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57篇 |
免费 | 62篇 |
国内免费 | 1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儿科学 | 3篇 |
基础医学 | 31篇 |
口腔科学 | 4篇 |
临床医学 | 88篇 |
内科学 | 114篇 |
皮肤病学 | 12篇 |
神经病学 | 61篇 |
特种医学 | 42篇 |
外科学 | 56篇 |
综合类 | 180篇 |
预防医学 | 75篇 |
眼科学 | 16篇 |
药学 | 80篇 |
2篇 | |
中国医学 | 154篇 |
肿瘤学 | 1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8篇 |
2023年 | 42篇 |
2022年 | 38篇 |
2021年 | 54篇 |
2020年 | 46篇 |
2019年 | 22篇 |
2018年 | 30篇 |
2017年 | 19篇 |
2016年 | 27篇 |
2015年 | 21篇 |
2014年 | 53篇 |
2013年 | 22篇 |
2012年 | 28篇 |
2011年 | 42篇 |
2010年 | 47篇 |
2009年 | 37篇 |
2008年 | 28篇 |
2007年 | 37篇 |
2006年 | 40篇 |
2005年 | 26篇 |
2004年 | 38篇 |
2003年 | 31篇 |
2002年 | 18篇 |
2001年 | 17篇 |
2000年 | 14篇 |
1999年 | 15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11篇 |
1985年 | 4篇 |
1983年 | 2篇 |
1966年 | 1篇 |
1965年 | 5篇 |
1963年 | 1篇 |
1961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1957年 | 3篇 |
1956年 | 1篇 |
1954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791.
以不明原因发热为表现的感染性疾病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感染性疾病是不明原因发热 (FUO )的病因中最为常见的病种。其病原体多种多样 ,临床表现千变万化。较全面地总结此类疾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 ,将为FUO的诊断提供有益的参考。本文回顾性分析了 1991年 11月~2 0 0 1年 6月间在我院感染科住院治疗的 10 7例FUO病例中 50例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特点。资料和方法一、FUO的诊断标准发热持续 2~ 3周以上 ,体温数次超过 3 8.5°C ,经完整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以及常规的实验室检查不能明确诊断者[1 ] 。二、一般情况1991年 11月至 2 0 0 1年 6月我科共收治因“发热原因待查”而入院的患者 512… 相似文献
792.
目的分析脊髓终丝血管畸形的临床特点和治疗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12月诊治的6例终丝血管畸形(由脊髓前/后动脉供血,病变位于脊髓圆锥以下的动静脉瘘或动静脉畸形,并且不合并其他部位的脊髓血管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对6例患者实施显微外科手术和(或)血管内栓塞治疗,手术前和手术后1年行脊髓功能AminoffLogue量表评分和MRI检查。结果患者均为男性,表现为双下肢无力和二便障碍(4例),病程平均(17±5)个月。6例病理类型均为动静脉瘘,供血动脉包括腰动脉、髂内动脉和骶正中动脉。对6例患者行Onyx胶栓塞治疗2例,手术治疗3例,栓塞联合手术治疗1例,均达到解剖治愈。1年后AminoffLogue评分改善[术前(3.8±1.9)分,术后(2.8±2.0)分],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肌力评分3例改善,2例不变,1例加重;二便功能2例改善,2例不变。结论终丝血管畸形是一种罕见的脊髓血管畸形,栓塞和手术治疗可达到解剖治愈的效果,虽只能部分恢复或不能恢复脊髓功能,但可阻断脊髓功能的继续恶化。 相似文献
793.
