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0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4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23篇
肿瘤学   9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1.
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R-VWI)是一种具有超高分辨率的磁共振成像技术。其抑制血流信号后能清晰显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纤维帽、脂质核心、壁内血肿及管腔狭窄情况。HR-VWI能为临床诊疗提供关键影像学信息,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中具有重要诊断价值。本文就HR-VWI成像原理及其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评估、在颅内动脉夹层及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在症状性非狭窄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中的应用、在脑小动脉病变及腔隙性脑梗死中的应用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科学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2.
53.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抑制臂丛神经损伤后失神经肱二头肌萎缩及其对骨骼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成年Wister大鼠,建立右侧臂丛神经损伤的动物模型,IGF-Ⅰ治疗组:术后于右侧肱二头肌内注射rh IGF-Ⅰ,用量为200mg/kg~(-1)·3d~(-1),对照组:术后于右侧肱二头肌内注射生理盐水。5周后观察比较肱二头肌湿重,采用TUNEL法检测肱二头肌肌细胞的凋亡率。结果:IGF-Ⅰ治疗组骨骼肌湿重为(509.4±92.3)mg,肌细胞凋亡率为(28.4±9.5)%;对照组骨骼肌湿重为(461.8±48.1)mg,肌细胞凋亡率为(54.5±12.1)%。经统计学分析均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结论:臂丛神经损伤后肱二头肌内局部注射rh IGF-Ⅰ能够有效地减缓其萎缩。rhIGF-Ⅰ抑制失神经肌细胞凋亡是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4.
本文采用简便的HPLC条件和萃取方法,12min内同时测定微量血清(100ul)中的苯巴比妥、苯妥英和卡马西平的含量.以苯乙酮为内标,样品用三氯甲烷萃取,N260℃吹干.流动相为McOH/H2O(55/45,V/V),流速1.0ml/min,于220nm检测.在7个不同水平,PBT、PHT、CBZ的平均回收率为99.39%、98.35%和99.69%,天内和天间变异均低于5%,在分析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应用本法测定了8名病人血清中的药物浓度.  相似文献   
55.
为提高抗癫痫药物疗效,减少药物毒副反应,提高单一用药治疗的比率,近年来抗癫痫药物血清浓度监测受到临床广泛重视,作为指导治疗和监测疗效的指标,使难治性癫痫患者减少50%以上[1]。本文报告几例特殊类型癫痫患者,在药物浓度监测下进行治疗效,不仅疗效显著,且对难治性癫痫有了新的认识。病例报告例1.女性,48岁。发作性右侧面部及肢体抽搐8年,数日一次,近二月每日10余次,每次持续1~2分钟。用鲁米那和大仓丁联合抗癫痫治疗无效,改用卡马西平(CBZ)0.2g,每日3~4次,出现四周麻木,行走不稳。查体。右侧鼻唇沟浅,右侧肢…  相似文献   
56.
大鼠注射戊四氮后海马突触可塑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戊四氮 (PTZ)点燃过程中电镜下大鼠海马突触的可塑性。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药物组PTZ 35mg/kg ,腹腔注射 ,每日 1次 )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拍片 ,作图像分析大鼠海马突触密度和突触类型的改变。结果 药物组大鼠注射戊四氮后在行为学未出现惊厥 ,脑电图未出现痫性放电的点燃前潜伏期内 ,出现大鼠海马突触密度明显增加 (PTZ4d突触密度为 9.5 5± 0 .37、PTZ 10d为 11.43± 0 .48、PTZ 14d为 11.99± 0 .6 7) ,与对照组 (突触密度 7.31±0 .6 5 )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药物组大鼠重建的突触以Ⅰ型突触为主。结论 大鼠注射戊四氮后引起海马突触数量和类型的改变 ,可能与形成异常神经元放电环路 ,最终诱发癫痫发作有关。  相似文献   
57.
张梁  李文海  党乙  翟恒钰 《安徽医药》2023,27(11):2176-2180
目的 对比全胸腔镜手术(VATS)与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VAMT)治疗肺癌病人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将2020年2月至2022年1月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收治的96例早期肺癌病人分为VATS组(n=48)和VAMT组(n=48)。比较两组手术结果、术中指标、术后指标、疼痛应激指标、炎性因子、肺功能、血气分析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VATS组成功接收VATS手术的病人例数与VAMT组成功接收VAMT手术的病人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及淋巴结清扫个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TS组术中出血量[(168.37±39.85)mL比(193.34±46.28)mL]、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4.03±0.91)分比(4.95±1.12)分]、术后引流量[(468.34±143.64)mL比(816.39±256.31)mL]明显低于VAMT组(P<0.05),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VAMT组[(7.88±1.83)d比(9.69±2.34)d](P<0.05)。术后,两组血清去甲肾上腺素...  相似文献   
58.
目的分析25G腰穿针微创穿刺腰麻(SA)在剖宫产术中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00例拟行剖宫产术的产妇分为2组,各100例。SA组行微创SA,CSEA组行腰硬联合麻醉(CSEA)。比较2组穿刺成功率、麻醉操作时间、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2组麻醉效果和穿刺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组麻醉操作时间明显短于CSE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CSE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5G腰穿针微创SA应用于剖宫产,操作简便、用时较短、起效快、麻醉效果较好,尤其适用于初产单胎孕妇。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及运动干预对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体重、运动状况、服药状况以及是否复发等的影响。方法:将133例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65例,对照组68例。对照组患者按常规接受护理和健康教育,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为期3个月的院内认知行为治疗和运动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在出院后3个月时的体重、体重指数、运动状况、服药状况以及是否复发。结果:两组患者在出院后3个月时体重、体重指数、运动状况及服药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是否复发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6)。结论:院内为期3个月的认知行为治疗以及运动干预可预防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患者体重及体重指数的增加、改善患者的运动状况以及服药状况。  相似文献   
60.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儿童移植肝穿刺活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行超声引导下移植肝穿刺活检术患儿的临床病史、实验室检查、穿刺记录、术后并发症及病理结果。采用χ2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并发症组与无并发症组患儿年龄、性别、穿刺次数、血小板、凝血酶原活动度等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差异。 结果共进行了180例次移植肝穿刺活检术,获取184份肝穿刺活检标本,其中176份移植肝穿刺活检,4例次移植肝和自体肝穿刺活检。所有患儿均成功穿刺,病理取材成功率为95.7%(176/184),穿刺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轻微并发症发生率为8.9%(16/180)。对比并发症组患儿(16例次)与无并发症组患儿(164例次)的基本情况、穿刺次数、实验室检查,发现并发症组患儿年龄更低[3.0(0.9,15.0)岁 vs 5.0(0.40,16.0)岁],肝功能更差[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62.8(22.70,659.00)U/L vs 40.60(12.70,446.20)U/L;总胆红素:9.74(3.59,43.46)μmol/L vs 9.45(2.42,751.00)μmol/L],血小板计数更低[213.00(58.00,337.00)×109/L vs 233.00(46.00,490.00)×109/L]以及凝血酶原活动度更低[82.30(58.00,103.00)% vs 85.00(58.00,132.1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Z=-2.892、-3.211、-2.007、-3.960、-2.906,P=0.004、=0.001、=0.045、<0.001、=0.004);性别及每例次穿刺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超声引导下儿童移植肝穿刺活检可靠、安全,具有较高的诊断率和低并发症发生率。低龄、肝功能差、血小板计数低、凝血酶原活动度低是儿童移植肝穿刺活检出血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