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带骨膜软骨与不带骨膜软骨自体异位移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通过软骨及带软骨膜软骨在未成年兔中的自体异位移植后变化的研究,为临床选择合适的移植物提供依据。方法:4周家兔12只,将兔的七、八、九肋软骨带骨膜取出,分别分为等长两段。一段保留骨膜,一段去除骨膜,分别埋置于兔的背部两侧对称部位。分别于4、8、12、16周分别取出所埋置的不同组的软骨。将软骨分别观察大体形态、测量长度、作组织学切片行HE染色及电镜观察其显微结构的变化。结果:4周时带骨膜软骨与周围组织结合较去骨膜软骨更紧密,16周与周围组织结合均紧密,两者无明显差异;4周时,两组软骨的长度无显著性差异,8周以后,带骨膜组较不带骨膜组更长(P〈0.05);4~8周两者均增生活跃,带骨膜比不带骨膜的增生更明显;12周后软骨纤维化明显,增生不明显。结论:幼兔中,带骨膜的软骨较不带骨膜的更适于自体移植。  相似文献   
12.
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是1993年由德国Fleischmann博士发明的,以医用泡沫合成材料包裹多侧孔引流管,再利用具有分子阀门功能的生物半透膜封闭引流区,使之与外界隔绝,接通高负压源,形成一个高效负压引流系统,可达到全创面引流,防止污染和感染,此外高负压状态,可消除组织水肿,改善局部血循环,刺激肉芽组织生长[1-2],在引出渗液的同时使引流腔壁内陷,材料逐渐退出后,腔壁紧密闭合,防止了残余积液及死腔的形成.与传统换药清创相比,达到全创面引流,防止污染和减少创面的细菌感染,消除组织水肿,使毛细血管腔显著扩张,密度加大,改善局部血循环,刺激肉芽组织生长,防止交叉感染,减轻患者痛苦及减少医护人员工作量.  相似文献   
13.
选择一种供区破坏小而受区修复满意的皮瓣修复手指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伴骨、肌腱外露一直是整形外科手术治疗的难题之一,其治疗原则是尽可能的修复患指的长度和功能,一期覆盖裸露的骨、肌腱组织。自2004年以来我们应用指背逆行岛状筋膜蒂皮瓣修复手指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腿外侧筋膜皮瓣在胫前骨外露修复中的效果。方法:采用小腿外侧深筋膜皮瓣修复胫前骨外露19例。结果:皮瓣成活,骨外露区缺损软组织愈合。经3~6月随访未见病灶复发。结论:采用小腿外侧深筋膜皮瓣修复胫前骨外露具有手术安全、皮瓣切取容易、操作简单,不用吻合血管神经,省时省力,远期效果好。  相似文献   
15.
随着工业的发展,生产生活所致的高能量损伤日益增多,这类患者除了伴有开放性骨折外,由于机械的砸伤或长时间挤压伤常伴有严重软组织坏死、缺损,创面常伴大块的骨、肌腱组织外露.这类创面通常难于一次彻底清创,传统方法需反复多次清创换药后再行二期闭合创面,但换药时患者痛苦大,创面易感染,导致创面的迁延愈合,病程延长.2008年至今,作者应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这类复杂性软组织缺损创面16例,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随着工业的发展,生产生活所致的高能量损伤日益增多,这类患者除了伴有开放性骨折外,由于机械的砸伤或长时间挤压伤常伴有严重软组织坏死、缺损,创面常伴大块的骨、肌腱组织外露。这类创面通常难于一次彻底清创,传统方法需反复多次清创换药后再行二期闭合创面,但换药时患者痛苦大,创面易感染,导致创面的迁延愈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手指侧方以指端血管网为蒂的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3年8月至2015年12月,江苏省泰兴人民院整形外科采用侧方指端血管网为蒂皮瓣修复Yamano分区Ⅰ型指端缺损32例32指,软组织缺损范围:1.5 cm×2.0 cm^2.5 cm×2.5 cm,均有骨外露或指骨末端部分缺损。术后定期随访患指外形、出汗、两点辨别觉及运动功能等。结果 32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1.0~1.5年,患指外形良好,能分泌汗液,两点辨别觉基本正常,运动功能恢复良好。结论侧方指端血管网为蒂皮瓣修复指端缺损存在损伤小,操作简单,术后及远期效果良好,是修复手指指端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改良掌背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切取掌背皮瓣的改进方法及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复习相关掌背动脉解剖学研究成果,改进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的切取方法,以背侧指蹼中点和两掌骨基底部汇合点连线设计为轴线,距指蹼缘近侧约1.5cm为旋转点,在深筋膜下、伸肌腱腱膜浅层解剖皮瓣,保留掌背动脉远端皮支,临床分别应用修复12例食、中、环、小指中、近节皮肤软组织缺损。结果:12例皮瓣全部成活,1例皮瓣术后远端出现张力性水疱,皮瓣远端部分表皮坏死,后创面经换药后愈合。术后随访3~6个月,皮瓣质地、外观满意,手背部外形功能良好。结论:自深筋膜下、指伸腱膜浅面解剖皮瓣,保留掌背动脉远端皮支的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手术方法操作简便,对供区损伤小,应用于修复手指近、中节皮肤软组织软缺损创面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胸背动脉外侧支供血的改良背阔肌肌皮瓣移植修复软组织缺损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对7例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采用胸背动脉外侧支供血改良背阔肌肌皮瓣进行移植修复。利用胸背血管的外侧支供血带少许肌袖,皮瓣解剖时保留胸背神经的主干及内侧支,皮瓣面积15.0 cm×8.0 cm~22.0 cm×12.0 cm。结果7例皮瓣完全成活,1例胫前软组织缺损的患者术后2 h 出现血管危象,经探查重新吻合静脉,创口Ⅰ期愈合。背部供区植皮创面4例Ⅰ期愈合,3例边缘部分皮片坏死,经换药治愈。对所有患者随访3~12个月,皮瓣外形与功能均较满意。结论利用胸背动脉外侧支供血改良背阔肌肌皮瓣移植修复软组织缺损是较为理想的方法,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股前外侧皮瓣在修复足踝区皮肤软组织的临床应用。方法:12例患者,13块皮瓣,踝区软组织缺损,根据创面大小选择股前外侧皮瓣给予修复。结果:12例患者中,10例11块皮瓣完全存活,2例2块皮瓣一侧尖端坏死,部分创面外露,经过局部1~2周的换药后愈合,所有患者皮瓣与创面贴附良好,无皮下积液、空腔及窦道形成。结论:股前外侧皮瓣可切取面积大,血运丰富,部位隐蔽,不损伤主要血管,阔筋膜可以I I期修复损伤的跟腱,是修复足踝区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