目的 了解厦门市居民盐碘和孕妇、哺乳期妇女、8~10岁学生碘营养现状,为科学防治碘缺乏病提供依据.方法 2011年4-11月,按照国家统一制订方案并抽样,在厦门市以区为单位抽样.在有9个以上镇的区,按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共抽取9个镇(街道)、每个镇(街道)抽取4个行政村(居委会)、每个村(居委会)抽取8户居民;有9个和9个以下镇的区,按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各抽取1个镇(街道),镇数在5个以下的区则全部抽取,每个镇(街道)抽取4个行政村(居委会)、每个村(居委会)抽15户居民.采集居民家中盐样进行盐碘测定.每个区按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各抽取1个镇(街道),镇数在5个以下的区则全部抽取,每个镇(街道)各抽取1所小学,每所小学抽取8~ 10岁学生40名以上进行甲状腺检查,同时抽取20名学生尿样,进行尿碘测定.在思明、海沧、翔安区采集孕妇、哺乳期妇女尿样各60份以上,进行尿碘测定.学生甲状腺检查使用触诊法,盐碘测定采用直接滴定法,尿碘测定采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结果 厦门市碘盐覆盖率为98.1%(1624/1656),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7.1%(1608/1656),非碘盐率为1.9%(32/1656);8~10岁学生甲状腺肿大率为1.13%(14/1239),尿碘中位数为203.99 μg/L,<50 μg/L的比例为5.4% (35/647);孕妇尿碘中位数为152.4 μg/L,尿碘<150μg/L的比例为45.2%(28/62);哺乳期妇女尿碘中位数为139.4 μg/L,尿碘<100μg/L的比例为30.0%(18/60).结论 2011年,厦门市碘营养监测的各项指标继续保持“国家消除碘缺乏病标准”,但有一定数量孕妇、哺乳期妇女碘营养不足,应引起高度重视,要开展对孕妇、哺乳期妇女的碘营养监测,做好重点人群碘营养知识的宣传和科学补碘. 相似文献
794.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GC)治疗对硬脊膜动静脉瘘和脊髓髓内动静脉畸形(AVM)并发静脉高压性脊髓病(VHM)的危害与处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硬脊膜动静脉瘘与1例脊髓髓内AVM合并VHM患者的临床资料。因误诊为急性脊髓炎等疾病,使用GC治疗后使患者原有的脊髓功能障碍迅速加重。经选择性脊髓血管造影明确诊断后,采取手术切除与血管内栓塞动静脉瘘口的综合治疗。观察患者术前GC对VHM患者脊髓功能的影响及手术治疗对脊髓功能恢复的效果。结果①应用GC治疗3 d后,评价脊髓功能的改良Aminoff-Logue评分均上升(病情恶化)。步态评分:22例均上升,用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M2=20.045,P0.01;小便评分:除1例无变化,其余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M2=19.048,P0.01;大便评分:除5例无变化外,其余17例评分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M2=15.059,P0.01。②术后1个月,步态评分:8例恢复到用药前,14例上升;小便评分:11例恢复到用药前水平,10例上升,1例下降;大便评分:15例恢复到用药前状态,7例评分上升。③术后6个月步态评分与用药前比较,3例评分降低(进步),11例上升;小便评分12例恢复,7例较用药前改善,3例比用药前差;大便评分有6例评分下降,2例上升。④术后6个月综合状态评定:正常2例(9.1%),基本正常7例(31.8%),轻度异常9例(40.9%),中度异常3例(13.6%),重度异常1例(4.5%),其中正常和基本正常占40.9%。结论硬脊膜动静脉瘘合并VHM易误诊为急性脊髓炎。使用GC治疗后,可致患者脊髓功能障碍短期内进一步恶化。早期手术切除或栓塞动静脉瘘口缓解VHM是挽救脊髓功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795.
建立基于临床和磁共振表观弥散系数的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预后评估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影响急性缺血性卒中预后的因素,建立一种基于临床和多模式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 imaging,MRI)的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预后评估系统。方法 选择发病9小时内完成多模式MRI的前循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40例。按照改良的Ranking量表(modified Ranking Scale,mRS)分为预后良好组(0~1分)和预后不良组(2~6分)。评价两组年龄、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基线弥散加权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体积、基线灌注加权像(perfusion-weighted imaging,PWI)体积以及由基于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的图像分析方法获得的预测梗死核心体积、预测可挽救脑组织体积等临床/影像信息对预后的影响;采用多因素分析筛查出单因素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作为预后评估系统的组成部分,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获得各变量的阈值评分,整合后获得临床/ADC评分,应用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析各评分模式判断预后的效能。结果 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在年龄、基线NIHSS、预测梗死核心体积、预测可挽救脑组织体积、预测最终梗死体积、实际最终梗死体积和基线DWI异常区域体积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预测梗死核心体积、预测最终梗死体积和基线NI HSS能作为判断预后的风险因素,构成临床/ADC预后评分系统的四个因素。应用ROC分析获得以上四个变量判断预后不良的阈值分别为>58岁、>5.84 ml 、>10.6 ml 和>12分。该评分系统的AUC最大(AUC=0.878,P<0.01),其判断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90 d预后的效能最高,其次是实际最终梗死体积(AUC=0.802,P =0.001)、预测最终梗死体积(AUC=0.797,P =0.001)、预测梗死核心体积(AUC=0.739,P =0.01)、基线NIHSS(AUC=0.759,P =0.005)、预测可挽救脑组织体积(AUC=0.719,P =0.018)和基线DWI异常区域体积(AUC=0.693,P =0.037)。其中,临床/ADC预后评分系统与预测梗死核心体积、预测可挽救脑组织体积、基线DWI异常区域体积AUC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43,0.035和0.01)。结论 临床/ADC预后评分系统比基线NIHSS评分和各影像参数判断90 d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的效能高;制定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治疗方案时,应结合患者临床和影像信息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796.
