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44篇
内科学   2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1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5篇
  1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21.
目的探讨健康宣教在接受电子十二指肠镜检查患者中的作用。方法对453例患者行电子十二指肠镜检查的整个检查过程实施健康宣教,以减轻患者的心理恐惧,取得较好的配合程度,提高检查成功率和质量。结果 453例患者中450例患者顺利配合完成检查,另有3例因高度紧张而实施无痛麻醉术进行此次检查。结论实施良好的健康宣教对于电子十二指肠镜检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2.
目的 观察MR酰胺质子转移成像(APTWI)和扩散加权成像(DWI)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并分析不同参数间的相关性。方法 对65例乳腺病变患者行APTWI及DWI,测量并比较乳腺良恶性病变间平均ADC(ADCmean)、最小ADC(ADCmin)及非对称磁化转移率[MTRasym(3.5 ppm)]值的差异;采用ROC曲线评估各参数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并分析良恶性病变中各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 共70个病灶纳入研究,包括32个良性(良性组)和38个恶性病灶(恶性组)。良性组ADCmean、ADCmin及MTRasym(3.5 ppm)值均高于恶性组(t=-5.63、-5.94、-0.24,P均<0.05);ADCmin、ADCmean及MTRasym(3.5 ppm)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AUC分别为0.850、0.827及0.729(P均<0.01);ADCmin的AUC大于MTRasym(3.5 ppm)值(Z=1.990,P=0.046),其余各参数AU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恶性组MTRasym(3.5 ppm)值与ADCmeanr=-0.325,P=0.046)和ADCmin值(r=-0.384,P=0.017)均呈负相关;良性组MTRasym(3.5 ppm)值与ADCmin值呈负相关(r=-0.357,P=0.045)。结论 APTWI及DWI均可用于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相比DWI,APTWI的诊断效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3.
目的观察社区获得性肺炎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前瞻性观测46例社区获得性肺炎致ARDS患者在入选时、24小时及72小时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变化,分析其与ARDS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46例ARDS患者中入选14天时生存27例(占58.7%),死亡19例(占41.3%);入选时、入选24小时及72小时死亡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都显著高于生存组,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28、0.047和0.019)。多变量Cox回归模型分析发现,如入选时血清PCT3.9 ng/L,与ARDS患者死亡显著相关,危险比3.68,95%可信区间(0.66~5.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结论社区获得性肺炎致ARDS患者如发病72小时内血清PCT水平显著增高,则预示ARDS患者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24.
影响髋臼后壁骨折临床疗效的因素众多,虽普遍认为复位质量的优劣是影响患者预后的根本因素.也有文献报道年龄、性别、体重指数、伤后与手术间隔时间、骨折类型、股骨头损伤、伴发其他部位的损伤、内固定选择不当、边缘压缩性骨折、后壁粉碎骨折、异位骨化等因素可影响患者的术后疗效.我们分析手术治疗的累及髋臼后壁骨折患者中随访资料完整的48例临床资料,探讨影响临床疗效的各种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5.
目的研制单兵急救包系列,为战伤人员实施战场自救、互救提供便携装备,以减少战场战斗减员,提高我军部队战斗能力。方法以战场急救任务要求和单兵急救包的卫勤定位为依据,以功能配置和组件筛选、组件改良为重点,进行单兵急救包系列的设计与研制。结果通用型单兵急救包选用了13个组件。具备通气、止血、包扎、固定、止痛、抗感染、剪切等功能。特殊型单兵急救包系列包含丛林型、空战型、海战型、特种兵型、高原型和沙漠型6个类别。结论本课题研制的单兵急救包便捷实用,有效轻巧,符合野战卫勤要求。  相似文献   
26.
洗胃操作各环节均存在导致医源性感染的危险因素,给患者及医院造成严重后果。由于感染、损伤、有限的疗效等因素,有学者建议限制对口服中毒患者常规进行洗胃、导泻等处理。但洗胃术作为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的重要手段,在临床工作中仍被广泛应用,控制院内感染就显得更加重要。本文就洗胃术可导致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综述与分析,为寻找一种最简单、经济、有效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27.
