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8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目的:为聚焦研究热点与前沿对中医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的研究与诊治现状进行分析,为今后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数据源为CNKI,收集2011~2021年间符合研...  相似文献   
112.
头孢哌酮致严重胃出血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病例患者:男,52岁,以“椎管脓肿伴不全瘫”入住骨外科病房。辅助检查:胸片:正常;CT片显示椎管处有阴影,核磁共振确定脓肿部位。血象检验:WBC:11.0×109/L,凝血酶时间(TT):12.8s(正常12s~14s)。肝功:正常;胃镜:正常;无过敏史,入院5d行后路椎管减压手术。手术当天开始应用抗感染  相似文献   
113.
目的 采用古籍文献挖掘方法估算宋及后世方剂煎煮水量非标准单位量值.方法 选取570部著作年代为北宋至清代的古籍作为方剂来源,基于纳入方剂通过正则表达式获取相应条目并进行对应处理,生成两个数据集,数据集A由包含指定煎煮水量单位的方剂构成,数据集B由包含指定煎煮水量单位的煮散剂构成.对数据集B进行数据清洗,同时根据"中国历...  相似文献   
114.
益气润肺化瘀解毒法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临床研究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31  
运用具有益气润肺化瘀解毒功效的中药肺痿方加减,对32例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研究;结果临床总有效率达75%,特别是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方面疗效尤为突出。并有不同程度地调整和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等作用。认为益气润肺化瘀解毒法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是一种符合中西医理论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5.
目的系统评价宣白承气汤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中医药期刊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和美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检索时间从建库之日到2020年1月31日。筛选宣白承气汤或原方加减治疗ALI/ARDS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Cochrane协作网风险偏倚评估工具进行文献方法学质量评价,使用RevMan 5.3软件对结局指标[有效率、病死率、氧合指数、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进行Meta分析,对有效率进行试验序贯分析(TSA),并按照GRADE标准进行证据等级评价。结果纳入12篇RCT文献,总病例数705例。Meta分析结果示:宣白承气汤联合西医常规疗法能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率[RR=1.45,95%CI(1.28,1.65)]、降低病死率[RR=0.55,95%CI(0.38,0.81)]、改善氧合指数[MD=26.11,95%CI(21.90,30.32)]、升高IL-10[MD=26.76,95%CI(17.67,35.85)]、降低IL-6[MD=-2.04,95%CI(-2.61,-1.47)]和TNF-α[SMD=-0.55,95%CI(-0.82,-0.2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TSA结果示,宣白承气汤提高有效率方面证据确切。但根据GRADE标准,有效率、病死率、氧合指数和TNF-α4个证据为低质量,IL-6和IL-10为极低质量,推荐强度为弱推荐。结论宣白承气汤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ALI/ARDS,能提高临床疗效、降低病死率、减轻炎症反应,安全性较好。但限于样本量和文献质量,相关结论有待进一步明确。  相似文献   
116.
目的探讨祛痰化浊方联合辨证贴敷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气道重塑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04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包括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孟鲁司特钠片、氨茶碱片。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祛痰化浊方联合辨证贴敷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记录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的消失时间。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变化。检测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 9,MMP-9)、白介素17(interleukin 17,IL-17)、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s 1,TIMP-1)的水平。运用CT扫描检测患者平滑肌、气管内壁、气管管壁的厚度。结果(1)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4.23%)比对照组(总有效率80.77%)高,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的止咳时间、气喘停止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比对照组低(P<0.05);(3)两组患者治疗后的FEV1、PEF、FEV1/FVC比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EV1、PEF、FEV1/FVC比对照组高(P<0.05);(4)两组治疗后的MMP-9、IL-17、TIMP-1显著降低,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后MMP-9、IL-17、TIMP-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治疗后平滑肌、气管内壁、气管管壁的厚度均明显降低,较治疗前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平滑肌、气管内壁及气管管壁的厚度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祛痰化浊方联合辨证贴敷可提高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疗效,延缓气道重塑,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17.
中医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科学”,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中医学对于结核病(中医称之为“痨病”)的认识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公元14世纪前叶元代葛可久著《十药神书》,为我国现存的第一部治疗肺痨的专著,标志着中医药防治结核病逐步形成理论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118.
目的研究流感病毒性肺炎小鼠肺组织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及疏风宣肺方和解表清里方的调控作用。方法制备甲型流感病毒性肺炎小鼠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肺炎模型组、奥司他韦对照组、疏风宣肺方大、中、小剂量组(SL、SM和SS),解表清里方大、中、小剂量组(JL、JM和JS)。提取总RNA,采用基因芯片Pathway分析,挑选参与调控炎症相关通路中的靶基因。同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对IL-1β、IL-8、IL-10、CCL5(RANTES)、ICAM-1的mRNA表达水平进行验证。采用Western blot法对肺组织IL-1β的表达进行验证。结果模型组差异表达基因IL-1β、CXCR2、CCL5、IL-10、IL-6、IL-18、TGF-β1、CCL2明显上调,较正常组差异显著。各剂量治疗组对IL-1β、CXCR2、IL-10、IL-6表达有显著的下调作用,SM及SS组下调IL-18、TGF-β1、CCL2、CCL5基因的表达,JM及JL组下调差异表达基因IL-18、CCL5。qRT-PCR和Western blot法结果显示,两种方药各剂量组均可降低IL-1β的mRNA与蛋白表达(P0.05或P0.01)。SM组和JM组对IL-8、IL-10、RANTES、ICAM-1的mRNA有显著抑制(P0.05或P0.01)。qRT-PCR结果与基因芯片结果基本一致。结论疏风宣肺方和解表清里方均可抑制流感病毒感染后肺组织的免疫炎症损伤。  相似文献   
119.
临床论述外感咳嗽多以"风寒、风热、风燥"为主,晁恩祥教授积多年临床经验,发现部分咳嗽患者具有阵发性、急迫性、挛急性等特点,以及突发、突止,咽痒等临床表现,提出咳嗽尚有"风咳"一证,从而开辟了"从风论治"的临床治疗思路,并确立了以辛平方药为主的"疏风宣肺、缓急止咳利咽"之法,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20.
张洪春教授认为慢性咳喘病的病理因素紧扣“风、虚、痰、瘀”四端,属本虚标实,本虚主要为肺肾两虚,标实以痰浊、瘀血为主,而风邪则贯穿疾病始终。故取虫类药祛风达邪、通络化痰、活血祛瘀之效,并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成果,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灵活选用蝉蜕、地龙、全蝎等虫类药物,临床每获佳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