目的对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高颈段硬脊膜动静脉瘘发病机制进行分析,预测出血因素,避免漏诊,指导治疗。方法对5例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高颈段硬脊膜动静脉瘘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5例瘘口均位于枕大孔区~颈2节段,由椎动脉脊膜支供血.通过髓周静脉引流。所有5例引流静脉均向颅内引流,有不同程度扩张,3例伴有静脉瘤样改变。手术后复合瘘口均消火,4例治愈,1例死亡。结论高颈段硬脊膜动静脉瘘向颅内引流并伴有引流静脉扩张易出血,颅内压增高可能是诱发出血的因素。血管造影应全面,避免小部分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造影假阴性。手术夹闭瘘口并切断近端引流静脉是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97.
1.本文就鸡新勋恙螨幼虫在不同温湿度,不同温度的水,及低温等不同环境中的生活力作一初步研究。 2.鸡新勋恙螨幼虫在18±1℃,相对湿度73%;26—29℃,相对湿度50—52%;34±1℃,相对湿度50%;40±1℃,相对湿度45%;45±1℃,相对湿度37%;50±1℃,相对湿度34%;56±1℃;相对湿度30%;61±1℃,相对湿度28.5%时分别可活26小时20分;12小时;9小时;5 1/2小时;2小时40分;100分;40分;10分。说明幼虫有相对的抗旱性能。 3.鸡新勋恙螨幼虫在28±1℃;34±1℃;40±1℃;50±1℃,56±1℃;61±1℃;65±1℃的水中,未饱食的幼虫分别可活77天;29天;26天;10小时;40分;40分;20分钟。幼虫虽然在上列的温度中或经过該温度处理后尚能具有发育为稚虫的能力,尤以40±1℃以下为显见,由此可知幼虫对高湿度适应的性能。 4.鸡新勋恙螨幼虫在0℃;-5℃;-10±1℃时分别可活32天;23天;3天。也说明了它的御寒能力。 5.基于上述的秸果,鸡新勋恙螨幼虫都是在室温中迅速转变为高温或低温的情况下就产生这样快的适应力,故就它在鸡螨痘病的流行、发生及防治等方面加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798.
799.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rad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rapeutic strategies of intracranial aneurysms in children. Methods From our dedicated neurovascular databank of patients, we reviewed 23 consecutive children who had 24 intracranial aneurysms. There were 14 boys and 9 girls with a mean age of 9.09 years ( range 1 - 14 years ). Results Intracranial aneurysms in children ≤ 14 years constituted 1.3% of all intracranial aneurysms.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ICA) and middle cerebral artery (MCA) were the most frequent sites for aneurysms. About 58.3% of the aneurysms were complex, including dissecting, pseudoaneurysm, giant and fusiform aneurysm. 1/3 of all aneurysms were located in posterior circulation. Only 1 case had multiple aneurysms in this case series. Almost half of all cases presented with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and others presented with mass effect. 14 cases underwent endovascular treatment. 4 patients received microsurgical therapy. 5 cases did not receive microsurgical or endovascular therapy, 2 of them whose aneurysms spontaneously thrombosed during follow up. One boy with left vertebral artery giant aneurysm died after endovascular therapy owing to gradual thrombosis in basilar artery. Another child had poor outcome because of rerupture of aneurysm before operation. Whereas the majority had a favorable outcome. Conclusions Intracranial aneurysms in children had many clinical and rad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different from those in adults : ( 1 ) remarkable male predominance; ( 2 ) ICA and MCA were the most common sites for aneurysms; (3) high incidence of large, traumatic, infectious, dissecting and fusiform aneurysms. (4)For pediatric intracranial aneurysms, both microsurgical approaches and endovascular treatment were effective. Endovaacular therapy was the best choice for complex aneurysms. 相似文献
800.
老年性白内障晶体核硬度与年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首次使用邵氏硬度计测量了62眼老年性白内障晶体核。结果:晶体核硬度与性别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年龄呈正相关(r=0.678,P<0.01)。提示以年龄估计晶体核硬度较为客观简便,有利于初学白内障超声乳化者术前了解晶体核硬度。 相似文献