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6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53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89篇
口腔科学   75篇
临床医学   208篇
内科学   180篇
皮肤病学   378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37篇
外科学   56篇
综合类   427篇
预防医学   178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87篇
中国医学   100篇
肿瘤学   6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129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20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128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摘 要:目的:Cluterin(CLU)又称载脂蛋白J,在生物体中有两种存在的形式:分泌型(sCLU)和核型(nCLU)。sCLU常常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sCLU与膀胱癌耐药有关,高表达常提示预后不良。然而,鲜有针对sCLU调控膀胱癌参与肿瘤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本次实验探讨sCLU调控膀胱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方法:我们收集了16对膀胱癌组织样本,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sCLU的表达。利用Si-RNA抑制膀胱癌细胞clusterin基因的表达,利用CCK-8增殖实验,平板克隆实验研究sCLU对膀胱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同时,我们利用蛋白印迹分析(Western Blot)检测MAPK通路蛋白研究sCLU对膀胱癌细胞的调控机制。结果:16对膀胱癌组织验证表明sCLU在膀胱癌组织中高表达。敲低膀胱癌细胞中sCLU的表达,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受到抑制(P<0.05),P38/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降低。结论: sCLU可能通过P38/MAPK通路调控膀胱癌细胞的增殖能力。  相似文献   
72.
目的 了解凉山地区青少年15种皮肤病发病情况。方法 以在校初中和高中生为调查对象,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确定2所城区中学、3所农村中学为调查点。受调查者填写调查问卷,接受皮肤科专科医师检查。 结果 共调查7747人,年龄12 ~ 20 (15.86 ± 1.86)岁。发现皮肤病患者6379例,总患病率为82.34%;平均每人患有(1.34 ± 0.97)种皮肤病。患者人数(患病率)痤疮为4698例(60.64%)、雀斑2219例(28.64%)、毛发苔藓966例(12.47%)、湿疹皮炎792例(10.22%)、荨麻疹511例(6.60%)、丘疹性荨麻疹195例(2.52%)、白癜风37例(0.48%)、银屑病55例(0.71%)、寻常疣166例(2.14%)、扁平疣168例(2.17%)、手足癣317例(4.09%)、体癣142例(1.83%)、黄褐斑62例(0.80%)、鲜红斑痣26例(0.34%)和太田痣15例(0.19%)。男性痤疮患病率(63.91%)高于女性(58.50%);女性湿疹、毛发苔藓、雀斑、黄褐斑、银屑病患病率高于男性。汉族雀斑患病率(29.58%)高于彝族(25.93%);彝族痤疮、白癜风、银屑病、黄褐斑患病率高于汉族。城区痤疮、丘疹性荨麻疹患病率高于农村;农村荨麻疹、雀斑、黄褐斑和毛发苔藓患病率高于城区。结论 凉山地区青少年皮肤病总体患病率较高,15种皮肤病中患病率前5位的分别是痤疮、雀斑、毛发苔藓、湿疹和荨麻疹,男性与女性、汉族与彝族、城区与农村皮肤病患病率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3.
探讨网络环境下PBL教学法在皮肤性病学教学中的应用。与传统的讲授教学法相比,网络环境下的PBL教学法普遍提高了学生的考试成绩受到学生的好评,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计算机网络应用水平,培养了学生分工协作的团队精神,节约了师资力量。同时,这种教学方式也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探索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因此,网络环境下的PBL教学在皮肤性病学教学中的应用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74.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嗜肺军团菌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并建立聚合酶链反应(PCR)用于检测嗜肺军团菌的方法.方法用PCR方法扩增嗜肺军团菌巨噬细胞感染增强子基因(mip)片段,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扩增产物;分析其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在嗜肺军团菌14个血清型参考株均扩增出特异的340bp片段,而三株非嗜肺军团菌及其他需鉴别诊断的常见病原菌均未扩增出此特异条带.检测灵敏度为2.6 pg/ul基因组DNA.结论依据mip基因建立的嗜肺军团菌PCR检测方法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诊断与鉴别诊断嗜肺军团菌感染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5.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在模拟微重力环境下对成骨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沿水平轴连续回转(30 r/min)细胞培养系统模拟微重力环境,使用MTT比色法观察小鼠成骨样细胞MC3T3-E1的增殖情况;细胞凋亡是根据4,6-二氨基-2-苯基吲哚所染细胞核形态的改变来辨认。结果模拟微重力环境可以降低MC3T3-E1增殖功能,辛伐他汀在模拟微重力环境可以增强MC3T3-E1增殖功能,但对细胞的凋亡并无显著影响。结论在模拟微重力环境下辛伐他汀对成骨细胞增殖功能具有保护作用,为辛伐他汀治疗微重力环境骨丢失提供了理论和实验证据。  相似文献   
76.
