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8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61.
傅青主与陈士铎对喘证皆认识深刻。将《傅青主男科·喘证门》和《辨证录·喘门》中涉及喘证的病因病机、症状、治法和用药部分进行梳理归纳,分析二者对喘证的辨治。傅青主与陈士铎细化喘证的虚实之辨,从肾水与肾火分析正虚之本,认为喘证多为虚实夹杂,临床亦善用攻补兼施剂;重视五行生克和脏腑理论,从金水与金木关系论述嗽喘与郁喘;并对兼症细察辨别,建立完善的辨证体系;在治疗时善用多种治气法,提出虚喘应重用人参等独特用药思路。傅青主与陈士铎丰富了中医学对于喘证的辨治,为后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2.
从苏黄止咳胶囊的研发探讨中药新药选题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中药新药研究虽然数量较多,但在创新方面尚有不足.笔者以治疗"风咳"的新药--苏黄止咳胶囊研发思路为例,意在探讨中药新药研发过程中,在选题立项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建议中药新药选题时应当在明确临床疗效基础上,结合中医理论创新,应将充分调研市场需求作为新药立项前的必备工作,以免重复申报,浪费资源.  相似文献   
63.
64.
65.
张洪春 《江西中医药》1990,21(1):19-20,29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属于中医学中哮喘的范畴。本文就近三年来发表的有关文献资料综述如下: 1 发病机理及治法研究一般认为,多由伤风感冒、气候变化、饮食失节、精神情绪和过度疲劳等而诱发,病理因素多责之于痰。洪氏认为,痰饮内伏,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气郁、血瘀往往互为因果,关系非常密切。他阐明了痰与瘀的关系,提出了痰瘀内伏为哮  相似文献   
66.
国医大师晁恩祥教授创新并丰富了"风邪"学说及"通法"理念,将非典、甲流等传染病以温病理论辨治,在老年病中倡导"调补兼施",创立并发展了中医肺病和急诊学科,延伸发展了现代温病学的科学内涵,为疑难杂病和老年病的诊疗开拓了新途径。文章试从晁恩祥教授诊治肺系病、急症和老年病的临床经验中,初步总结其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67.
中医虚喘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在同一小鼠体上以木瓜蛋白酶雾化吸入造成肺气肿疾病模型,同时构建中医肾虚证,以此模拟肺肾两虚的中医虚喘证候。造模前后观察小鼠的耐力、耐寒能力,自由期三项指标SOD、GSHPX、MDA的变化与临床一致;用调补肺肾方进行治疗有效,反证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8.
RBC中的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是调节血红蛋白和氧亲和力的重要因素,在缺氧的情况下,人体即可通过RBC中的2,3-DPG浓度的改变来调节组织的获氧量。临床观察发现泻浊纳气汤(由石菖蒲、山萸肉、葶苈子组成)能提高2,3-DPG的含量,明显改善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病理状态。  相似文献   
69.
呼吸道黏膜免疫系统作为黏膜免疫系统的一部分,是保护机体特别是呼吸道免受病原体侵犯的重要屏障。研究表明,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肺结核等呼吸系统疾病均存在黏膜免疫功能异常。通过"肺开窍于鼻"、"肺与大肠相表里"和"培土生金"等论,学者们探讨了中医药影响呼吸道黏膜免疫系统功能的可行性,并通过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发现,中医药治疗可以修复受损的支气管黏膜结构,提高呼吸道局部免疫功能。其机制尚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0.
晁恩祥教授在慢性肺系疾病的临床实践中,认为肺肾之间的病理生理基础在慢性肺系病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并提出了调补肺肾学术主张。指出肺痿乃"肺之质萎,肺之功萎",使用调补肺肾法治疗补中寓调,标本兼顾,可收到良好疗效,例举医案体现晁教授调补肺肾之临床妙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