该文旨在研究野黄芩苷对结肠肿瘤干细胞体外和体内分化的影响,揭示野黄芩苷基于hedgehog信号通路的抑制结肠肿瘤干细胞分化的作用机制。用3D细胞培养法观察野黄芩苷对结肠肿瘤干细胞HT-29CSC体外生长的影响;用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研究野黄芩苷对HT-29CSC细胞转化的影响;用胎牛血清诱导干细胞分化实验,研究野黄芩苷对HT-29CSC细胞体外分化的影响;用qRT-PCR法检测野黄芩苷对HT-29CSC细胞中Lgr5,c-Myc,CK20和Nanog mRNA表达的影响;用Western blot法检测野黄芩苷对HT-29CSC细胞中c-Myc,Gli1,Lgr5蛋白表达的影响。通过裸鼠皮下接种HT-29CSC细胞建立肿瘤干细胞体内分化成瘤模型,研究野黄芩苷对裸鼠体质量和HT-29CSC细胞分化成瘤的影响;用qRT-PCR法检测肿瘤组织中CD133,Lgr5,Gli1,Ptch1,c-Myc,Ki-67,CK20,Nanog mRNA表达水平;用Western blot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中c-Myc,Gli1,Lgr5,CD133,Ki-67蛋白表达水平。体外研究表明,野黄芩苷能够抑制HT-29CSC细胞生长、转化与分化,同时显著下调HT-29CSC细胞中Lgr5,c-Myc,CK20,Nanog mRNA水平和c-Myc,Gli1,Lgr5蛋白表达。动物实验表明,野黄芩苷显著抑制裸鼠皮下HT-29CSC细胞分化成瘤,并且下调肿瘤组织中CD133,Lgr5,Gli1,Ptch1,c-Myc,Ki-67,CK20,Nanog mRNA表达和c-Myc,Gli1,Lgr5,CD133,Ki-67蛋白表达。综上所述,野黄芩苷能够抑制结肠肿瘤干细胞的体外和体内分化,其作用机制在于下调hedgehog信号通路活性。  相似文献   
28.
正乳腺疾病是指出现于患者乳腺腺体、淋巴、血管以及其它相关组织的一系列疾病的总称,一般来说乳腺疾病的类型包括乳腺炎症、良性病变以及先天发育异常和恶性肿瘤等。从临床表现上来看,乳腺炎症常表现为寒战、发热、乳腺内部结节,突出表现为局部红肿与溢液。乳腺良性病变则表现为局部肿物突出,如果病情严重还会出现缓慢生长的问题,即使存在光滑、活动度好且压痛不明显,依然需要及  相似文献   
29.
关节软骨损伤常见于髋关节、膝关节等负重大关节,易引起相应关节功能障碍,且晚期易发展为关节畸形。关节造影及关节镜检查可探测关节软骨表面的形态学改变,但其为有创性操作,因此其应用受到一定局限。常规磁共振成像(MRI)技术仅能评估关节软骨损伤后引起的形态改变,但无法直观反映关节软骨的生化变化及定量评估关节软骨损伤程度。MRI功能成像技术是一组用于评价关节软骨早期损伤的新技术,与传统MRI技术相比,其可通过探测软骨基质生化成分含量的变化及软骨生理结构异常进而反映软骨的病理生理状态,评价早期关节软骨损伤。因此,MRI功能成像技术可早期探测关节软骨形态轮廓尚未改变之前的损伤,对疾病的早期干预、治疗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关节软骨损伤的MRI功能成像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0.
目的 在大肠癌患者中,发现伴有胆囊结石及胆囊切除(简称胆囊疾病)的现象较常见.本研究旨在探讨胆囊疾病与大肠癌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0-01-01-2014-12-31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1 514例大肠癌患者的资料作为大肠癌组;健康对照组是从同一时期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中选取,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1 523例健康人群作为健康对照.两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两组合并胆囊疾病的发生情况,以及大肠癌组中,有胆囊疾病的患者与无胆囊疾病患者在年龄、性别、民族、糖尿病、甘油三酯、吸烟、饮酒、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和肿瘤发生部位等各因素之间的差异.结果 1)大肠癌组合并胆囊结石及胆囊切除的病例分别为81例(30.2%)和187例(69.8%);健康对照组合并胆囊结石及胆囊切除的病例分别为44例(40.0%)和66例(60.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52.239,P<0.001;x2 =22.747,P<0.001).2)多因素分析显示,伴有胆囊疾病的合并有甘油三酯异常(x2 =4.205,P=0.040)、糖尿病(x2=10.807,P=0.001)、年龄≥60岁(x2=4.954,P=0.026)等因素是大肠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以右半大肠癌为高发(x2=24.634,P=0.000),但与性别(x2 =0.591,P=0.442)、民族(x2=0.027,P=0.870)、BMI(x2=3.550,P=0.060)、吸烟(x2=0.912,P=0.339)、饮酒(x2 =1.781,P=0.182)等因素无关.结论 大肠癌患者患有胆囊结石及胆囊切除的概率较健康组高,胆囊结石及胆囊切除可能是大肠癌发生的高危因素,尤其是右半结肠癌的发生;≥60岁、伴有糖尿病以及甘油三酯异常且合并胆囊疾病者发生大肠癌的风险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