77.
关节滑膜软骨瘤病又称滑膜骨软骨瘤病,是一种少见的慢性关节滑膜增殖性疾病.多发生于膝关节、肘关节、髋关节等,以单侧侵犯为特点,发生于踝关节者少见.我科2006年收治2例踝关节滑膜软骨瘤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8.
上海地区二、三级医院2006年抗菌药物应用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二、三级医院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对上海地区10家三级医院和13家二级医院2006年抗菌药物的应用数据,包括其销售金额、品种排序、门诊应用情况和住院应用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上海地区二、三级医院抗菌药物的应用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门诊抗菌药物处方的比例、总金额占处方总金额的比例二级医院明显高于三级医院;非手术和手术住院患者应用抗菌药物的比例较高,术后用药时间大多持续3~7d。结论:应严格控制抗菌药物使用比例和时间,以保证抗菌药物应用的安全、有效和经济。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探讨食管癌高发区食管癌发生的危险因素,为食管癌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以人群为基础的病例一对照家系研究方法,在河南省食管痛高发区以匹配方式选择病例和对照家系各505户,家庭成员各1171名,进行以家庭为单位的问卷调查,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食管癌危险因素.结果 病例组和对照组比较,食用炯熏食物[2.10%(36/1711),0.82%(14/1711);X2=9.82,P=0.00;OR=2.61,95%C/:1.40~4.85],常吃油炸食品[7.17%(66/921),3.91%(35/894);X2=9.13,P=0.00;OR=1.90,95%C/:1.24~2.89],常吃生硬食物[13.36%(123/921),8.95%(80/894);X2=8.87,P=0.03;OR=1.57,95%CI/:1.16~2.11],喜食热烫食物[20.05%(343/1711),15.20%(260/1711);X2=13.87,P=0.00;OR:1.40,95%C/:1.17~1.67],有精神刺激史[6.72%(115/1711),3.10%(53/1711);X2=24.06,P=0.00;OR=2.25,95%CI:1.62~3.14]和有E消化道不适症状[19.40%(332/1711),12.74%(218/1711);X2=28.15,P=0.00;OR=1.65,95%CI:1.37~1.99]等因素,是食管癌发生的危险因素.而进食速度较快则显示是保护因素[20.85%(192/921),25.14%(225/895);X2=4.73,P=0.03;OR=0.78,95%Cl:0.63~0.98].结论 食管癌发生是多因素综合作用所致,要从生活行为方式、环境因素、社会心理因素和生物遗传因素等多方面进行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ERK1/2在高血糖加重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管阻断加低血压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缺血前30min注射25%葡萄糖,使之处于高血糖状态。两侧颈总动脉结扎并放血,使血压下降到45~50mmHg。脑缺血30min后再灌注(解除颈总动脉结扎同时回输血液),分别观察再灌注后30min、1h、3h、6h。另设正常血糖组和对照组,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比较3组大鼠ERK1/2的表达状态和脑组织病理改变。结果正常血糖组和高血糖组大鼠,再灌注后0~1h,海马CA1区未见明显的ERK1/2表达。而在纹状皮质和海马CA3区,ERK1/2的表达有明显的区别。正常血糖组大鼠在再灌后30min,可见ERK1/2轻度升高,高血糖组大鼠再灌注后30min,ERK1/2升高。ERK1/2在再灌注1h达到高峰并且持续到再灌注3、6h,高于正常血糖组(P<0.05)。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皮质和海马的ERK1/2含量,正常血糖组在缺血再灌注30min、1h、3h、6h ERK1/2含量逐渐升高,而高血糖组又高于正常血糖组(P<0.05)。结论高血糖可加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激活ERK1/2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