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病例简介 [病例1]患者,男,43岁。因“咳嗽2年余,胸闷、气促7个月”入院。既往有粉尘接触史27年,过敏性鼻炎病史20余年。患者于2005年6月无明显诱因间断出现咳嗽,多为于咳,偶咳少量白痰,无发热、盗汗,无胸闷、气促,无胸痛、咯血,无关节酸痛及皮疹。给予头孢类抗菌药静滴后可好转。2006年12月发作时拍胸片,示双下肺阴影,以左下肺为著。2007年1月再次发作,并出现胸闷、气促,活动后加重。2007年3月于当地医院行胸部CT检查示:双中下肺阴影。给予头孢类抗菌药治疗10天后复查CT示病变较前进展(双肺满布小片状磨玻璃密度灶,双下肺及部分上肺呈细网格样改变,支气管壁增厚,气管及其分支通畅),至当地上级医院,诊断为“肺间质纤维化合并感染”,给予静滴盐酸酚苄胺、氟康唑、甲强龙等药物治疗20余天后症状仍无缓解。2007年4月于行CT引导下左下肺病灶穿刺活检,病理示:肺泡蛋白沉积症,  相似文献   
12.
肺淋巴管肌瘤病6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淋巴管肌瘤病(PLAM)的临床特征、疗效和预后。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治的6例PLAM病人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经治的6例病人均为女性,发病年龄31~52(42士8)岁,4例为中青年生育期女性。6例病人以咳嗽、胸闷、气短和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3例出现右侧乳糜胸,1例发生自发性气胸,1例合并腹膜后淋巴管肌瘤病。肺功能检查6例患者均有弥散功能下降,4例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1例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1例为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6例患者均有低氧血症,3例出现过度换气,1例出现呼吸衰竭。6例患者胸部高分辨CT(HRCT)扫描,均显示两肺弥漫性薄壁囊状阴影。6例患者均经肺组织活检病理确诊。6例患者从开始就医到确诊的时间2~20个月,平均9个月。首次就诊时均被误诊为其他疾病。6例患者中4例肌肉注射安宫黄体酮,2例口服甲羟孕酮治疗9~52个月。3例病情稳定,3例病情加重因呼吸衰竭、气胸和肺部感染死亡。结论PLAM主要发生于育龄期妇女,临床症状无特异性,以咳嗽、胸闷、气短和呼吸困难为主;常发生乳糜胸和(或)气胸;肺功能检查均有弥散功能下降,以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为多,兼有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双肺弥漫薄壁囊状阴影为影像学特征性表现;肺组织活检是确诊的主要依据。孕激素疗效不理想,有待进一步探讨病因及寻找有效的疗法。  相似文献   
13.
气管骨形成症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气管骨形成症(tracheopath ia osteop lastica,TO)的临床特点,诊断要素,提高对TO的认识。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收治的经手术或经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确诊的3例TO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病理表现和诊疗依据。结果:3例TO患者均为男性,均有慢性咳嗽、咯痰,反复肺部感染的病史。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见气管、支气管软骨部结节样或鹅卵石样突起,活检可见粘膜下软骨和骨组织形成。结论:综合上述3个病历和文献认识到TO是一种罕见的病因不清的临床病理变化,可能与化学物质、油烟等慢性刺激及病人自身内分泌变化导致钙磷代谢异常有关。慢性不明原因的咳嗽应警惕本病的存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发现和确诊此病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15.
患者女性,53岁,主因咳嗽、咳痰伴四肢无力3周,发热10天,于2002年2月8日入我院。患者2002年1月份因父亲去世过度悲哀,渐出现全身乏力、咽痛,伴有咳嗽、咳黄痰。胸透未见异常,予以青霉素抗炎治疗共3天,效果不佳,并出现行走困难,蹲下后无法站起症状,伴发热,体温38.5℃,胸片示两肺斑片状阴影,外院先后予静滴“先锋霉素、头孢曲松2日,青霉素3日、先锋Ⅵ2日、头孢曲松3日、左旋氧氟沙星3日、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3日、氟康唑1日”治疗体温不降反升,最高39.5℃,胸闷憋气进行性加重,复查胸片图1示两肺斑片状阴影扩大,密度增高:胸部CT图2.1~2.4示两侧中下肺野靠背部有实变影及双侧少量胸腔积液。多次查血常规WBC:(8.8~11.0×10~9/L,N0.8~0.83;ALT、AST、LDH呈2~3倍的增高,CK:2 270 IU/L,多次痰培养(-),抗核抗体(-),类风湿因子(-),军团菌抗体(-),心电图正常范围,心脏、肝胆胰脾B超未见异常。遂转入我科诊疗,查体一般情况差:  相似文献   
16.
