化终末产物抑制剂、蛋白激酶C抑制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抗氧化剂以及糖皮质激素等。  相似文献   
64.
目的:研究端侧吻合技术治疗臂丛神经损伤的可行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每只右侧神经外膜开窗(0.12cm&#215;0.12cm),将臂丛后束损伤后的桡神经远断端端侧吻合于外膜开窗的内侧束远端0.15cm部位,左侧不做吻合。分别于术后4、8、12周在麻醉下行电生理、肌纤维截面积、肌肉湿重及运动终板面积的检测。结果:桡神经端侧吻合后,随时间的延长,运动神经诱发电位潜伏期缩短,波幅增高,传导速度加快,肱三头肌肌湿重及肌纤维截面积值逐渐加大;实验侧与对照侧的肱三头肌肌湿重、肌纤维截面积、运动终板的面积比较,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端侧吻合能促进臂丛损伤神经再生,并能保护靶肌肉及其运动终板。  相似文献   
65.
松果菊苷抗氧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管花肉苁蓉中松果菊苷(echinacoside,ECH)抗氧化、耐缺氧、抗疲劳等抗衰老作用.方法 以维生素E[VE,100mg/(kg*d)]为对照,观察低、中、高剂量[10mg/(kg*d)、20mg/(kg*d)、40mg/(kg*d)]ECH对正常健康小鼠和D-半乳糖亚急性衰老模型小鼠的影响.测定正常小鼠常压耐缺氧和负重游泳时间,检测衰老小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放射免疫法测定外周血白介素-2(IL-2)含量.计算亚急性衰老模型小鼠的脾指数和胸腺指数.结果 ECH和VE能够延长健康小鼠常压耐缺氧和负重游泳时间(P<0.01);ECH和VE能提高衰老小鼠血清SOD活性(P<0.01),降低血清MDA含量(P<0.01),升高外周血IL-2含量(P<0.05),增加脾指数(P<0.01)和胸腺指数(P<0.01).结论 ECH能拮抗自由基损伤,提高健康小鼠常压耐缺氧和负重游泳时间,增加脾指数和胸腺指数,具有抗氧化,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抗疲劳作用.  相似文献   
66.
银杏外种皮多糖对小鼠肿瘤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银杏外种皮多糖(GBEP)体外可抑制s180细胞的增疽.灌胃路药,能延长EAc小鼠的生存期.抑制小鼠sⅧ移植l生实体瘤的生长;超微结构观察,该实体瘤细胞膜结构被破坏,部分细胞嚣裂解成碎片。GBEP对环磷酰胺所致小鼠骨髓有核知胞敷的抑制还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7.
用甲基纤维素法培养15例新生儿脐血巨核系造血祖细胞(CFU-Meg),观察了CFU-Meg的生长特性、集落产率与接种细胞数的相关性,并与成人骨髓及外周血CFU-Meg的数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脐血中富含CFU-Meg,且分裂快、子代细胞多,形成集落早呈现活跃的增殖状态,其数量低于成人骨髓但个体间差异明显,26.7%的样本CFU-Meg产率高于骨髓。接种细胞数量与CFU-Meg的产率在一定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68.
目的:研究白三烯受体阻滞剂孟鲁司特(montelukast,MK)对哮喘豚鼠气道淋巴细胞(lymphocyte.LC)凋亡和核因子-kB(nuclear faclor-kB,NF-kB)活化的影响及二者相关性,探讨MK阻滞哮喘气道炎症的可能机制。方法:以卵白蛋白致敏豚鼠制备哮喘模型。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并计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淋巴细胞;采用TUNEL技术原位检测淋巴细胞凋亡;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技术检测NF-kB胸核阳性的淋巴细胸。结果:与模型组相比,MK能显著降低哮喘豚鼠BALF中LC的数量.升高淋巴细胸凋亡率.降低NF-kB胸核阳性率。淋巴细胞凋亡异常与NF-kB激活增加呈显著负相关。结论:MK抑制气道淋巴细胸NF-kB的激活和促进淋巴细胞凋亡可能是其阻滞哮喘气道炎症的一个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69.
丹参饮胶囊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丹参饮(DSY)对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消化性溃疡患者105例,随机进入DSY组(60例)和雷尼替丁组(45例),分别服药4周后,观察溃疡的愈合情况,采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浆中EGF和胃黏膜中PGE2的含量,并随访一年后的复发率.结果:给药4周后,DSY的临床疗效与雷尼替丁相当(P>0.05),但一年随访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DSY可明显提高患者血浆EGF和胃黏膜PGE2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分别P<0.05,P<0.01).结论:DSY具有较好的促进溃疡愈合作用,增加血浆EGF和胃黏膜PGE2的含量、提高溃疡愈合质量是其抗溃疡复发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70.
目的:介绍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tumor angiogenesis inhibitor,TAI)筛选模型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和归纳。结果:TAI的筛选主要依赖于采用形态学检测法测定血管的生成活性。TAI筛选的程序为:体外筛选→体内筛选→应用肿瘤模型进行全面最终的评价。结论:TAI对于肿瘤治疗有重要作用,其筛选模型的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