抗生素后效应(PAE)是指细菌与抗生素短暂接触,当药物浓度下降,低于最低抑菌浓度(MIC)或接触消除后,细菌的生长仍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1].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新药甲磺酸加替沙星注射液治疗常见致病菌引起的呼吸、泌尿系统细菌感染性疾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以盐酸左氧沙星注射液为对照药,用多中心随机双盲阳性对照平行试验设计。结果 甲磺酸加替沙星注射液组治疗呼吸道和泌尿系统感染的临床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68.97%和91.95%,79.31%和93.10%;细菌阴转率为95.65%,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1%。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甲磺酸加替沙星注射液治疗临床常见致病菌引起的呼吸和泌尿系统感染临床疗效较好,药物不良反应率较低,与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相似。  相似文献   
18.
机械通气相关肺损伤与多系统脏器功能衰竭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机械通气是救治各种原因所致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 ,但遗憾的是在提供生命支持的同时 ,机械通气也可能加重原有的肺损伤 ,即所谓机械通气相关肺损伤 ( VILI)。在某些急性肺损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 ALI/ARDS)患者尤为明显。近年来发现 ,不适当的机械通气造成VIL I并最终导致多系统脏器功能不全( MSOF) ,是这类患者治疗失败的原因 ,因此对 VIL I深入、全面认识和完善防治方法是提高其救治成功的关键。1 VIL I及其发生机制〔1 3〕目前认为 VIL I可分为 4种类型 ,即气压伤、容积伤、肺不张伤和生物伤。前3种被认为是机械因素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s-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CRKP)血流感染患者的抗菌药物治疗方案与预后的关系及血流感染CRKP的死亡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2013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未收录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的数据)临床静脉血标本中分离出的CRKP,根据相关标准共纳入50例CRKP血流感染患者,根据住院结局分为死亡组(19例)和生存组(31例),收集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感染之后抗菌药物治疗方案。比较死亡组与生存组的临床特征、不同抗菌药物治疗方案与预后的相关性,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CRKP血流感染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CRKP血流感染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为38%(19/50)。死亡组与生存组比较年龄[(66.89±18.13)岁与(55.06±14.39)岁,t=2.555,P=0.014]、查尔森合并症指数[(6.11±2.87)与(3.19±1.97),t=4.256,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死亡组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42.1%(8/19)与3.2%(1/31),χ^(2)=9.574,P=0.002]、查尔森合并症指数≥5[68.4%(13/19)与22.6%(7/31),χ^(2)=10.314,P=0.001]、感染性休克[36.8%(7/19)与6.5%(2/31),χ^(2)=5.456,P=0.020]、肺部感染源[36.8%(7/19)与9.7%(3/31),χ^(2)=3.868,P=0.049]的比例均高于生存组。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恰当的目标治疗30 d病死率低于不恰当的目标治疗(χ^(2)=8.138,P=0.004)。多因素分析显示,感染性休克(OR=56.363,95%CI:4.309~737.273,P=0.002)、查尔森合并症指数≥5(OR=18.605,95%CI:1.813~190.896,P=0.014)是CRKP血流感染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CRKP血流感染患者,给予恰当的目标治疗能降低30 d病死率。临床应预防感染性休克的出现,加强对查尔森合并症指数≥5的患者的诊治,以降低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20.
男患,26岁,因发热、咳嗽诊为上呼吸道感染,给予静点环丙沙星02g,每日2次。在第2次输完环丙沙星约10分钟,突然出现牙关紧闭、双眼上吊、四肢强直、抽搐、意识丧失、小便失禁,持续约10分钟自行缓解。当时血压、呼吸、脉搏正常,脑神经检查未见异常。急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